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应用研究

2022-03-25冯瑞赟

乡村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苗圃种苗林木

冯瑞赟

(甘南州舟曲县立节镇人民政府,甘肃 舟曲 746303)

0 引言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是开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保持林业生产平衡的关键,更是发展我国林业经济的基础。当下我国林业发展离不开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支持,研究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对提升我国林木培育质量及培育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

1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要点

1.1 播前准备

1.1.1 种子处理。为预防病虫害,提高种子萌芽率,保证苗齐、苗全,林木的种子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处理。林木种子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林苗培育的实际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立地条件等,尽可能选择综合抗逆性强、地方适应性好的优良品种。选好的林木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概率。一般采用药剂浸种或粉剂拌种的方法处理种子。消毒处理好的种子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催芽,打破种子的休眠。催芽方法一般根据种子特性和休眠原因而定,常用的催芽方法有层积催芽、浸种催芽、药剂催芽等[1]。

1.1.2 苗圃整地处理。根据选择的苗圃地条件,选择合适的耕地工具、耕地方式对土地进行翻耕、耙磨、镇压,改善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以提高苗木的发芽率,为苗木生长奠定基础。一般林木苗圃地翻耕深度为20~25 cm,干旱地区翻耕深度为25~30 cm。要求翻耕、耙磨后,土地保持细致平坦、上松下实的状态。此外,需根据杂草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选择除草、防病虫的方法来处理土壤,消灭杂草及病虫害。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土壤,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火烧、高压蒸汽灭菌、熏蒸方法等;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是用50%敌克松喷雾、2%硫酸亚铁、0.2%福尔马林等化学试剂进行处理。

1.1.3 作床。培育林木的高床床面高20~30 cm, 宽80~100 cm。种子多沿苗床横向播种,行与床的长边垂直。行距根据树种而定。一般苗木的行距设置在20~25 cm。低床床面宽度为100~120 cm,两侧设置床埂,埂宽30~40 cm,埂高15~20 cm,可提升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2]。

1.2 播种

1.2.1 播种期。林木种苗培育的播种期应根据所选树种的特性和苗圃的自然条件而定。合理确定播种期的参考依据如下:①种子的特性及保存时间;②苗圃地的自然条件;③经营管理条件。播种期有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在林业种苗培育实际生产中,春播应用最为广泛。

首先,春播。南方春播期为1月至3月中旬,北方春播期为3月中旬至4月下旬。在以上时间段播种,气温、雨水条件相对较好,可有效减少播种地的管理工作,减轻霜冻、病、虫等的危害,降低育苗成本。

其次,夏播。对于一些夏季成熟又不易贮藏的林木种子,可选择夏播,如桑树、柳树、榆树及杨树等。这些林木的种子要求随采随播,在保证种子品质良好的情况下,当年就能培育出质量较好的苗木。

再次,秋播。对于一些种子休眠期较长的树种,可选择在秋季播种,如白蜡、椴树、栎树等。

最后,冬播。对于南方冬季气温温和、雨水充沛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林木种子进行冬播,如杉木、马尾松等。

1.2.2 苗木密度。苗木的种植密度需根据树种的特性、苗圃地条件而定。一般生长快、树冠大、有侧枝的苗木种植密度需小一些;生长慢、树冠小、侧枝不发达的苗木种植密度可适当大一些。此外,苗圃地水肥条件较好时,可适当加大种植密度,以获得更高的苗木产量;苗圃地水肥条件较差时,可适当减小种植密度,以提高苗木质量。

1.2.3 播种量。播种量的确定需综合参考种子的纯度、千粒质量、种粒大小、立地条件、育苗技术及产量等因素。播种量主要是根据苗木密度、种子品质进行确定的。播种量的计算参考式(1)。

式(1)中,X表示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实际所需的播种量(kg);A表示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内的计划产苗数(株);W表示千粒质量(g);G表示发芽势或种子的生活力;C表示损耗系数(大粒:C>1;中粒:1<C<5;极小粒:C>5)。

