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分析
2022-03-24由爽
●由 爽
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是高校为了保障科研事业能够稳定安全完整发展,有效降低各种风险,而建立的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控制体系。但现阶段,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管理方法滞后,各部门过于独立,内部控制仍然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管理系统。因此,需要深入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管理体系。
一、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科研经费的总体投入资金数目是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内容。国家为了确保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制定了有关控制科研经费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可由于一些高校科研经济内部存在总体控制体系不够健全,无法掌握控制的重点和难点,责任不能落实到个人,监管执行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漏洞,进而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总体运行。故而,需要首先分析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了解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可以改进的措施。
(一)欠缺监管体制
首先,在内部监管中,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内部监督需要对学校总体科研经费进行控制,并设定框架,及时跟踪和检测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效性。在科研经费流转中,一些高校内部财务部门只过多重视结果,对项目之前需要投资的成本预算不足。除此以外,科研管理部门只是过多重视可能成功的项目,而忽视了对项目后期的总体跟踪工作,只由审计处进行,这致使经费无法获得全面跟踪。其次,我国有关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目前所实行的体制中,并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管和控制措施,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时,导致操作性较低,无法有效进行监督和追踪。
(二)流程设计不足
大多数科研活动都存在不确定性,尽管科研报告做的好,可在实际操作中都会出现一定数值偏差。因此,在预算控制过程中会出现预算调整环节,也是基于这一点做出的考虑,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一些有关完善预算控制的政策,对完善预算控制做出了相关规定与调整,政策中赋予了工作人员更多的权利,也使工作人员存在更高的自主性,以此来应付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1]除此以外,这些政策对课题的总体经费和结余资金做出了明确规定与标准,允许相关课题单位能够将结余资金运用于后续的工作中,这使高校科研经费的支出更加严格。
(三)结构不合理
科研经费的管理内容主要包含科技、资产、财务等各个方面,涉及到科研管理、资产管理、采购、财务及审计等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各种物资的购置及设备的维护等,尽可能满足教学及科研的需求,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项目计划并以此为依据推进各项工作,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及推广,应用管理经费及相关设备,搜集、整理并保存相关情报资料,同时与财务部门一同负责相关经费的审核,而科技处或社科处负责项目申报及合同签订,审计处则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对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独立监察,其目的是提高教育基金使用效益。即使各部门都有着明确的责任,但就目前而言,各个部门依旧相对独立,采用直线职能制,实行垂直管理,只按照各自专业进行统筹协调。但这种管理存在不足,例如,技术管理处只对项目技术进行统一协调,争取项目管理费,只关注项目申请,并不关注于科研经费的使用,但财务部门则是按照科技管理处所提供的项目进行经费核算工作,并不参与项目研究,不熟悉内容,这导致各部门职能过于独立,甚至出现项目与科研经费相脱节的现象。
(四)职责不明确
各管理部门虽然相互独立,但工作内容仍旧存在重叠现象,这导致管理中责任难以划分,甚至形成责任真空的不良现象。若遇到问题则会相互推诿,甚至会逃避个人责任,部门监管不足,缺乏责任机制,不能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也无法对相关工作人员问责。除此以外,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有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高,部门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协调工作,相互之间没有牵制,这导致经费管理与项目研究严重脱离,为科研活动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目标
近几年,国家正在不断增加科研的基本投入,高校是科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研经费随着国家的投入而不断增长,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需要设定控制目标,确保整体科研管控能够随着目标而进行,并构建基本的框架体系。
(一)保证经费合规
高校科研经费总体控制目的是使科研经费能够合法合规,强调经费管理需要认真贯彻与落实国家所推出的现行法律法规,确立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控制标准,并且随时接受部门的审计、检查与监督工作,杜绝在执行过程中产生执行力不足或者违规违纪的现象。
(二)关注科研效率
高校的科研经费总体上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主要依托于高校科研经费的受托责任,这决定了科研的整体效果以及自身所需要承担的内容,首先要实现社会效益,进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目的,高校需要根据学研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及时了解我国社会所需求的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使科研服务的对象能够获得其利益主体的基本认可。
(三)防范舞弊违纪
高校科研经费总体内部控制主要是保护经费资产的安全,以此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这也是内部控制并保证资产的第一道防线。通过经费内部控制,确保业务流程规范,分解所需要承办的环节,并及时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在进行高校科研财务运行过程中,实行全程监督,随时检查,也要建立审批制度,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将所收集的信息公开化,用制度规范流程,约束工作人员,这不仅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精细化的总体需求,也是能预防舞弊并减少腐败的根本途径。[2]
三、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措施
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最基本的职能之一,这不仅能促进学校的总体建设,也能提高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科研事业的重要因素,确保科研经费管理能够合理、科学、规范是高校科研工作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加强总体内部财务控制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因此,需要以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为出发点,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针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体制并不完善这一问题,高等院校需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结合科研经费总体来源以及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明确各种不同类型经费的管理模式以及基本要求,建设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对纵向与横向的经费管理实施区分。纵向科研经费需要严格按照我国所设立的法律法规,横向经费则需要考虑学校发展以及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总体需求。通过对不同性质课题经费区分,确定使用原则以及使用范围和方法等,使管理能够专业化,让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人员能够依法办事,以此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操作性。[3]
(二)全面落实责任制度
近年来,我国财政部与科技研发部门下发了有关调整国家科研计划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指出,课题的承担单位是项目经费的主要责任体,负责使用与管理工作。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定管理制度,运用更加有效的措施保证科研顺利进行,并以此支撑财务和行政管理工作。高等院校需要构建管理运行制度,例如,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并使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科研、审计、监督等各个部门职责和范围,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让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从而确保经费的使用权、监督权能更加合理,也能使监督过程更加透明[4]。
(三)进行预算成本控制
科研项目预算控制需要由总体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共同参与。项目总体负责人需要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角度明确经费所需要的信息财务,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从财务管理角度进行分析,而科研相关工作人员则需要分析管理政策,从法律法规角度进行经费控制。三个部门要加强沟通促进合作,以此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的合理性、科学性。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有支出,包括金额、比例等都需要按照预算数据进行,项目相关负责人不能随意进行调整,也不能随意扩大科研经费的总体开支。例如,在执行项目中,如果因科研所需要进行预算调整,则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与此同时,也需要建立预算控制管理机制,按照科研项目进行总体预算工作,对支出限定金额,如果超支则无法继续使用,确保经费能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支出。
(四)完善监督考核系统
在高校科研经费监督体系中,要逐步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以此预防并及时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首先,审计部门以及高校内部的监察部门必须要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不定期检查,对重大科研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加强管理力度,确保科研经费能更加合理地使用。其次,高等院校必须要积极聘请外部事务所进行审计工作,充分运用第三方机构,建立更加严格的审计环节,提高审计经验,及时发现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质量。最后,需要通过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以及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构建更加有效的考核机制,高效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以及管理水平。[5]对经费使用效益较高的科研项目,学校需要给予表扬,并在日后的申报中优先考虑其资格。对审计中出现的违规操作要严肃、认真、公开、公正的处理,并认真总结,提出改进意见,追究项目负责人的基本责任,严格惩处并进行通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工作当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甚至社会的总体科技发展,高校必须加强对经费管理的重视,认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经费能够规范使用,逐步完善管理体制,有效运用绩效考核等手段,以此推动高等院校科研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