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地惊雷扫敌顽英雄浩气贯长空

2022-03-25三土

轻兵器 2022年3期
关键词:伪军民兵日军

三土

阜平县城是边区领导机关驻地,因此多次成为敌人“扫荡”的首要目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广大军民团结一致、英勇战斗,全面深入开展群众性地雷战,大胆创新地雷品种和使用战术,让地雷这种常规武器发挥出非常规的巨大作用,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里选取7个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作战目的的经典战例,从中可以体会到抗日军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高超精妙的战斗组织和无穷无尽的创造能力。

阜平城地雷保卫战

1943年秋,日伪军调集4万余人,准备对晋察冀北岳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妄图一举彻底破坏根据地。

阜平县城作为北岳区中心和边区“首府”,是边区领导机关驻地,因此成为敌人分路合击的首要目标。边区党委将本地干部杨福隆调任阜平县武装部长,领导当地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坚持斗争,粉碎敌人大“扫荡”。9月中旬,杨福隆来到阜平城厢民兵中队,与中队长李尚忠、小队长侯起清、爆炸队长张俊鲁等人开展民兵演习,商议作战方案。根据此前日寇进犯阜平时先在东门外河滩会合,然后包抄县城的习惯,决定由游击组占据玉皇庙制高點,守住城北要道,牵制敌人,掩护群众进山,同时埋雷组在河滩和城厢各地埋雷,给予敌人杀伤。在经过民主讨论,充分汇集群众智慧的基础上,确定了埋雷的位置,以及诱敌、逼敌、激敌的措施。

民兵在阜平城外河滩和城厢内提前多处埋下地雷

10月12日上午,500余名日伪军从城东逼近阜平。按照预定方案,民兵掩护群众转移至大白山隐蔽,爆破组按多次演练过的内容,在城内外布下雷阵,由杨福隆、李尚忠检查后,挂上雷弦,全体民兵撤至离城不远的各个山头上,继续监视敌人。

敌人进城后,城内多次闪出火光和烟尘,不时传来隆隆巨响。据俘虏的伪军说,敌人此次进入根据地后,到处遭到民兵埋雷打击,走路、挖窖、进屋、抓鸡,无时无处不挨炸,在阜平城外即踏响1颗地雷,进到城门口时,迎面看到一个草人举着一幅大标语牌,上写“城里地雷五百三,看你小鬼哪里钻”,敌人看了半天,因为怕下面埋有地雷,没有敢动手拆除。尽管饱尝苦头的敌人小心翼翼,但进城后仍到处响雷。爆破组事先在东门街上挖了深沟,敌人不便通过,便想从旁边民宅卸一扇门板来垫路,但大门安得很紧,几名日军便上去抬,碰响了1颗地雷,抬门板的敌人全被炸倒。民兵还故意在路边留下一个置于架子上的大鼓,上写“中队部”三个字,敌人见了便上去敲打,又有1颗地雷爆炸,当场炸死炸伤10多人。敌人想要做担架抬伤员,看到墙根下有成捆的木杆,便伸手去拿,没想到又碰响了地雷。战后清理战场时,尽管敌人撒了很多砂子掩盖,仍随处可见摊摊血迹。

阜平民兵积极运用地雷战、麻雀战打击“驻剿”之敌,让日寇的“毁灭性扫荡”草草收场

敌人在阜平城内频频踏响地雷,因此不敢再像前几次“扫荡”那样,在城内住一晚再开拔,当天下午就撤出阜平城,在东河滩处休息,有的包扎伤员,有的坐着吃罐头。游击组张万里、高庆岗等人见状,爬上城北小坡,向敌人开枪射击。敌人散开寻找隐蔽的地方,慌乱中又踏响1颗地雷。这时,李尚忠也带人从西边向敌人开火。敌人不但没有还击,反而掉头向城外法华、王快村退去。据逃出来的民夫说,敌人自阜平城出来后,队伍中增添了22副担架,其中有的抬的是死尸。

日军在黄崖角附近的河槽内遭到民兵预设地雷的严重杀伤( 电影《地雷战》画面)

