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国家历史遗产和文物的保护
2022-03-25付顺利
● 付顺利
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任何文物都可能有散佚、消失的命运,跟国家的命运相比,一个物件的命运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就有这样一位伟人,守护了国家和人民,也守护了泱泱华夏的历史,他就是周恩来。
周恩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任政府总理,对历史遗产和文物特别关心、爱护,对文物考古工作特别支持、关注。周恩来不仅慧眼识宝,而且采取措施,挽救了一批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使其免遭流失海外的命运。
批准成立文物收购小组秘密收购流失的珍贵文物
1949年之前,由于中国内地战火不断,许多收藏家携带珍贵文物避居香港。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收藏家或者其后人开始变卖、抵押这些堪称国宝的文物。文物面临再度散失的危险。时任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本身也是一位著名的鉴赏家和收藏家,懂得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所以他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打了报告。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人民政府急需恢复生产,改善民生,面对全国上下百废待兴这样一个巨大的摊子,国家建设最缺乏的就是资金。在当时,用于回购珍贵文物的资金有限,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刻,郑振铎的建议还是得到周恩来的坚决支持。1951年3月,周恩来接到报告后,立即同意由国家拨专款抢救文物,并成立香港“文物收购小组”,专门负责回购流失在香港的珍贵文物。
回购行动秘密进行。1950年初,《五牛图》被一位寓居香港的爱国人士发现。这幅唐代画家韩滉创作的《五牛图》,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也是少数几件唐代绘画作品真迹之一,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1900年,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五牛图》被劫出国外,从此杳无音讯。周恩来收到这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他本来想从画商手中收购此画献给国家,但苦于财力不足,迫切希望人民政府能购回这件流失的绘画珍品。周恩来立即指示文化部组织专家赴港。经鉴定,这幅《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币买下。
1951年,张大千从印度回到香港,准备移居南美。在滞留香港的一年时间里,收藏家徐伯郊与张大千时常往来,谈笑甚欢。其时,郑振铎与徐伯郊亦有联系,郑振铎便请徐伯郊争取通过张大千的关系,尽量多收购一些流失在海外的中国书画名作。徐伯郊把郑振铎的意思转告张大千后,张大千把自己最心爱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董源《潇湘图》、北宋刘道士《万壑松风图》以及敦煌卷子、古代书画名迹等一批国宝,仅折价2万美元半卖半送地给了祖国。
文物收购小组进行的项目中,最著名的是1951年从香港购回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民国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去世后,他的儿子郭昭俊携带乾隆皇帝最喜欢的“三希堂”中的两件即《中秋帖》和《伯远帖》等文物,于1949年解放前夕去了香港。1951年9月,郑振铎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离京出访印度、缅甸,途经香港短暂停留,得悉郭昭俊将这两件珍贵字帖以10多万港币抵押于香港汇丰银行。一年后抵押期满,当时已涨价至48万港币,郭昭俊无力赎回,准备出售,许多外国行家都在觊觎这两件珍宝。
郑振铎将此事报告周恩来后,周恩来立即给当时负责文物工作的文化部作出3条指示:第一,派专家赴港鉴定,确定真伪,如系真品,立即购买;第二,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安全;第三,文物运回后,交给收藏条件好的单位妥善保管。
经周恩来批准,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上海文管会副主任徐森玉专程南下鉴定真伪,并商讨洽购。他们几经周折进入香港,确定这两幅字帖都是真迹,于是以48万港元向汇丰银行赎回,同年12月入藏故宫博物院。
此后,文物收购小组又在香港陆续收购了许多珍贵文物,如宋徽宗《祥龙石图》、马远《踏歌图》、李唐《采薇图》、吴镇《渔父图》等40多件书画作品,都是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
今天,假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没有入藏《韩熙载夜宴图》《中秋帖》《伯远帖》……该是多么大的遗憾!而这每一件国宝的回归,都倾注了周恩来的心血。
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
