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智能手段提升执法司法水平

2022-03-25俞迪淼姜海涛

群众 2022年2期
关键词:政法无锡市无锡

俞迪淼 姜海涛

改革创新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是落实执法司法责任的强劲动力。近年来,无锡市政法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目标导向,运用智能手段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研发运用的“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在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司法链应用试点”评比中获奖,“物联网+执行”无锡模式获评2021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无锡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获评2020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案例;无锡市公安局智慧法制“1+8”系统在全省科技强警评比中获得基层技术革新奖;无锡市司法局连续两届主办中国·无锡“智慧法务”发展大会,在全国率先打造“法律云”,成立全国首个智慧法务研究中心。

执法办案与科技应用融合,实现执法办案理念“智慧”。政法工作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智能化的支撑。主动拥抱信息化新技术、推进执法办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打造执法规范化建设“升级版”、实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新期待的必由之路。无锡市政法机关在推进执法办案智能化建设中,坚持理念先行,高位统筹推动,系统融合共享,让执法办案更“智慧”。一是树立智慧应用理念。为让执法办案更高效,政法系统依托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资源优势,利用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浪潮集团等高科技企业,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政法领域改革深度融合。法院系统实施电子卷宗系统智能化改造,实现OCR自动识别、文书制作“左看右写”、文书智能纠错、电子签章、文书智能生成、关联案件查询等功能;首创以信息化深度应用、社会化服务购买为基本运作方式的手机短信电子送达模式,探索出一条破解“送达难”的新途径,目前电子送达方式在全省法院推广。二是树立智慧服务理念。为让服务群众更便捷,市委政法委全面整合各类政法信息数据资源,2021年6月研发上线“灵锡政法公共服务平台”,推出公安、检务、法务、司法等“四大模块”共计100余项政法公共服务项目功能。通过线上服务平台,广泛听取民生民意,接受群众监督,让刑事司法、行政执法更加公正规范、公开透明。平台运行以来,累计服务群众18.16万人次。三是树立智慧治理理念。为让社会治理更智能,于2021年9月初投运启用全省首个基于城市数字底座——无锡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无锡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市应急指挥中心同时揭牌。以智治为支撑,将“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警务”“智慧法务”等纳入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建设,实现“一屏展示、一网统管、一键指挥”。

执法办案与大数据平台融合,实现执法办案数据“智享”。执法办案要做到精准高效,信息共享至关重要。近年来,无锡政法机关大力加强政法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健全数据资源,加强数据采集,汇聚整合社会数据,构建大数据安全监测和联动响应体系,推动执法办案数据“智享”。一是政法单位协同联动。建成公、检、法、司刑事案件网上协同办案平台,2021年移送案件7982件,裁判文书网上流转8996份,网上办案协同率达100%。市法院还与公安局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发在线查控及实时监控系統,建立公安和法院双向数据共享合作新模式。二是建立“三色”预警体系。市检察院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定制化”精准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将“四大检察”业务特点及质量、效率和效果三个层次指标进行分类,通过“红黄蓝”三色预警,形象展示数据动态变化,为各项业务数据指标提升优化提供有力抓手。三是研发智慧法制系统。市公安局以全市智慧法制综合管理平台为核心,汇聚智慧笔录、智慧案卷、智慧办案中心等8个智慧子系统,对接系统平台24个、数据查询接口69个、操作接口48个,汇聚各类执法数据2.22亿条,建成全市统一的执法数据库,这成为全省首创、全国一流的公安智慧系统平台。

执法办案与物联网技术融合,实现执法办案流程“智管”。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物联网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技术氛围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已在智能传感器、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5G、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政法领域,物联网技术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无锡政法机关创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执法办案流程“智管”。一是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市法院联合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研发物联网查封财产监管系统、物联网电子封条和物联网称重系统,实现对被执行财产的“智”监管、“活”查封和“快”处置。无锡市某铜业有限公司2020年因担保涉案近8个亿,被7家金融机构同时起诉,市法院及时运用物联网查封财产监管系统,对该企业进行整体动态监管,使该企业整体资产拍卖价达1.6亿元,溢价4000万元。市检察院率先在全国运用AI研发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运用“物联网+无人机”技术,实现远程取证指挥,切实解决水污染公益诉讼线索发现难问题。二是实行案款发放智能化驱动。市法院研发运用“流程节点短信签名系统”,排除审批环节冒用、混用账号的风险隐患;研发运用“区块链案款管理系统”,将申请人账户信息、执行款到账信息、执行款发放审批信息等数据全程上链,全市法院上链信息3.4万条,确保了执行款管理实现“快发快兑现”与“可靠可追溯”的有机统一。三是实现矫正工作智能管理。市司法局在全省率先探索试点“智慧矫正”工作,建成“智能管、精准矫、云端学、链上考”社区矫正信息化全链条系统平台,实现对全市30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管理。

执法办案与绩效评价融合,实现执法办案质效“智评”。为不断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推动执法办案水平实现新提升,无锡政法机关立足工作实际,依托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研发业绩管理考核系统,努力实现执法办案质效“智评”。一是健全司法公开平台。市法院建立完善上网裁判文书质量管控机制,全面推广应用裁判文书自动纠错软件,开展上网文书质量评查活动;坚持“以直播为原则、不直播为例外”,开展“万案庭审直播活动”,在全省成为庭审直播常态化排头兵,无锡市中院、江阴和宜兴法院被最高院评为优秀直播法院。二是完善绩效评价机制。锡山区检察院依托信息化、大数据资源,自主研发符合基层实际、便于操作、系统完善的“司法业绩管理评价综合系统”,在系统中嵌入权力运行监控、风险评估等模块,提升司法业绩管理能级,切实让办案业绩“凭数据说话”。三是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全市公安机关运用智慧法制系统开展日常巡查,一键调阅警情视频、案件卷宗、财物信息,筛选、考评、反馈、督办全程智能化线上运作,系统建成以来,共巡查重点案件2.2万起、重点警情5.3万起,极大提高了巡查行动的效率和质态。

(作者单位:中共无锡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苏胜利

猜你喜欢

政法无锡市无锡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办实事解难题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质效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政法科技创新支撑社会治理 赋能平安中国建设——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在京揭牌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扎实开展教育整顿,打造过硬政法铁军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无锡市
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