1.2.4 播种方法。选择播种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种子条件、实际生产条件等因素。常用的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撒播等,播种过程中,应做好种子下播、覆土、镇压及覆盖等工作。覆土时选择细沙土或腐殖土,覆土的厚度为种子直径的1~3倍。镇压需根据苗床条件而定,镇压的目的是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以增强种子对水分的吸收,促进种子萌芽。土壤较湿或土壤较为黏重的情况下,种子本身具有较好的吸水条件,此时镇压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因此无须镇压。种子播种完成后,为防止水分蒸发较快,可选择用松针、麦秆、稻草、草帘或篷布等进行覆盖。其中,小粒种子或细粒种子覆土完成后应及时覆盖,预防水分蒸发,发挥土壤保蓄保墒的作用。同时,覆盖可减少冻害及鸟害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3]。

①点播。点播是指按照标准的行距开沟后,再按照规定好的株距将单粒种子播在沟内的方法。点播主要适用于七叶树、核桃、银杏等大粒树种的播种。此外,少量的珍稀树种,因种子来源稀缺或量少,一般也采用点播的方式播种。②条播。条播主要适用于中、小粒种子的播种。条播是指在苗床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播种沟内的播种方式。其优点是节约种子,播撒均匀,后期受光均匀,便于中后期机械化抚育管理及作业生产,培育的苗木质量好。③撒播。撒播是指直接将苗木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的播种方式。撒播多适用于小粒种子的播种。

1.3 播后管理

1.3.1 覆盖保墒。种子播种后应采取有效的覆盖措施保墒、保水、保温,预防土壤板结。覆盖材料选择一般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常用的有稻草、麦秆、松针或芒萁等。当种子发芽率为60%~70%时,应及时揭除覆盖物。可根据种子的实际发芽情况,分区域揭除覆盖物。

1.3.2 水分管理。种苗培育中的水分管理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树种生物特性及苗木各生长发育期的特点而定。水分管理的核心应以种子萌芽及苗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灌溉量进行灌溉。灌溉时应注意灌溉频次和灌溉量的合理性,尽可能以最适宜的水分灌溉量达到最好的灌溉效果,以降低灌溉成本。常用的灌溉方法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畦灌及侧方灌溉等。降雨较多的地区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预防苗床积水过多,从而导致根系无氧呼吸,进而造成苗木烂根[4]。

1.3.3 遮阴。林木苗在幼苗期抵抗力较弱,易受环境影响,炎热干旱的环境不利于幼苗的生长发育。因此,在炎热天气需采取有效遮阴处理,以保护幼苗健康生长。

1.3.4 间苗、补苗。条播、撒播的种子出苗后,需根据出苗的实际情况将部分苗剔除,保证苗木密度适宜。间苗时应遵循早间苗、迟定苗的原则。间苗应与补苗同时进行,将密度较高区域的苗木轻轻拔出后移植到密度较小的部分,以保证苗间距得当,提升育苗质量。

1.3.5 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林业种苗抚育中的重要措施之一。中耕除草需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而定,选择人工中耕除草或机械化中耕除草作业。中耕除草可与松土同期进行。幼苗萌芽期间应及时拔除杂草,破除板结土层,防止杂草和幼苗争夺营养,改善土壤的透气性。

1.3.6 移苗。幼苗一般培育到5 cm高时,需移植到其他苗圃上再次抚育。对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珍稀树种、特小粒子树种,应特别关注苗的移植时间,在生长到适合移苗的时间时应及时移植到新的苗圃地进行抚育。

1.3.7 追肥。在苗木生长发育期,可通过喷施一些速效肥满足苗木对养分的需求,促进苗木的养分吸收。追肥方式还需参考播种方式:条播、点播的可选择沟施、撒施、浇施的方式;撒播的则应多使用浇施、喷施等方式。采用喷施方式时,应在喷施速效肥料溶液后及时用清水喷洗叶面,以防肥料对幼苗娇嫩的叶片造成损害。