日寇大队长在黄崖角被民兵用抬炮等原始武器打死

敌人撤至法华、王快村后,囤集重兵,改为就地“驻剿”。“不能让敌人安安稳稳住下来!”全县各民兵中队在杨福隆的带领下,坚持“雷枪结合”战术,开展飞行爆炸活动,一旦发现敌人活动,就抓住不放,把地雷埋设到敌人前头,做到“敌人到哪里,地雷就响到哪里”,甚至将地雷埋进了敌人在法华村修建的临时飞机场。同时,结合地雷战展开“攻心战”,利用标语传单警告伪军,规定暗号和安全路线,使地雷专炸鬼子不炸伪军,进一步分化、离间和瓦解敌人。在主力部队外线作战和边区民兵爆炸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日寇的“毁灭性扫荡”到11月初便彻底破产。

灵丘南山地雷伏击战

194 4年10月,灵丘县城日寇拼凑400多人,计划向晋察冀北岳一分区和地委所在的南山下关根据地进行“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我抗日指挥机关,同时抢劫粮食。10月11日,北岳一分区和地委得知敌人将于12日清晨由灵丘出发,当晚抵达北泉据点,13日向下关进犯,即将情况通知邻近北泉至下关公路的一、四区,要求他们在沿途路过崖、黄崖角等险要地段埋设地雷伏击敌人。一、四区立即集合民兵,做好战斗准备。

得到情报后,邻近北泉至下关公路的一、四区民兵立即集合,做好埋雷等战斗准备

今日之灵丘县下关乡一带

路过崖是由北泉到下关的一道关口,公路两面高山陡壁,十分险要。民兵判定敌人由北泉到下关必然要在此休息,于是在这一带埋设了300多颗地雷,分设成6个雷群,并在公路两侧土墩和山头上布置了伏击阵地。13日上午10时,敌果然自北泉开来,正準备在山口休息时,埋伏在路南土墩上的民兵突然一阵猛烈射击。敌措手不及,进入树林寻找掩护,恰闯进雷群,雷声四起,敌指挥官见势不妙,企图整顿队伍准备反扑。此时,埋伏在南面山上的民兵又向敌开火。敌人不敢走树林,便绕道向南面山头冲来,随即陷入第二道雷群,再次被炸得人仰马翻。公路北侧山上民兵又开始射击,准备引敌人进入路北雷群。但敌人已被炸怕,龟缩在原地不敢动弹,直到天黑才沿着公路边干水塘西侧一条水沟逃走。在路过崖战斗中,共炸死炸伤日军140多人,缴获其沿途抢来的一部分物资。

今日之灵丘县王巨村

民兵们认真研判敌人动向,精心选择布雷地点,加上真假雷混设,逼迫、诱使敌人频频中雷(电影《地雷战》画面)

敌人在路过崖遭严重杀伤之后,摸索了一夜,到14日天亮才到达路过崖以西约5里地的黄崖角。这里地形同样十分险要,且早有50余名民兵在此严阵以待。民兵们在黄崖角北侧约3里地的河槽里布置了雷群,在西侧称为四亩梁的山岗上配置了8支步枪和3尊抬炮担任伏击主力,在称为桃树坡的东山岗上安置了8支步枪作为配合,在两道山岗间又各设了1道地雷封锁线以防敌人冲击。

敌人为躲避地雷,特意安排民夫手持长杆在前端开路,因此行动迟缓,14日上午8时多方才抵达河槽转弯处。民兵们一直耐心等到敌人大队全部进入雷区,才突然开火。日寇纷纷散开隐蔽,但未料到长达近3里地的河槽里,所有可以遮身之处均已埋上地雷。地雷不断触发爆炸,敌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河槽内四处乱撞,乱成一团。不一会儿,日寇大队长从后面骑马赶来,企图组织抵抗,却被抬炮组一炮打死。这时,邻近地区的民兵也赶来支援。敌人摸不清我方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哪里还有地雷,只得死守河槽直至天黑。这一仗共歼敌50余人,缴获枪支弹药和物资一部。

日军早在1938年3月就占领汤头镇,并在此建立据点,有近千名日伪军驻守

解放战争中,高运成(后排左二)率鲁中军区子弟兵团渡江后,在长江南岸合影

敌人经两次惨败之后伤亡过半,不得不改变计划,准备经黄崖角以西的串岭、银厂逃回灵丘。银厂村在黄崖角以西约30里,原有房屋已被日寇烧光,群众均在山上居住。我地方武装为便于活动,在该村附近建起3间房子,里面设有6个锅灶,一次可做2个连的饭。民兵估计敌人到银厂以后必定要做饭、休息,因此将原有锅灶拆掉4个,留下的2个灶下及周围共埋设了40多颗地雷。不出所料,敌人15日早晨到银厂后,一面休息,一面准备利用剩下的2个锅灶做饭。当时天正下小雨,不少敌人跑进房中避雨。刚刚生火,40多颗地雷就连环炸响,顿时墙倒屋塌,当场炸死日寇20多人、炸伤10多人。

