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价值及其管理*

2022-03-24王云庆

档案与建设 2022年8期
关键词:遗产地文化遗产价值

陈 祥 王云庆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农业自古以来便是立国之本。古代先民依靠代代相传的农作智慧,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但是伴随近代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正逐渐落后于第二、第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正在逐年缩减。为积极引导世界各国珍视传统农业,保护原生资源,延续各个地区具有特色的古老农作系统和景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计划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全球环境基金等组织的大力推广。截至2022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共计65项,随着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和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于2022年5月被认定,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1]但是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至今仍然缺乏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从档案学的视角对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初步探索,梳理其特点以及价值,以期为农业文化遗产后期保护与开发利用贡献力量。

1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内涵

农业文化遗产是以农业环境为载体,以农作系统、乡俗民风和农业工程为具体表象的综合性遗产,它不仅是古代先民与自然长期共生共荣的产物,更是古代先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原生“史料”。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记录了农耕区的悠久历史和原生基因,是研究区域农业生产与社会发展的珍贵记录。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内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笔者拟从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范围着手,对此类档案的概念内涵进行初步探析。首先,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应包括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农事和农俗等的各种记录。如金石铭刻、农器图谱和官修编撰的农业档案等。其次,有关各遗产地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等的实物、声像和文字材料记载了遗产地的发展变迁,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还应包括申报材料、获批相关证书、遗产地保护规划、遗产地生态系统的物种资源记录等。

综上所述,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应是一切与农业文化遗产有关的、具有传承和史料价值的原始记录,包括历史时期遗产地开发建设过程中以及近年来对农业文化遗产进行前期摸排、中期申报、后期保护开发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2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与价值

2.1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

(1)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濒危性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依附于各个遗产地,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劳动人民息息相关,然而,目前不少遗产地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逐渐减少,农村居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延续,使得这类档案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此外,学术界关注度不够、档案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也使得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保护、开发利用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部分珍贵且不可复原的档案由于操作不当被忽视或损毁,难以修复甚至遗失,呈现出濒危态势。

(2)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载体多样性

一些遗产地的劳动人民维持农业生产近千年之久,数代人耕耘于同一块土地,这种长期与自然环境共荣共存的传承特性,使得他们成为最直接的口述档案来源,这些的口述档案以及寻访人员在调研过程中形成的摸排档案,以纸质与声像相结合的方式存在,使得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载体更加丰富多样。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档案部门的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善和升级,与以纸质材料进行书写、保存和归档不同,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越来越多地采用电子化的方式来处理和保存,载体形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3)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来源分散性

农业文化遗产依附于农民、农村和农业,是一种带有乡野气息的民间文化遗产,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基本来源于民间,形成主体广泛且分散,收集难度较大。此外,蕴含着丰富农耕智慧和传统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的重要支撑材料,但同样具有来源分散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来源于农业遗产地,“多年来的保护不足使得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已经下落不明,档案损毁、流失现象十分严重”[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收集的困难性。

(4)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内容丰富性

农业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的劳动智慧、民族文化以及文明成果。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我国农业繁荣发展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以中原文化发祥地黄河流域为例,广阔的黄河流域孕育了诸多的农业文化遗产,如“旱作梯田系统、农牧复合系统、沟垄耕作系统、旱地节水保墒技术体系、间套轮作农耕技术体系和特殊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3]此外,遗产地的风俗信仰、特色产品、传统村落庙宇、地域美食等都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丰富、原生、包容的多元民族文化面貌,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内容呈现极为丰富的特点。

2.2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除了档案本身具有的参考和凭证价值外,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还包含如下价值:

(1)科研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内容涵盖了农学、生态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展现了多学科交叉的属性。在研究诸如传统手工艺、救荒本草、农学技术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方面,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提供了长时段的重要信息来源,是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知识载体,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值得深入探索。如研究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中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变化情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口村落的历史变迁,对于后续遗产地的“养护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科研价值,需要在后续的整理和利用中加以探索,并通过相关科学研究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价值,服务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实现古为今用。

(2)教育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它是一种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系统性活态遗产,其中的教育价值在当今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意义。此外,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中的农耕技术和乡风民俗等可以为课堂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学生了解传统农业文化,学习耕育体验,增强生态环保理念。

(3)战略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是古代先民劳动智慧的结晶,其独特的自然特性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契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记录了遗产地近千年的传统动植物资源,是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库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良种繁育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记录了遗产地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农业生产中团结、互助和共荣的场景,书写着遗产地各民族安定团结的篇章,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统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史料。

(4)经济价值

独特的农业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遗产地提供了潜在的文旅资源,记录遗产地风貌的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通过对农业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向人们展示遗产地生活群体的精神面貌,有利于促进遗产地农耕文化传播和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另一方面,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能够切实提高遗产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反过来亦能加强其对于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管理

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具备科研、教育、战略、经济等价值,但存在着来源分散,收集困难等问题,不利于后续的开发与利用,其价值难以有效发挥。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

3.1 积极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摸排,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系

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应及时准确地上报关于本地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及时更新遗产地相关信息与状态。其次,应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各省市具有潜在价值的农业文化遗产以及传统农业耕作保护地四个等级,逐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最后,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为重点区域,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工作,在全面评价其濒危性与保护紧迫性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管理流程,从而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助力。

3.2 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加速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

伴随着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开展,大量的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不断产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借助数字技术,构建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能够为档案的收集、存储、统计、检索、保护等提供便利和支持。前期需要实现电子文件的有序录入和纸质档案的数字化上传,后期需要对数据不断完善和更新,促进资源整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应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指派专业人员对数据库的稳定性和流畅性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升级。

3.3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增强档案社会影响力

档案事业服务于社会,应加强对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开发利用,合理利用档案馆、生态博物馆和非遗保护中心的陈列室、展示厅等进行宣传展示,扩大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类型的档案,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征集和保护中来。档案馆可牵头制作以农业文化遗产档案为主题的微视频,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现各个遗产地的样貌及背后的故事;利用各大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加以推广,以流量赋能,扩大这类特色档案的社会影响力。

3.4 加强多元主体合作,建立健全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规范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类集农学、历史学、生态学、民俗学和建筑学等多学科特性的综合性遗产,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来源分散等问题。考虑到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特殊性,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工作规范制定需要联合遗产地的档案馆、民俗馆和非遗中心等多个部门,结合农业文化遗产档案工作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编制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为农业文化遗产档案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开发等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遗产地文化遗产价值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