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自贸试验区 勇当改革开放“引领者”
2022-03-25崔健
崔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发挥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苏自贸试验区要自觉担负为全国探路使命,在深耕“试验田”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引领者”。
江苏改革开放再创新优势需要“四个引领”
江苏自贸试验区要牢牢把握改革这个第一动力,全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结合国家赋予的自贸试验区定位,“引领”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制度创新引领”。自贸试验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形成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体制机制。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亟需加强集成创新,提升改革开放的整体性协同性。自贸试验区基础条件好、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监管水平高,完全有条件在全方位改革方面发挥先行者、探路者的作用。
二是“高水平开放引领”。国际形势越复杂严峻,越需要对标高水平国际规则,持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越需要深化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越需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更大力度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改革开放新路径、积累风险防控新经验。
三是“全域协同发展引领”。改革开放最终要实现全域整体水平提高,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江苏已批复57家联动创新区,同时各类经开区、高新区、保税区等开放载体数量多、发展水平高。自贸试验区要加强与这些平台的联动,通过改革联动带动更大范围的改革创新,实现全省全域改革开放的协同发展。
四是“服务国家大局引领”。服务国家战略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根本原则。在江苏,“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三大战略叠加。主动服务、有效对接国家战略,把自贸试验区建成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使命担当。
深耕“试验田”基础上自觉担当“引领者”
获批设立2年多来,江苏自贸试验区大胆探索,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紧扣“两区”定位,开展首创性、集成化探索。围绕中央赋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定位,江苏自贸试验区开展集成化、深层次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试点,以制度创新为产业发展“松绑”。截至目前,先后总结形成15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全省首创45项,全省首创42项,8项在全国面上复制推广,4项在国家部委完成备案,72项经验案例在省内复制推广。
聚焦制度创新,探索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江苏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全力优化外资企业招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率先在全国探索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模式,获批开展铜精矿“保税混矿”。在全省率先落地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首创金融租赁“智能租后管理平台”,发行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双创债。与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建金融科技创新中心、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区域股权市场区块链监管试点在全国率先与证监会连通,“基于区块链的辅助风控产品”入选国家第二批“沙盒”监管试点。
结合各地特色,探索区域性、差别化措施。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依托各自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基本实现了自身功能定位。南京片区紧扣“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的双重定位,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现代金融等高端产业发展需求,优化创新生态,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已实施完成95%的省级改革任务,形成70项制度创新成果。苏州片区做好中新开放合作的文章,先后落地“一带一路”国际公路运输新方式、探索“智能核销”监管制度改革等,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超过100项,4项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最佳”,25项在全省示范推广。连云港片区紧扣建设高品质开放门户要求,组建“一带一路”“中华药港”等11个专题工作组,优化港口功能布局。依托石化产业延伸布局油气贸易产业,已吸引近百家油品贸易类企业进驻。江苏自贸试验区以占全省1‰的国土面积,贡献了5.6%的新设立企业数、9.7%的实际使用外资、12.7%的进出口额。
站在新定位上解放思想当好“引领者”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0次会议要求更大力度、更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为江苏自贸试验区当好“引领者”指引了方向。
紧扣江苏产业转型、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当好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的引领者。继续深化、做实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推动不同改革任务、环节的协同,放大改革综合效应。开展科技体制创新,推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级科研中心等科研载体建设,聚焦关键技术开展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创新更好赋能产业发展。加大金融、专业服务等与产业发展相关领域制度的先行先试,加快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加快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
对标国际更高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当好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引领者。对标RCEP、CPTPP等,积极落实竞争中性政策,构建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在法律上平起平坐的公平竞争机制。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提高投资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各环节的科学性、透明度。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的跨境交付、人才流动等开放模式,并引导外资以建链、强链、补链的形式投向新兴服务业。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推行综合监管、联合执法,进一步增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
瞄准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当好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引领者。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努力构建公平、规范、高效的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化用地、用能等制度改革,实施以能耗强度为核心、能源消费总量保持适度弹性的用能控制制度等。高标准实施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深化与国际相关领域的司法合作,构建科学的、被国际社会认可的诉讼制度等,建设国际化法治环境。
全力打造“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当好全域高水平開放的引领者。一方面,推动自贸试验区不同片区之间、联动创新区之间及与其他区域板块实现联动发展,让更多有带动能力的企业和优质项目享受自贸区政策红利。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在谋划发展中,必须从全域角度进一步优化布局试验区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关联动创新区的定位与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重点任务有交叉的区域,也可以纳入率先改革中同步考虑,实现改革效益的最大化。
把握战略叠加优势,当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引领者。“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在江苏叠加,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要自觉放在国家战略背景下谋划,放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下理解。江苏自贸试验区要依托这些战略打造大平台、大项目,探索区域间的一体化合作,优化协同、深化交流合作,助力国家战略的推进。□
(作者系江苏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责任编辑:陈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