此次南山地雷伏击战,由于灵活地发挥了地雷的威力,三日三战,共杀伤日军200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扫荡”计划。

灵丘王巨地雷护村战

1944年10月10日深夜,灵丘南坡头据点之敌300余人,采取奔袭战术,由白石崖经冉庄赴王巨村一带“清剿”。该村民兵10日白天得知相关情况后,即结合敌人以往活动规律,研判敌人心理的可能变化,在村内外敌必经之地及可能搬运使用的物品等处,先后埋设地雷43颗,同时埋下假雷9颗,通过真假配合、诱敌中计。动员群众转移完毕后,民兵向冉庄、雷家湾方向放出侦察哨,在村西南山设瞭望哨,监视冉庄方向,在村东北设瞭望哨,监视李台、银坊方向。

民兵在山岭上监视据点内的敌人

民兵在敌据点周边所有通道上埋雷,断绝敌人饮水、粮食和援兵,迫使其不能长期坚持而主动撤逃

民兵们在框峪岭安设下有地雷的草人和标语牌,运用“激将法”诱杀敌人

南坡头之敌沿途受到我根据地军民节节阻击,先后踏响地雷4颗,死伤6人。11日上午11时许,冉庄方向的侦察员报告,敌已向王巨村方向前来。12时许,敌进至王巨村村西,发现民兵埋设的假雷3颗,便命伪军在假雷旁划圈标示。敌大队入村时,一骑马指挥官走在前头,至杨树林大道旁,看到假雷1颗,便策马进入树林内,刚入林内又见1颗假雷,再次改从土堰上走,结果接连踏响真雷2颗,敌指挥官当场被炸死。敌人为避免影响士气,命令伪军到河北树林里休息,借机收拾现场。

随后,敌人入村,准备做饭。5、6名日军到房屋内寻找凳子时,拉炸地雷1颗,1名日军想坐在豆秸上,压炸地雷1颗,另有敌人看见墙头上搭着木板,伸手去取时又拉炸2颗地雷;村前堆放一堆玉米棒子,敌人拾取时,炸响1颗地雷;村中打谷场麦秸下系有2颗地雷、谷草下埋1颗雷,敌取草喂牲口时,全部触响;日军抱豆秸作饭时,拉炸1颗地雷,搬高粱捆时再炸1颗。下午,日军搜索村东南沟口小道时,见埋有2颗假雷,便绕大路行走,再次踏响1颗地雷;日军驮东西的牲口,走到东山根大道上时,见有埋雷痕迹(仍是假雷),改往山根旁绕行,又踏发地雷1颗。敌人受地雷反复打击,不敢久留,随即前行离开。在王巨村的大半天时间内,敌人共触响地雷14颗,伤亡40余人。

临沂汤头“送雷上门”袭击战

台儿庄战役后,日军占领临沂重镇

汤头,在此建起据点,平时驻有大批日伪军,以控制平原和山区结合部周围,并将其作为进山“扫荡”的跳板。1943年初春,沂南县铁山区武委会要求区抗日联防大队长、“爆炸大王”高运成组织民兵,将地雷埋进日军汤头据点,从而扰乱敌人,牵制其无法出兵,减轻山区主力部队反“扫荡”压力。区武委会主任曹德义特地强调,汤头镇内驻有日军一个中队,还有伪军、汉奸近千人,可谓“虎穴龙潭”,“只要把地雷送进去,就算完成任务。”高运成当即表示:“我们不光要‘送货上门’,还保证叫它个个‘开花’!”

