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运用
2022-03-24景辉
●景 辉
随着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的总数和类型正在不断增加。在这一情况下,重视和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地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运用资产系统清单和规范的资产管理程序,引入高端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办法,以此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运用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信息化运用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配置的合理
如果在事业单位内部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够高效管控全部的固定资产,还可以有效地整合有关资产的储蓄量、运用度和闲置性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优化整体工作程序,节约大量时间和资金,规避某些个人使用信息未知的固定资产,并按照信息和电脑处理出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资源划分。
(二)有助于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监督和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可以合理降低成本、管控成本,让其保持稳定的价值。还可以加强财务督查管理,规避潜藏风险。通过更详细地了解掌握资产情况,事业单位可以减少决策方面的盲目性,并提高其管理工作的性能和效率。
(三)有助于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合理降低浪费
一旦管理方法和举措开始运用信息化,就意味着实现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公开性,可以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督查管理部门更为全面地掌握和分析固定资产的状况和趋势,以便对其能够及时开展调整,保障最大限度地运用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的浪费。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运用的现状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为达到国有资产运用到公开性这一目的,提高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加大了管理事业单位内部对固定资产评测、资产使用记录、资产清单和资产统计报表的工作力度。同时,让在资产分配、资产运用和资产处理这几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可是,在实际运营的时候,还是体现出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划分体系不健全。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常规资产的“进入”控制不严格,并且分配重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储备量不明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不充分,致使国有资源过度浪费,运用效率低下。资产清单系统的建设还不健全,对固定资产清单也还没有深层的了解。在资产检查工作中,存在效率低,总资产虚假等问题。结果,资产清单的工作只是形式上的,不能构成长期的管理体制。有些事业单位内部管控制度和资产管理也不到位,没有办法高效地指导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管控活动。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上的不健全,这主要展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资产储蓄量不明确。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对新的资产没有及时记录,一些处理了的资产也没有及时记录。缺少及时处理资产变化的操作,增大了资产盘点的阻碍,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第二,资产存货不到位。一些事业单位对资产存货缺少深层的了解,存在账目和实际情况不一致现象。这类事业单位还没有构成定期自我检查和特殊财务检查的长期性的体制。第三,产权登记不完整。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对产权登记工作的管控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物资,这让事业单位内部在开展划分工作的时候变得非常难以展开。
(三)固定资产信息化构建不到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构建是非常重要的管控办法,在日常运用中,主要表现出了以下不足:首先,体系中信息注册不够标准。在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信息系统不吸收新资产,固定资产卡记录项目不明确、不健全,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内部整个信息系统的管控效率。其次,系统质量不高。很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根据其真实开展的状况进行流动性的资产管理。对资产储蓄量的核查、资产的合理划分与非税收入的收集与管理之间没有有效的联系,这些都反映出了事业单位对资产信息管理质量低下的问题。最后,就是安全问题。一些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工作,对系统没有使用内部网络铺设的改革设备,而是利用外部网络对其进行规划和运用,让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三、组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系统
有必要引进高端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和技术,为事业单位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人设置子系统
该系统完全覆盖了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户籍、工作时长、岗位等,并设计了用户密码、登录信息记录、信息修改及记录等分支系统。使其完全变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体系中的前提条件。
(二)权限管理子系统
落实开展对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用户权限和角色的管理,让内部员工可以在系统设置的权限范围内开展各类操作和使用。
(三)系统管理子系统
它主要管控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的运转情况、日志管控和缓存清除,并全面剖析系统内的管理功能、情况和对异常现象处理工作。
(四)资产管理子系统
为了达到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和流动化管理的目的,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种类和下属部门的资产开展划分、统计和管控,并对资产信息开展添加、检找、删除、更改、整理和剖析。
(五)业务管理子系统
合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数据信息库,可以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租借、返还、处理和维护等进行记载、检找和剖析,从而为固定资产更新时提供有用的信息基础和参考依据。
(六)报告管理子系统
融合事业单位内部进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内容和特征,有必要运用信息系统自动产出固定资产维护报告和处理报告,计算固定资产的处理和维护成本,并对固定资产进行经济解析。让其变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维护的基础,并提供信息支持以合理减少事业单位的经营成本。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信息化运用的实践解析
(一)增强固定资产基础监察工作
要不断强化对事业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的监察工作。针对有些事业单位储备量不清,功能不清的问题,应采取调查管理的办法,巩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检查账户、卡与固定资产之间的冲突及问题,并对其进行处理。结合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抽查,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处于流动性的管理情况之下,确保账户、卡号和真实性得到保证。
(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首先,健全资产配置和检查制度。运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全方位地检查固定资产储蓄量,构建固定资产划分规范,更高效地促进固定资产的划分工作,巩固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其次,健全违规机制资产管理办法及使用和处置人员。经过改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资产检查、内部管控和信息系统的运转质量与效率进行绩效评价,并对其开展整体性的评价和定量评分。为了和谐、有效地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应当对资产管理良好的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资产管理不良的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全面贯彻违法追究责任体制,查处违规的资产管理人、使用者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对有关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全面整改,以此推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构建工作。最后,健全资产联动监督制度。要经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模式、预算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内各模式,推动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和连接,为资产联动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增强对设施的联动督查工作,让固定资产具备风险预测机制,运用分级和横向的共同协作,提高对固定资产督查工作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三)增强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构建
要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构建工作,激励事业单位内部人员主动去学习资产管理信息化的技术,了解资产管理信息化的高端技术和办法,充分理解和把握固定资产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实现更为有效地固定资产的信息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决策人员还应当提高自身对信息化管理观念,高度注重对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资金投放,其中主要包含:固定资产投资,人力资源投资和基础资源投资等。清晰化资产管理在各部门中职责、风险和内部管控标准,应改变因为以前传统的人工操作而发生的低效率管控的现象,全面地运用起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真正达到有效且自动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并不停向先进化、专业化的方向转变。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增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控,需要有机融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自身管控,不停优化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的整体水准,改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传统认识,构建和建设信息化管理体系。要全面优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模块化设置,增强对其规范性与合理性,让其能进行和谐有序的管控工作,不断促进固定资产流动性并对其开展实时监控,以此保证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价值能够一直维持增值的状态,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事业单位资产的利用效率和使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