多次出面保护故宫恭王府得以保留“天下第一福”
北京故宫有房屋9999间半,是世界现存最宏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明、清两代曾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精品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至今,与周恩来是分不开的。早在1948年解放军包围北平时,周恩来就向毛泽东主席提出建议,攻城时,一定要保住故宫古建筑;他还请来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标明故宫和其他古代建筑的位置,并印在军队战士手册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作为首都,自然要重点建设。在编制建设规划时,许多人提出要拆除故宫。一些出身贫苦的老干部也要求拆除故宫,因为他们一看到故宫就想到旧中国统治下的穷人受苦受难情景。苏联专家也建议拆除故宫,把中央行政区放在故宫的位置。在此情况下,周恩来挺身而出,力主保住故宫。他认为:要破除封建思想,最根本的是人民思想上的进步,不在于拆除一座宫殿。故宫是古代建筑的典范,保留下来,可以供人民参观。这样,拆除故宫的意见被否定了。
在“大跃进”运动和 “文革”时期,周恩来也多次出面保护故宫,使之免遭胡乱改造和拆除的命运。1966年8月18日晚,周恩来得知有“红卫兵”准备第二天冲入故宫,立即作出关闭故宫的决定,并通知北京卫戍区派一个营的部队前去守护。故宫工作人员按照周恩来的指示,一方面拒不开门,一方面加以劝说。从此,故宫大门关闭5年之久,在许多地方的名胜古迹惨遭破坏的时候,故宫得以幸免。1971年7月,在故宫博物院即将重新开放之际,周恩来请郭沫若组织班子编写《故宫简介》,并逐字逐句审阅修改、定稿。
1966年“文革”开始后,“红卫兵”和“造反派”在“破四旧”的号召下,多次跑到颐和园,扬言要“挖掉万寿山,填平昆明湖”。万寿山、昆明湖面积很大,真要动手,很不容易,于是,他们把目光盯在颐和园东宫门外的过街牌楼上,要把它砸掉。就在“红卫兵”架好梯子登上牌楼,准备将其拉倒之际,周恩来得知了消息,他立即打电话给颐和园管理处,要他们制止“红卫兵”行动,并派秘书到现场,向“红卫兵”头目说明道理,郑重地向他们传达了 “颐和园的牌楼必须保护,不准拆除”的严肃指令。这个牌楼因此得以被保护下来,至今仍然竖立在颐和园东宫门外。
恭王府是清代北京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清朝大贪官和珅、乾隆皇帝第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1962年,周恩来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拨款重修恭王府。就在那次重修时,考古人员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意外发现失踪已久的“福字碑”。现在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说的就是恭王府发现的这块碑。这块碑是康熙皇帝当年为祖母孝庄皇太后身体安康而御笔亲题,加盖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的“福”字所刻就的青石碑。周恩来得知此碑被发现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明确文物保护管理方针具体指示马王堆汉墓发掘工作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时期,这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的课题。在建设中,常常会触动地下和地面的文物。这些文物该不该保留,哪些要保留,哪些该拆除,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周恩来在1953年的一次政务院会议上说:“我对文物问题很感兴趣,然而面对今天大规模建设事业,假使在保存历史文物问题上主导思想不一致,北京的城市规划就会遇到问题。”“保存文物和民族文化遗产,就要使其发扬光大。我不是说我们要前进,要发展文化,就不保存文物,不要民族文化遗产,不是的,我是强调要推陈出新。”“不加选择、不加分析地保存文物,不仅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周恩来认为保存文物一定要跟我们的发展结合起来,完全孤立地去看,不去看发展前途,至少是一种局部的、眼前的看法,不是全局的、长远的看法。只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使古代文物传之久远,对全人类的文化有所贡献。
1954年,北京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原来的街道太窄,早已不适应飞速发展的交通要求。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还保存着许多牌楼,有的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些牌楼究竟是保存还是拆除,提到了国务院会议上进行讨论。有人主张全部拆除;也有人力主保留,甚至慷慨陈词,潸然泪下。周恩来耐心地听完双方的争论后,意味深长地引用了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严肃地指出那种完全不考虑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而片面强调要保护牌楼的人的“黄昏”思想,并且决定把那些严重妨碍交通的牌楼拆除,其中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迁移到别处加以保存。