村落战中,民兵凭借高房工事和地道,灵活运用地雷、手榴弹和步枪杀伤敌人(电影《地道战》画面)

民兵们利用熟悉环境的优势,在高房工事、街垒和地道间来回机动,相机打击进村的敌人( 电影《地道战》画面)

村落战使整个村庄变成了一个大堡垒,到处都是枪口与地雷,让敌人无处可逃(电影《地道战》画面)

高运成接受任务后,挑选了高培之等13名精干民兵,组成一支爆炸小分队,着手开始准备工作。自己带领2名队员化装潜入汤头镇,住进堂弟高小五家,侦察敌情,察看地形,寻找可供下手的机会。经过2天的仔细侦察,发现日军在镇里温泉周围修起围墙,并盖了几幢房子,专供平时洗澡之用。围墙北门旁边有一座炮楼,有伪军1个班驻守,负责看管温泉,下半夜才撤岗。

温泉向南80m左右是城隍庙,驻有伪宪兵大队300多人,昼夜设有岗哨。温泉东边路对面是便衣队驻地,住有“王大瘤子”等8名汉奸,上半夜经常到伪军炮楼上活动。再向东则是汤河的发源地汤山,日军1个中队就驻在山上,有道路直通山下温泉。高运成等人认真分析之后,认为将地雷埋在日軍常去的温泉内,可产生最大效果,虽然温泉位置正好在便衣队、宪兵大队和日军中队中间,但越是在据点腹心位置,敌人反而会大意,便于我方进入和撤离。

3月5日晚,爆炸小分队带着地雷,从解放区所在的沂河西岸出发,连夜涉过沂河,急行军30里,抵达汤头镇。待到下半夜,等北门炮楼上的伪军岗哨下楼睡觉后,高运成让其他民兵监视各个方向的敌人,自己带着高培之、王继尧两名爆炸能手,悄悄摸进温泉,仅用2分钟,便将2颗地雷埋在日军进澡堂必经的北门前,并将雷弦固定在大门内侧。2分钟之后,民兵们悄无声息地撤出据点,踏上返程。第二天上午,几名日军下操后前来洗澡,进入温泉北门后,一推大门,便“轰轰”两声巨响,2颗地雷同时爆炸,包括1名小队长在内的3人被当场炸死,另有2人被炸伤。事后日军进行调查,认为汤头据点戒备森严,八路根本无法进来,认定是据点内伪军汉奸中有八路的内线,便将当班8名伪军和“王大瘤子”的汉奸便衣队全部枪毙。

受此影响,日军原配合其他据点出兵进山“扫荡”之事被迫搁置。同年10月,鲁中军区召开庆功大会,会上高运成被评为军区一等战斗模范,并被授予“飞行爆炸大王”称号。

枪风岭地雷围困战

枪风岭是灵(丘)浑(源)公路上的主要关口,地势险要,距离山西省浑源县城45里。日寇为了控制灵浑公路,保障其交通运输,将枪风岭、炸子沟、框子峪3个村群众全部赶走,拆除所有房屋,利用其材料,在枪风岭西北侧山顶大庙基础上修建了一个据点,设有大碉堡1座、小碉堡2座、炮楼4座,四周有厚达80cm的院墙,平时驻日军100余人。该据点防守十分严密,平时只要看见有人接近,便开枪射击,此外还经常下山抢掠烧杀,周围群众对之恨之入骨。

19 45年春,敌人在我打击下,被迫放弃了枪风岭以南的所有据点。3月间,我浑源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组织一支20人左右的民兵战斗队,对枪风岭据点之敌实施地雷围困战。同时组织部分民兵在浑源县城至枪风岭之间展开破路、埋雷、割电线、炸桥梁等活动,断绝补给,阻止增援,配合枪风岭围困战。4月初,我民兵战斗队在枪风岭东侧框峪岭勘察地形后确定,以框峪岭为基本阵地,四方岭、马家岭为预备阵地,分班昼夜监视敌人。

围困战开始后,民兵们白天以冷枪伺机杀伤敌人,夜间在敌据点周围埋雷。敌人为得到饮水,开始时强迫民夫到岭东山沟挑水,民兵便向日军射击,民夫乘机逃跑,最后逼得日军不得不在火力掩护下自行下山挑水。我民兵又改变战法,在敌人挑水的道路上埋下地雷,第二天,敌人向框峪岭进行射击,掩护10余名日军下山挑水,还没走到沟边就踩响4颗地雷,当场炸死4人、炸伤5人。民兵随后又把2条死狗丢在沟边,并在狗腿上拴上地雷。敌人派出4、5名日军下山搜索,到沟边看到腐烂发臭的死狗,便想拖走,结果拉响地雷,日军全被炸死。

