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2-03-26闫树国

学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生物教学自主学习

闫树国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在新时期,中学生物教学要以新课标为导向,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在生物课堂上找到成就感。本文在分析生物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中学生物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中学生物;中学生;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0-011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0.040

我们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学习的速度,仅凭学校所学的知识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这就要求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是实现终身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与学生的联系较为紧密,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生物新课标强调:生物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普及性和基础性,具有生物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中学生物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除了教授基础生物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激发课堂活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生物探究中找到自主学习的真谛。

一、中学生物学习现状

(一)学生生物学习兴趣不高

生活是生物知识的来源,很多生物知识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原形。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生物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课堂上过度向学生强调理论知识,忽略了将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陌生感,找不到生物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生物学习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对生物学习提不起兴趣。还有的中学生物教师只关心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而不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强迫学生去学习,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很容易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厌烦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空间

应试教育思想对教师的影响是持久的,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有的生物教师仍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都用来讲授教材知识,几乎对教材内容面面俱到,很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问题,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有限,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锻炼。在讲完生物知识后,生物教师紧接着让学生记忆和做题,学生完全按照教师规划的路线去做,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此外,还有部分生物教师忽视了生物实验教学,经常“以讲代做”,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不懂得合作探究和共同进步,将会阻碍中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来看,大部分中学生都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上课前,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预习,即使能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只是看看书而已,预习效果不高。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只是照抄教师的板书,对一些新的想法和新的知识没有及时进行记录,并且不愿意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主动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不活跃。在练习和作业中,学生对教师存在较强的依赖性,每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会自己查找资料去解决,而是等待讲解,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降低。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生物的原动力,在生物教学中要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其才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与生物教师一起研究生物知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生物学习的自主性,领略生物学科的风采。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生活现象和生活问题都与生物学相关,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挖掘生物知识的内涵。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夯实基础,提升素养。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很多知识都需要通过实验获得,中学生物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物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验中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使学生喜欢上生物学习。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运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去认识课本中的生物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前开展演讲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生物热点话题进行解释和评论,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使其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进而转化为学习生物的热情和动力。在不同的生物课堂上需要用到不同的情境,需要生物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创新,将情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二)优化教育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前,生物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长期受到压制,违背了教育教学理念,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中学生物课堂迎来了转型的大好时机,生物教师应该抓住机遇,优化教育环境,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物活动,成为生物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引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中学生物教师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给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空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够构建起高效的生物课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生物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效果,使学生活跃起来,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在课堂上,生物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自由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成为他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中学生物教师还要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等进行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实施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从而虚心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成为生物课堂真正的主人。

(三)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自学的基础。阅读不只是语文教学的专属,同样也是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学中,生物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学会读书,独立感知生物教材内容,自己归纳生物知识点,不断完善生物知识结构。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生物教材的科普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具有很强的阅读价值,在确立学习目标之后,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去阅读生物课教材,有目的、有侧重点地自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学习中,中学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存在困惑的内容上做出标记,当教师讲解时学生可以着重听,深化自主学习的效果。中学生物教师还可以针对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知识设计讨论提纲,并且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利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解释问题,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物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在阅读中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和语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生物学是一门生命力较为旺盛的学科,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更新频繁,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到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学生物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赏析科普读物,扩充中学生的生物学词汇,培养生物学的语言习惯,在阅读中感悟人文精神,改变学生的思维架构,在课外阅读中涉猎更多的生物知识和技能。

(四)小组讨论交流,拓宽自主学习空间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只有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才会真正领悟生物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成功和乐趣。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多动手、勤思考,自主去发现、探索和验证,让学生亲历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拓展自主学习空间。在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生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生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学习能力等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将生物课堂推向高潮。中学生物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来设问,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畅所欲言,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在小组交流讨论中经常会提出各种出乎意料的问题和新奇的想法,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要及时给予肯定,并从中挑选有意义和价值的观点进行讨论,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调节生物课堂的氛围。在课后,中学生物教师要给每个小组布置合作任务,既能够巩固课堂知识,又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组织实验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基础,在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起关键作用。中学生物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凡是能够通过实验获得的知识和理论,都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去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生物实验中,明确实验目的是提高生物实验效果的基础,也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向。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的模式来引导学生的实验操作,将实验的过程和细节等融于导学案中,为实验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实验设计中,生物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实验,将实验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相联系,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验过程中,生物教师要善于设疑,鼓励学生去重新审视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想办法创新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案,锻炼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开放性的实验题目,让他们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去完成实验,在实验中提出很多独创性的观点,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向学生渗透了环保意识,实现智育和德育的结合。与此同时,中学生物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生物模拟实验,当遇到一些课堂无法完成的实验或者危险性大的实验时,就让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模拟,获得生动、直观的实验感受,体现新时代的教学特色。

(六)关注个性差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爱好不同,在生物学习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感受,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同。中学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和耐心浇灌每一粒种子,发掘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潜力,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学生物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学习能力,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生物素养,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生物课才更有吸引力。对于那些对生物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的学生,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生物知识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对于具有较强自我表现欲的学生,生物教师要给予个性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的热情和选择,在课堂提问中增加回答问题的频率。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指正,并劝导学生要认真听讲,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到主动认知的层次上。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动态的,各需要层次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中学生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观察学生,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生物教学可以滿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结语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学生未来成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学生物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生物课堂氛围,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咏梅.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7(24).

[2] 徐红梅.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2019(1).

[3] 白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华少年,2019(20).

[4] 周春香.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导学,2017(6).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生物教学自主学习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网络环境下海南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