1961年,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公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指示》,再次明确和强调了文物保护管理的方针。从此,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
1966年11月,北师大的“造反派”来到曲阜,发动所谓“讨孔运动”。他们捣毁孔庙,破坏孔府、孔林、鲁国故址,砸毁古碑,刨平孔坟……周恩来得知情况后,立即作出指示:“曲阜的‘三孔’建筑决不许任何人破坏。”周恩来的及时制止使“三孔”免遭更大的破坏。1969年,周恩来顶着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毅然下达大修孔庙大成殿的指示,由国家拨款13万元,重点维修大成殿。山东省和曲阜县有关部门遵照周恩来的指示,于1970年就完成了大成殿的大修任务。
北京古观象台,明清两代的国家天文台,建于1442年,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从明正统初年到1929年,该古观象台进行天文观测近500年,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古代天文、气象观测记录和数据资料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气象观测记录资料。1967年,北京交通建设的初步规划路线要经过建国门的古观象台,施工指挥部提出了拆迁建国门古观象台的方案。这个重要的文物遗迹一旦被拆毁,将永不复存;如果搬迁,也会对资料数据造成重大损失。对此,周恩来批示道:“这个天文台不要拆,看绕过成不成,有什么困难,写个报告来。”这座当今世界上保存天文仪器年代最早的古天文台就这样被保留了下来。
周恩来在1972年对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作了5次指示。“文革”期间,一些机构尚不健全,对一号墓出土的女尸如何处理,大家意见不一。有人说尸体不是文物,不必保存,竟将女尸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情况下放在长沙的公园里展出。2000多年前的女尸保存完好,成为当时长沙的一件奇闻,参观者人山人海,一时间将公园内挤得水泄不通,挤伤踩伤了不少人。
时任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的王冶秋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气愤,立即到长沙制止女尸展览,并将情况报告给周恩来。1972年6月17日,周恩来指示,将出土的尸身和衣著(着)、帛文转移到冰室,作消毒、防腐处理,转至湖南省博物馆存放。
遵照周恩来的指示,王冶秋等人将女尸小心翼翼地送到湖南省博物馆,对女尸进行了消毒、防腐处理。从发掘领导小组的组成到技术力量的安排,周恩来都作了十分周到的布置,有些细节,甚至比专业人员还考虑得周密。在解剖女尸过程中,王冶秋多次直接向国务院请示汇报,得到了周恩来的亲切关怀。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很大成绩,与周恩来的具体指示是密不可分的。
拨专款抢修敦煌莫高窟鼓励叮嘱工作人员继续努力
周恩来生前虽然没有到过戈壁滩上的敦煌莫高石窟,可是,他时时关注着这个闻名中外的石窟文物艺术宝藏的维护与修复工作,关怀为保护和研究敦煌莫高石窟文物艺术献出毕生精力、在沙漠中奋斗多年的常书鸿以及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敦煌莫高窟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敦煌文物研究所为了进一步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向中央文化部呈交了《关于加强保护莫高窟群的报告》,提出为防止鸣沙山山体向前移动造成石窟岩壁倒塌,避免敦煌壁画彩塑损毁,做好加固工作的意见。报告呈送国务院后,受到周恩来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派出由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的1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敦煌工作组前往莫高窟进行考察论证。要维修这座历经1600多年、规模宏大、屡遭人为严重破坏和风雨侵蚀的石窟,耗资较大,而当时我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内忧外患,财力十分拮据。为此,专家们制定了一个先抢救最危险地段,再分期分段实施全面保护的长远规划。
20世纪60年代在修复中的莫高窟第130窟
1962年,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会上,常书鸿和赴敦煌考察论证的专家学者向周恩来全面汇报了敦煌莫高窟的情况和抢修的具体方案。周恩来表情严肃,语重心长地说:“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前已遭受过帝国主义者残酷的劫掠和破坏,现在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否则,我们这些人不能向后世交代。”当时,国家财力特别困难,全国各地已停止修建楼堂馆所,全力以赴发展工农业生产,周恩来仍然果断做出决定,批准拨巨额专款用于大规模抢修敦煌莫高窟。
