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育力理念深入人心
2022-03-25倪晨
倪晨
2021年9月1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参与趣味运动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低于国际社会通常认为的1.5的生育率警戒线,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另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本世纪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越来越多的育龄人口,尤其是高龄妇女面临生育力下降的风险。
2017年11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生育力领域的专业委员会。
生育力保存需多学科交叉协作,与生殖医学、男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医学以及生物工程科学均息息相关,中医中药在该领域亦有突出表现。
生育力保存能为人民带来怎样的福音?未来在保存和提高民族生育力方面,还有多少发挥空间?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文近日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
李文
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不孕不育率却在攀升,这是造成人口出生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去政策、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仅仅观察生育能力,会发现其实眼下我们社会的育龄人群面临非常多的生理性困难,这些困难对生殖医学的同行们提出了挑战。国家已经高度关注这一现象,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里,生殖健康已经被列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
高龄生育对生殖医学提出更高要求,也对围产医学出了很多难题。
首先高龄产妇需要进行规律、全面的产前诊断和产前检查,除了常规的一般性产检,还应重点关注一些问题。35岁以上孕妇都建议做羊水穿刺,因为生殖细胞质量的下降,胚胎质量会受影响,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会增加。
临床技术上,在辅助生殖作用的过程中,要尽量少地干预病人的功能,在胚胎植入前必须精准筛选优质胚胎,减少出生缺陷,减少流产率。对于高龄人群,应联合其他科室对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血管功能、甲状腺功能、乙肝感染、孢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等,综合提供处理方案和指导意见。
2021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女性生育力保存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包括“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适应征”和“生育力保存技术和方法”两部分内容。
对女性来说,卵巢功能是女性生育功能的灵魂。所有对生育力造成影响的疾病,一般都是损害卵巢功能的疾病,具体分成为两类:一类是生殖系统本身的疾病;一类是全身性疾病和相关治疗手段带来的卵巢损伤。
生殖系统本身的疾病,包括原发性卵巢功能下降及可能造成卵巢功能损害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炎症、病毒性炎症如腮腺炎。还有一些是治疗性的手术带来的创伤,如年轻的宫颈癌患者,就需要医生有意识地进行生育力保护。
第二大类就是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尤其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药物对生育力造成损伤。很多恶性肿瘤的特点是要进行长时间或大剂量化疗,有些是化放疗同时进行,如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等。现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也有年轻化的趋势,对年轻人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关注他们的生育力受损情况并提前干预。
这两类病人都需要不同领域的医疗服务,需要专科医生和生殖医生一起来关心生育力的长期规划,在疾病确诊或治疗之前,制定综合的方案。
全世界都越来越重视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生育力保存。国际和国内的肿瘤治疗指南和肿瘤治疗手术方式都在不断完善和修订,以前想象不到的事情不断发生,比如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时可以不切子宫,还能给女性保留生育功能。
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我们也有一些新发现,比如对卵子和胚胎的培养条件的优化,干细胞技术对卵巢功能的改善。原本认为卵子不能再生,新的研究发现卵巢里面其实存在一些生殖干细胞,这让我们看到了曙光——这部分生殖干细胞,如果在体外再生成卵母细胞的话,那么高龄患者就更有希望生出健康的孩子。我们还研发了体外卵泡发育体系,即通过一个人工卵巢,让卵泡在体外成长为一个有功能的卵母细胞,然后进行辅助生殖和助孕。比如经过治疗的肿瘤病人,担心肿瘤转移到卵巢影响生育,通过这项技术就可能实现健康生育。
通过干细胞改善卵巢功能的技术目前已经完成国家备案,这项技术相关工作现在还在进行中。
关于女性的生育力保存:一是卵子冷冻;二是受精胚胎的冷冻;三是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
相对而言,男性的生育力保存更简单直接,即精子保存。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的精子库,一般一个省/直辖市都有1-2家精子库,如果不是辅助生殖的过程中临时保存,一般我们都建议在精子库进行长期保存。
针对男性生育力保存还有一些实验性的工作,比如青春期以前的小男孩不能保存精子,但可以把睾丸组织保留下来,这方面目前尚未进入到临床阶段,但我相信未来可以做到。
福建省婦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护士在引导一位通过手机预约产检的孕妇就医(宋为伟/ 摄)
女性完全没有卵母细胞和男性无精是最难的。还有一种是卵母细胞形成障碍,比如不受精,受精了以后不分裂。另外就是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即从医学的角度目前无法解释。除此之外的问题,眼下都可以通过医学手段找到解决方案。
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要做大量工作。
第一个是增强专科医生的意识。很多专科医生对生育力和他们本专科疾病治疗的关系,没有做好平衡,天平始终还是偏向专科治疗上。2021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专业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女性生育力保存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包括“女性生育力保存的适应征”和“生育力保存技术和方法”两部分内容,为临床常见的适合生育力保存的疾病提供诊疗路径,为生育力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践指南,从而规范临床诊疗,推动我国生育力保存工作有序发展。专科医生要把这部分内容领会透彻,贯穿到日常治疗工作中。
第二个是增强普通人的意识。要让人们了解生殖系统相关疾病以及如何保护,科普工作目前还很不到位。要让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育龄人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把握好合适的婚育时间,甚至提前评估自己的生育力。评估从技术上很简单,去生殖中心通过B超和验血就可以完成,但需要大家都有自我保护生育力的意识。
我们将建设一个权威的网络平台,还要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布局生育力保存规范化保存的基地,培训医生、推广规范化技术,与周边的医院进行交流和病人输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继续进行生育力科普的巡讲,帮助大众提高生育力保护意识,同时联合其他学科的学术团体,推动生育力保存理念在医生群体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