由于民兵经常在框峪岭活动,敌人对该岭一带极为关注。我民兵便制作了许多标语牌和草人,上书“如果不投降就困死你们”,并利用夜间设置到框峪岭上,再在标语牌和草人下埋地雷。次日清晨,敌人出来挑水,负责警戒的民兵用步枪打死2名日军,尔后迅速转移。敌人立即用轻、重机枪和小炮疯狂地向框峪岭进行射击,并组织20多人向岭上冲击,妄图进行报复。敌人冲到框峪岭上后,见到处是标语牌和草人,恼羞成怒,脚踢枪刺,又被炸死炸伤7、8人。

民兵们预计敌人不断挨炸,肯定会想方设法要搞到地雷,以研究对策,便将计就计埋了一些“揭盖雷”,将它们按踏发雷进行埋设,故意把踏板、拉线不放到定位,并在周围放上几件埋雷工具。次日清晨,日军打开据点大门时,民兵向其射击后,即主动后撤,敌人当即出来追赶。当敌人追到山坡上时,看到一些挖好的空坑和还没完全埋好的地雷,认为是民兵惊慌失措,没有来得及将雷埋好就逃跑了,于是将其中一个“揭盖雷”带回碉堡。日军队长召集一些人进行研究,当拧开雷盖时地雷发生爆炸,当场炸死日军队长及3名日军,其余负重伤。

敌人在我民兵持续围困和打击下,先后被杀伤4 0余人,同时饮食不济,困难日增,不断向浑源之敌求援。而我活动于浑源、枪风岭之间的民兵大搞破袭活动,经常炸毁敌人汽车,迫使浑源之敌始终不敢出动。民兵们还在枪风岭至浑源沿路和山坡上,以及框峪岭、四方岭、马家岭一带埋了许多地雷,完全将枪风岭的日军孤立起来。据点里的敌人既得不到增援和补给,又不敢下山抢掠和挑水,连饮水都不能保证,最后连据点内澡塘的一池臭水也喝光了,不得不偷偷连夜翻越据点北侧的大山,狼狈逃回浑源县城。

至此,我民兵用时1月有余,成功拔除了浑源、灵丘间敌人的最后一个据点,取得了地雷围困战的完全胜利。

大城东汪村落战

东汪村位于河北省大城、青县、河间三县交界处,是周围各据点敌人互相勾结串通的必经之路,出门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敌人控制相当严密。1944年以后,东汪村积极发展民兵武装,动员全村挖地道、造地雷、坚壁粮食,开展“不供敌”活动,不断利用游击战术袭扰敌人,民兵力量由弱到强,斗争从秘密到公开,切断了各据点之间敌人的联系,从而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1945年4月初,日寇纠集留各庄、里坦、石家务、沙河等19个据点的200多名日军及所有伪军,总计2700多人,计划于4月12日包围血洗东汪村。

11日夜间,我地下联络人员连夜冒险将情报送至东汪村。村支部书记刘景风、村长刘增年得知后,立即找到驻在该村的区小队负责人张金义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一方面连夜派人与县大队取得联系,另一方面紧急动员全体民兵,制定战斗计划。会后各路民兵分头行动,在村里村外及交通要道都埋上了地雷,给来犯之敌布下天罗地网。

12日拂晓,天刚蒙蒙亮,敌人趁大雾从四面包围了东汪村。当行至距离村东南角30多米远时,突然3声枪响,埋伏在高房工事上的民兵发出了报警信号。瞬时间枪声大作,紧跟着又是一排手榴弹,打倒了前面的敌人,其余敌人抱头鼠窜,败下阵去。敌人退到距村子200~300m远的一片坟地,架起机枪向村中扫射,掩护几名伪军抬着一架长梯冲过来,企图攻占我高房工事,打开进村的缺口。民兵爆破班长赵有志趁敌人攻到高房下、还未架稳梯子之机,搬起一颗重28斤的地雷,用力甩向敌群,“轰”一声巨响,将几个敌人炸得血肉横飞。借助爆炸后的浓烟掩护,赵有志上前一把将长梯拉上了房顶。敌人没了上房工具,又生一计,用水浸湿棉被,蒙在小推车上,人躲在被子底下,向高房进攻。刚刚推行几十米,正入民兵设好的雷区,接连几声巨响,小推车连同躲在后面的敌人都被炸得粉碎。