在周恩来的关心重视下,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莫高窟的第一次大抢修拉开了序幕。这是一项集开凿隧道、支撑悬崖绝壁、夯实基础、加固岩壁等于一体的结构复杂的浩大工程,中央决定由铁道部承担重任。消息传来,极大地鼓舞了长期从事研究保护敦煌艺术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也鼓舞了敦煌人民支持这项千秋事业的决心。
抢修工程自1963年秋季开始,历时3年,在铁道部职工和搬运工人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奋战下,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6年竣工。整个工程在石窟群南北区总计4040米的长廊中,加固了195个石窟,制作了7000多平方米的挡墙砌体和梁柱,对363米的岩壁做了彻底的加固,安全地解决了400多个洞窟上下4层之间的往来交通。钢筋混凝土和花岗石砌体代替了唐代文献记载的“虚栏”。层层叠叠、巍峨壮观的坚固栈道为工作人员和中外游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畅通便捷的交通通道。敦煌莫高窟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中迄今保护最好的石窟,也成为周恩来关心和保护敦煌艺术的不朽丰碑和历史见证。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周恩来利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休息间隙,邀请常书鸿到休息室,向他询问了敦煌莫高窟的抢修情况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常书鸿向周恩来汇报说:“莫高窟进行的大抢修工程一切进展顺利,同志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力争在1966年莫高窟建窟1600周年纪念活动时完工。”周恩来点点头说:“这很好,在那时候完工,莫高窟将又是一个新面貌向世人展示,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又是一个新的开端。”他叮嘱常书鸿说:“在抢修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文物,不能让敦煌壁画和塑像受到损坏,一千多年了,保留下来不容易,一定要小心谨慎。”常书鸿没想到周恩来在百忙之中,连开会期间还这样惦记着敦煌,他心情激动地聆听着周恩来的谆谆教导。周恩来还说:“敦煌工作不是一辈子所能做完的,必须子子孙孙都在那里继续努力工作,才能完成。”常书鸿向周恩来保证说:“请总理放心,我一定把您的指示带给敦煌全体工作同志,一定要把敦煌文物工作当作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的事业干下去!”
1966年10月,首都“红卫兵”公开说:“敦煌艺术没什么可以继承的东西。敦煌艺术是精神鸦片!”被煽动起来的“红卫兵”从全国各地冲向莫高窟:专家学者被一一批斗,更严重的是,“红卫兵”还计划捣毁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周恩来得知情况后,亲自签发了国务院“关于敦煌莫高窟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革期间一律停止对外开放,任何人不得冲击破坏,确有问题的待后期清理”的文件。
敦煌莫高窟终于有惊无险,免遭一场劫难,凭借周恩来亲自签发的这份国务院文件,平安度过了“十年文革”岁月。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在大同华严寺观看经书
陪同法国总统访问大同订下云冈石窟三年修缮之约
1973年9月15日,周恩来陪同来访的法国总统蓬皮杜一行参观云冈石窟,重点参观了第20窟、第7窟和第5窟。周恩来对1500多年前的北魏石窟艺术看得十分认真、细致,不时地询问它的历史沿革、艺术价值和维护情况。大同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李治国一一作了回答,周恩来不时点头,表示满意。
参观完石窟,周恩来陪同蓬皮杜总统来到云冈东小院接待室休息。周恩来一边喝茶,一边对蓬皮杜总统说:“您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我也很感兴趣,我们的政府对这里很重视。”他问同来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王冶秋:“云冈石窟修缮好需要几年?”王冶秋回答:“按现在的规划,需要10年。”周恩来强调说:“10年太长了,你们计划一下,云冈石窟的维护工程要3年搞完。时间太长,我们都看不到了。” 当周恩来陪同蓬皮杜总统走出接待室时,一大批中外记者围在东小院里,总理、总统并排站在屋檐下,向记者们发表了谈话。周恩来首先对80多名法国记者说:“感谢你们的总统把我带到这里来,如果总统不来,我是没有时间来的,这是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见证。”周恩来洪亮的声音在武周山谷回响,他的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当天下午,蓬皮杜总统休息时,周恩来对工作人员说,他想去华严寺看看。上、下华严寺是辽金时期修建的,虽经岁月更迭,却保存完好。殿堂建筑艺术和佛像塑造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尤其是大雄宝殿墙上的壁画,色彩、人物形象都很有特色。周恩来站在壁画前看了又看,很感兴趣,说:“这些壁画很精彩,一定要保护好。”
