“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
2022-03-27章燕
章燕
摘要:优化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如今,大部分中小学生都在面临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补习负担,在繁重的课业任务支配下,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是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有效途径,也为各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双减政策”的内涵主要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补习负担,对校外补习机构的发展采取硬性要求,立足于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营造公平统一的教育生态环境,巩固学校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那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还需要教师在了解“双减政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作业的布置和实践,从而有效平衡作业的“质”与“量”。
一、围绕“减负增效”,减轻作业负担
一直以来,教师都将作业作为巩固学生课堂知识基础的有效途径,通过布置大量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适应教师的教学节奏。显然这样的教学理念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剥夺了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时间[1]。“双减政策”落地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减少作业“量”,控制作业的“质”,确保作业布置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部编版教材《秋天的雨》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的教学目标,进行作业的设计,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积累字词,扩展学生的词汇积累量。在书面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家长朗读课文,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雨的喜爱,深化学生都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此来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有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二、突出作业的针对性,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形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应该是多姿多彩,赋予趣味性的活动。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学生采用笨拙的“机械式”学习方法,制约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业布置也是如此,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持续降低[2]。“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改变单一的作业设计形式,突出作业设计的多样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部编教材四年级《清平乐·村居》的作业布置中,需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明确词句的含义,在朗读词的过程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帮助学生降低背诵难度。在作业布置环节,教师可以设计多样性的作业,如布置作业:1.课外搜索辛弃疾或其他宋词抄录下来,并尝试背诵1-2首,与诗句进行对比,解释词和诗的特点。2.发挥想象力,将《清平乐》扩写成300字的短文。学生任选其一,完成作业,在时间充足和精力充沛的情况下也可都完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设置全新的作业形式,增设实践性作业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会发现,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会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考虑到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雙减”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在作业布置过程中,增设实践性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3]。
例如,在部编教材《金色的鱼钩》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假设处于老班长的位置,选择分吃食物和不分吃食物,成立正反方,组织一场简单的辩论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这样的活动相较于书面作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四、融入生活元素,布置生活化作业
知识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融入生活元素,将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作用,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部编教材《腊八粥》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文章作者的写作手法,结合生活实际中对“腊八粥”的理解,进行描写,写出心目中的“腊八粥”,以及对“腊八粥”的印象即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深入了解“双减政策”内涵,学习“双减政策”精神,从优化作业设计出发,遵循“减负增效”的原则,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进而发挥作业的作用,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清. “双减”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进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21(12):6-10.
[2]肖朝辉.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的行与思[J]. 湖南教育(D版),2021(10):27-28.
[3]陈岚. 单元视角:“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方向[J]. 福建教育,2021(4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