1.3.8 病虫害防治。林木种苗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提升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有效性,降低化学农药对苗木的损害,从而提升林木苗的培育质量。常用的农业防治方法包括选择良好的苗圃地、改善土壤条件、合理轮作、适当施肥、选择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营造混交林、抗病育种、及时清除杂草及病死苗(包括残体),对病死苗及残体要集中烧毁等。还包括一系列有利于促进林木苗健康生长的抚育管理措施、病害检疫措施等。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剪枝、人工摘除虫茧、剔除病苗、及时撤去覆盖物和地膜等,还包括一些借助热力、电力、辐射等方式防治林苗病虫害的方法,如悬挂粘虫板、捕虫灯等。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释放生物天敌、采用生物制剂等。林木苗幼苗期间尽可能不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在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大、发生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一些针对性强、高效、低毒且安全性好的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避免单一使用一种化学农药,同时应注意化学农药的用量,精准控制药剂用量和使用次数,以防对林木苗造成不可逆的药害[5]。

1.3.9 苗木防寒。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寒冷干燥,苗木容易发生冻害。早春破土而出的幼苗、处于萌芽期的幼苗及幼苗组织秋梢部分在未能完全木质化的情况下,其抵御严寒的能力较弱。因此,要适时采取幼苗防冻措施,可采取培土、埋土、覆盖、搭棚、灌冬水、涂白、窖藏及熏烟等措施防冻。一般较大的苗木以培土、埋土等防冻方法为主,幼苗以覆盖、搭棚等方式为主。一般入冬前,较大的林木苗需灌冬水防冻。在苗木防冻方式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一些便于操作、成本较低的防冻方式。

1.3.10 截根。林木苗培育后期,对于主根发达、侧根较少的树种,应采取截根处理,如油松、落叶松、栎类及核桃等。通过对主根的截根处理,控制或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快速生长发育,增加根系对营养的吸收面积。截根时间根据苗的生长发育时间而定,一般一年生苗在速生期到来之前进行;二年生苗在第一年秋季,土壤未上冻前进行。

2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的应用

2.1 种子培育技术

在应用种子培育技术时,应加强对种子结构、种子休眠萌发特性的研究,选择不利于大批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相应的技术指导种子播种及苗期管理。应用种子培育技术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容器育苗、无土育苗等技术,完善林业种子育苗体系,规范种苗培育标准,从而提升苗木培育的质量,加快苗木培育繁殖的速度,缩短林木苗培育 周期。

2.2 扦插培育技术

对于一些适合扦插的珍贵树种,可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林苗。一些扦插生根困难的珍贵树种,则可应用全光喷雾装置,采用半木质化绿色枝条作插穗,进行嫩枝扦插育苗。应用扦插培育技术培育林苗时,应做好对母树采集标准、插穗采集时间、插穗规格、扦插基质配方、插穗处理配方、扦插时间、扦插技术及管理方式的试验记录,筛选出有利于促进林苗扦插生根的技术指标,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以提升扦插培育苗的质量。

2.3 组织扩繁培育技术

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珍稀树种,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扩繁,借助外植体材料,诱导外植体生长和分化,从而培育出适合移栽的苗木。在应用组织扩繁培养技术培育林苗时,应研究出适应相应树种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应用培养基促进外植体生根。外植体生根后再用试管苗移植技术进行抚育管理,促进苗株的生长发育,并在根系完全发育后移植到土壤中培养。

3 结语

林业种苗培育是林业绿化建设发展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中,林业生产者可根据需求和生产力条件选择林业种苗培育技术,保证我国林业绿化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苗圃种苗林木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林业苗圃设计与苗圃管理分析
什么是碳中和?
林木种苗行业发展现状及管理措施探讨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苗木信息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车顶苗圃
苗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