周恩来又走到大殿藏经柜前,观看了藏经卷,边看边说,这些经卷是最珍贵的文物,要精心保存好。走出大殿时,他站住了,向省市陪同人员仔细询问了有关寺院的装修情况,并嘱咐一定要把这座古寺院保护好。他从上华严寺出来,走下台阶,来到九龙壁前非常仔细地观看,从左边走到右边,又从右边走到左边。大同九龙壁的九条龙的形象、色彩和北京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几乎一模一样,可是面积大多了,是全国最大的九龙壁。周恩来在九龙壁前欣赏很久后说:“九条龙一条一个样,比北京的要好。”他再三嘱咐陪同他的省市负责同志,“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
之后,周恩来陪同蓬皮杜总统前往杭州访问。离开大同时,在机场对王冶秋和当地负责人说,一定要把云冈石窟修缮好,保护好这里的华严寺等名胜古迹,并说:“3年后,我要来看修缮完好的云冈石窟。”后来,周恩来在病中还询问过大同云冈石窟的修缮情况,大同人民没有辜负周恩来的嘱托,用3年时间将云冈石窟的修缮工程如期完成了。 但遗憾的是,周恩来没能实现再去云冈石窟的愿望。
自从周恩来陪同蓬皮杜总统访问云冈石窟之后,通过随同总统来访的100多名各国驻巴黎记者向西方世界作的大量报道,大同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成千上万的外国朋友和海外游客慕名而来,观瞻和游览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城市。
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左四)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右四)和夫人等一行人参观洛阳龙门石窟
视察洛阳龙门石窟向客人介绍中华文化艺术
周恩来于1973年9月15日视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之后,又在同年10月14日视察了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这次他是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夫人到洛阳参观访问。
特鲁多总理在中国和加拿大建交3周年之际,来中国正式访问。特鲁多总理10月10日到京,活动很多,日程安排得很紧,许多活动周恩来都要出席。
10月13日这一天的活动更是特别多。当晚,特鲁多总理和夫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答谢宴会,宾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宴会后,贵宾们即将去洛阳参观访问,周恩来决定亲自陪同前往。那时,周恩来已抱病在身,但依然日理万机,国内外事务繁忙,工作人员生怕总理太累,就劝说他路途太远,不一定非得陪同客人前往。周恩来说:“我没有去过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我想去看看。”
当晚,周恩来陪同特鲁多总理和夫人乘专车前往九朝古都洛阳,14日上午11时30分到达,午宴后,稍事休息,就驱车前往距洛阳南12千米的龙门石窟参观。
龙门石窟最著名的洞窟分布在伊水西岸的龙门山上,是公元五世纪末北魏孝文帝从平城(大同)迁都到洛阳前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与云冈石窟异曲同工,各有特点,经过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相继建造,前后有400多年,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窟群。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洛阳这座千年古都留下许多稀世古迹,其中不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石窟则是重点之一。
在参观中,周恩来陪同特鲁多总理听取解说员对这座石刻艺术宝库的介绍。龙门石窟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龛750多个,造像有10万尊,大小不一。周恩来和贵宾们非常有兴致地参观了宾阳三洞、潜溪寺、万佛洞、千佛洞、古阳洞和奉先寺等主要洞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奉先寺,它是一座露天佛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的山腰,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是唐高宗时期建造的。主佛卢舍那佛坐像身高17.4米,头高4米。这尊佛像形象生动,面貌自然、安祥、亲切,雕刻精致,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两旁站立多位菩萨弟子。周恩来同贵宾在佛龛前欣赏许久,并一起合影。周恩来虽然是第一次来龙门石窟,可他博学多识,在参观中,不时地向客人介绍中国的佛学历史和石窟雕刻艺术。看到一些佛像和洞窟有些破损,他立即找来陪同的地方领导人,询问对石窟的保护情况和修缮计划。周恩来指出:这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是古代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一定要多加保护,及时修缮。
1976年1月8日那个寒冷悲痛的日子,周恩来总理离开了热爱他的人民。但他为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所作出的贡献,已经成为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