敌人见村子东南角防守严密,便开始向两侧迂回。赵有志立即指挥爆破班部分民兵前去援助其他战斗小组。战斗越打越激烈,整个村子四周烟火冲天,弹片纷飞。留各庄伪军大队长边洪造刚要跨上马督战,被民兵徐小孔发现,一枪正中其腹部,两脚朝天栽下马。村长刘增年也打死了一名负责拿旗指挥的汉奸。一连几次进攻被打退后,敌人不再硬攻,只是趴在地上,用机枪、小炮扫射。为避免无谓伤亡,民兵们按照事先安排,从高房工事撤入地道内,做好村内战斗准备。

敌人见村里不再还击,便一窝蜂地冲了上来。但进了村口,一个人也看不见,前面的敌人犹豫不前,后面的敌人还在继续向前拥,挤成一团。村支部书記刘景风看准时机,立即下达命令,拉响预设的雷阵。随着声声巨响,埋伏在暗处的民兵也一齐开火,日伪军血肉横飞,倒下一大片。拿着战刀的日军指挥官躲在一棵大槐树下,企图负隅顽抗,民兵们从瞭望孔看到后,立刻拉响埋在树下的地雷,指挥官被当场炸死,残肢飞到了树梢上。敌人想打找不到目标,想躲找不到地方,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街道上跑来跑去,四处盲目开枪。而东汪村的民兵越打越来劲,地上、地下相结合,时而在这里拉雷,时而从那里开枪,敌人无论跑到哪里,哪里都会飞出弹片和弹头。

参加联村扭击战的各民兵小队提前埋下各种地雷,做好伏击准备(电影《地雷战》画面)

当敌人败逃之后,民兵立即尾随扭击,乘势扩大战果

下午太阳偏西时,县大队赶来增援,敌人听到村外的密集枪声,无心戀战,拼命逃回各据点。区小队与东汪村民兵利用工事与地道,与20倍于己的敌人鏖战一天,共打死打伤日军18名、伪军200多名,我方只有数人轻伤,创造了抗战史上街垒战、地道战、地雷战“三战结合”消灭敌人的经典战例。

行唐上碑联村扭击战

敌南城寨据点距离行唐县城3 0里,被我民兵包围孤立后,县城之敌每隔10天左右武装补给一次,但经常被沿途段庄、上碑、上滋洋的民兵截击,为此改为夜间行动,定于某月29日傍晚时分出发。

区大队部28日获得这一情报后,决定利用夜黑虚张声势,造成敌人恐慌与混乱,开展联村扭击作战。根据作战安排,由张家庄、董家庄小队负责袭扰与警戒南城寨据点,在村东公路上埋设地雷8颗;由西石庄小队配合支队在之前被我攻克的贾南庄据点内设伏,架设机枪1挺,在村北至南庄、村西至上滋洋中间之三角地带埋设拉雷10颗,另外由太子庄颖南小队携步枪12支,在公路以南、上滋洋据点以东高地上设伏,形成交叉火力,负责警戒和扭击任务;由上碑小队负责警戒敌人前来方向的段庄据点,并在村东公路上埋设地雷8颗。因夜间联络困难,事前规定各组遇敌后,自行运用伏击、侧击、尾击手段,开展爆炸、扭击战斗。行塘县城之敌共200余人,于29日傍晚出发。行至上碑村东河滩时,上碑小队即以冷枪引诱阻击,并借枪声发出警报。敌大队行进至上碑村南公路及祁后村南处时,相继踏响地雷3颗,并被两村小队尾击,但敌运送给养心切,并未过多纠缠,而是将炸死的敌尸抬到车上,催促民夫快走。当晚8时许,敌进入我设伏的三角地带,拉雷组待民夫驾大车经过后,一连拉响9颗地雷,支队架设的机枪应声开始扫射,颖南小队在高地趁势呐喊,负责警戒南城寨据点的民兵听闻后,亦趁机开展袭扰。上滋洋据点之敌见援兵中伏,即燃着事先准备好的照明柴,引敌大队进入据点。我位于据点东南高地上的民兵借敌火光照明,从侧面向敌射击。敌大队中不断高喊:“集合!快走……”先头一部带大车窜入上滋洋据点,中间一部被民兵缠打,至张家庄村南又中雷1颗,最终窜入南城寨据点,后尾一部见势不妙,掉头回返段庄据点,上碑小队又尾随扭击2里多路。

战斗约3小时后结束,敌伪共伤亡30余人,我民兵缴大车2辆、牲口2头、手枪1支、地图1份及菜米盐等补给品一部。(待续)

猜你喜欢

伪军民兵日军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发展及走向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
日军密码四次落入美军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