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三才文化的思想体系
2022-03-26王寅
王寅
《黄帝内经》:“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素问·三部九候论》天、地、人三才,天在上,人在中,地在下,上下“一以贯之”。
天有三才:日、月、星;地有三才:水、火、风;人有三才:性、心、身。这就是我们中国的三才文化。
这是一张三才文化体系图,其中暗含古人智者讲话之顺序,贯通之智慧。师者:传道(天)授业(地)解惑(人),顺序是天、地、人。但写出来的时候是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古人讲话是有一张图的,这是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的关键,表面上看是一句话,要画出图才能理解。我们经常说某句话有道理,那道理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要符合阴阳、五行、三才图,才叫有道理。
天是“意”,天意是什么,我们能知道吗?如果我们能知道天意的话,那做任何事都是很顺的了。人是“象”,人就有阴、有阳,有看得见的一面,也有看不见的一面。正因为人有阴阳,就一定有缺点、有优点,有强势、有弱势,一半明、一半暗。所以人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阴阳而已。地是“形”,是看得见的。
古时,君在上,臣在中,百姓在下,下对上要忠,上对下要恕,“忠恕”一词由此而来。
对人而言,人在少年时,学的是技能,技术,是“术”。中年时学的是知识,是“阴阳”。老年学的是智慧,是“道”。
人要立住自己,首先要授业,人在少年的时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拜师学艺,要学技术,要学技能。驾驭技术的是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前人将他们的社会活动经验累积起来,然后写出来的东西,是他们对世界一个认知的过程和经验,所以知识永远是别人的。要成为自己的怎么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自己去實践,向老师求得解惑。行了万里路之后,实践过了之后,知识和技术就成为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了。
那么驾驭知识的是什么呢?我们又能驾驭多少知识呢?
是智慧。学知识的目的不是要懂得更多,而是能够通过学习这些东西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是一个开智慧的过程。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打开我们的智慧系统,而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
一个智者,看天、看地、看人就知道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可是知识呢?老师教我们学了,我们学过了,可世界上有那么多东西,我们都能学遍吗?跟着成功人的脚步能成功吗?现在很多人都在学成功人士,跟着成功人士想学习他们的成功之道,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学马云,就出来这么一个马云呢?按道理应该遍地都是马云才对呀?
所以知识和智慧它是两回事,智慧不是学出来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只是因为后天没有去开发我们自己的智慧,反而去学了太多的知识,知识障碍了智慧,生发不出来了。佛祖释迦牟尼说过:“一切众生皆有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华严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智慧的,只是因妄想和执着而不可得也。
学知识的过程,是为了让我们从更高一个层面去理解世界的一个过程,去开启我们的智慧,而开启智慧的地方是谓“能量场”,智慧是要在这个能量场里面去激发它。而激发智慧的人是谁呢?以前叫圣人,现在叫导师。
“导”字怎么写?
導
繁体字的“導”字上面是个“道”,“道”字的上面是一阴一阳,一个阴爻,一个阳爻。中间是个“自”,下面是走之‘辶’。“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要自己去走,自己去行的。自己去走了,去行了,才能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己悟出来,走自己的“道”。“導”字的下面是个“寸”,导师把我们引导到离“道”一寸的距离,接近于“道”,通过我们自己的顿悟,开窍了,这就是导引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