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平台在高校疫情防控中的实践与分析
2022-03-26杨雨晴黄今慧
杨雨晴,黄今慧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2401)
0 引言
自新冠疫情以来,教育部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1]。多地高校既往的教学模式及学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是大学生进行集体生活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易发生交叉感染。且大学生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返校复学的交通方式多种多样、日常生活流动性强接触人群复杂,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学生返校防控的难度,管控不利甚至会给整个社会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更大风险和安全隐患。现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关键阶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学校有序应对复学挑战[2-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学校的教学工作大都从传统的线下转为线上[4],因此信息化平台用于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疫情防控管理将成为大趋势。本文以北京高校应用的信息平台疫情防控模块为例,探寻疫情防控期有效的学生信息采集方法,完善信息平台精确、便捷,利用不遗漏的数据采集方法,对学生校园内路径信息全程追溯不遗漏,为学校学生台账信息统计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1 信息化
1.1 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使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被充分发挥,从而使组织决策、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其自身可快速对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和统计的优势,可以为科学精准组建高校疫情防控体系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善用信息化将成为高校开展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选择。
1.2 信息化特征
采集信息精确、快速、便捷,不遗漏。
1.3 数据的处理过程
数据的处理过程图1所示。
图1 数据处理过程
2 信息化平台在高校疫情防控中采集学生信息的应用
现阶段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采集信息是数据处理工作的第一步。在校学生信息是否可追溯,高校在疫情防控期能否全力保障校园安全,这都在于学生采集信息的准确性、质量、效率以及能否及时共享信息。如果在校学生采集信息不准确有遗漏,将会影响后续数据分析及学校管理者对学校整体防控的布局,因此准确采集在校学生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高校学生返校前的返校申报
根据“一人一档”,学生提供本人近期一寸照片,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制定返校学生信息台账,确保学生返校全程路径可追溯。
返校信息包括:
(1)本人所在地区风险指数,是否境外返回,是否有咳嗽、发热、腹泻等症状,核酸检测阴性,共同居住家庭成员情况(是否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
(2)报道前具体出发地、预计到校时间、健康绿码截图、在校居住校区寝室号、家庭紧急联系人。
2.2 高校学生返校签到
在信息化平台返校申请中填报返校信息,学生等待辅导员审批,审批通过后会生成返校签到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学生返校入校时的唯一凭证。学生返校前认真阅读报到须知,返校报到时刷码入校,学生行程信息自动采集(图2)。
图2 报到返校
2.3 高校学生返校后
非必要不出校,闭环管理。严格出校请假制度,因事必须出校的在信息化平台出校请假申请中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凭校园一卡通出校(图3~4)。
图3 出校请假流程
图4 出校请假流程
精准掌握在校学生每日健康状况,建立学生每日体温信息三报,实时监测学生体温变化(图5~6)。
图5 返校学生体温每人三报
图6 返校学生体温每人三报
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上传新冠疫苗接种及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并连接到校园一卡通,为进出校园提供数据(图7)。
图7 疫苗接种
3 信息化平台在高校疫情防控中对学生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的优势
3.1 采集信息的速度快、效率高
传统信息采集常使用填写表格来采集每名学生的信息,然后通过人工层层上报、汇总信息。利用信息化手段来采集信息可以实现信息管理者和学生信息之间的直接对接,无需通过学生干部等中间介体通过传统采集方式后再层层上报,大大节省了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采集信息的时间。
3.2 管理信息的个性化强
利用信息化手段采集信息前,可以根据疫情情况发布个性化信息收集任务,突出对“特定地区、特定节点、特点事件”的防控,针对实时国内外疫情情况加强关键环节管理。即在信息化平台发布采集信息任务时,可以根据学校个性化需求设置,例如在高校复学前的返校申报工作中,可根据学校所在地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问题,并视问题的重要程度设置是否为必填项。
3.3 管理方和用户方操作步骤简单、工作量小
对于信息管理者来说,使用信息化平台仅仅需要在移动端进行操作,无须额外的中间环节,也可以直接对特定学生进行联系和提醒;对于用户来说,每日只需花费几分钟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按时报送。
3.4 信息存储性强、便于查找
传统信息存储于纸质文件或电子表格,存在易丢失、不便查找等问题且人工操作有误差风险,同时信息很难共享,大量工作需要重复操作,面对重大疫情等突发情况时很难第一时间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化手段存储信息可以保证信息的可回溯性且信息存储有条理,便于使用和查找,而且结合大数据的处理可以进行后期的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进一步为管理者进行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提供帮助。
4 信息化平台应用在高校学生疫情防控中的建议
4.1 完善补充平台内部板块,提高线上师生处理综合事务的效率
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日常师生在校需要办理的综合事务转移到线上办理,方便师生疫情期间照常办理综合事务,减少出现因需返校办理各种手续导致人员接触而产生交叉感染的风险。可以实行线上自助打印成绩单、申请各类证明、云评教等,提高办事效率。
4.2 校内公共场所一体化管理,实现学生在校内路径全程录入可追溯不遗漏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进出管理主要集中在校门口,但对校园内部公共场所的管理并不是很完善。可以对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教学楼、食堂、宿舍楼等加强管理。利用信息化平台来记录学生在校园内的活动轨迹,在进出公共场所刷校园一卡通可在信息化平台后台自动记录学生个人信息和出入时间。当疫情发生时,便于第一时间锁定隔离人员名单,便于学校快速采取措施,将可能产生的危害降低。
4.3 增加学生每日体温三报提醒设置,以及每日疫情数据和新冠疫情科普推送
增加学生每日体温三报的上报提醒设置,防止学生体温漏报。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每日推送,定时推送每日疫情数据、中高风险地区等重要信息,警示学生。并且根据所在地方政府发布的疫情防控政策,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定期更新最新防控要求及校园通知。同时编写疫情相关科普知识和倡议书,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疫情、转载宣传广大基层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英雄事件,传递社会正能量。
5 结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指导高校复学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在疫情期高校复学信息采集中,高效迅速掌控师生健康状况、出行情况、相关接触人员的信息、疫苗接种等关键数据,为高校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防控管理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与此同时其功能还不够完善,仅解决了基础的采集数据问题,对于信息化平台内部服务模块还需继续完善,在今后日常生活及学习中更好地为师生及学校服务。完善信息化平台内部板块,将成为信息化平台下一阶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