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高地怎样“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2022-03-24姚海燕
姚海燕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目前,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发布,这也标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式进入新阶段,即从传统中的理论审视直接转入实践阶段,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如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完全是大有可为的,必须结合理论展开实践,强调有效探索与并争取取得利好教育成果[1]。
1 我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工作开展的基本思路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其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工作面临历史转折点,所以深入贯彻新课改教育精神、履行新职业教育体制成为关键。我国职业教育必须认真把握当前政策红利,转变工作重心、争取提高职业教育整体质量、最大限度激发职业院校学生潜能优势、凸显其个人价值。为此,该文提出了当下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工作的基本开展思路,具体包括以下3点。
1.1 建立思政育人机制、赋能激发学生潜质
2020 年,我国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理想信念教育,追求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最终构建职业教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发展体系[2]。这一段话的核心本质还在于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教育精神,甚至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在如此背景下,建立思政育人机制通过全新视角颠覆传统职教观念,保证赋能成长内驱力驱动学生发展,激发潜质。其中转变学生认知模式是关键,要将每一名学生都视为可塑之才。再者就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开发更多学生所喜爱的专业、文化课程资源,例如:能够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思政课程,可引导学生全面投入主动学习模式中,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多元化职业价值观[3]。
1.2 创新构建教育机制、打破传统职教壁垒
在职业院校中,创新构建教育机制是根本,要打破传统职教壁垒,完善职教教育制度。首先,就要设计一套公平合理的教育选择机制,鼓励更多不同的人才选拔方式出现并付诸实践,赋予学生更多参与教育的机会。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中完善自我,这是他们应该享有的同等发展权利。其次,还要设计一套当前新型职教与普通职教的融合机制,它希望消除传统职教壁垒,建立结合学情可实现合理流转职教通道,实现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与相互借鉴,即从普通职业教育到新型职业教育转化无缝连接,这对于当前职教发展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工作也是有好处的[4]。
1.3 激发学生潜能优势、活跃教育思维内涵
新职教行动规划的目的在于助力中国制造2025,所以激发职教学生潜能优势,活跃教育思维内涵便成为关键。在教育方面,建立适合于学生的程序性技术类知识技能体系是关键,其希望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潜能优势,注重三教改革发展,建立职业教育学院内部良好的产教融合机制,并鼓励对外校企合作,这些都为学生潜能优势激发、未来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平台条件。而一系列的职业体验、仿真模拟、实践顶岗操作教学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体验,为学生未来成为全能型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总体看来,目前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思想“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还是卓有成效的,各地职业院校都希望把握这一政策红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大胆实践过程中寻找到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方法方式,希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取得更大成就[5]。
2 某S 职业教育专科学院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路径分析
某S职业教育专科学院在目前正在主动完善自身招生计划与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希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建设水平,统筹构建智能化教学与管理平台,优化教育决策。这些工作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确保S学院本身做到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提质培优,培养优秀专业人才,为社会企业输送新鲜血液。该文简单探讨了S职业教育专科学院在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方面的几点做法。
2.1 推进“三教”改革发展,提升育人质量
S 学院目前特别注重教师、教材与教法“三教”改革发展,这也是学院提质培优的基本关键,希望借此机会在育人过程中增值赋能,基本明确教学主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三大教学要素内容,直观促进育人质量提升。
教师改革方面,S学院希望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首先,将学校教师专门送往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企业机构以及其他高等院校中进行深造学习,且有计划地聘请经验丰富的高校教授以及企业专业人才来校指导,确保在校园中就能把握专业行业动态,明确未来育人方向。其次,大力从企业中引入技术骨干,通过他们来引领学校教育方向,建立专业带头机制,培养学生人才。最后,通过参加比赛形式以赛促教,同时提升学生与教师职业技能,目前S 学院已经成立了专业竞赛战略研究室、培训师、企业大师工作室等,全面弘扬竞赛精神与工匠精神,同时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学生人才。
教材改革方面,S院校专门出台了奖励政策,政策支持教师开展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学方式,配套教材开发大量专业化知识内容,强化新型教材理论与实践教育意识,建立教师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三位一体的紧密合作教育关系。目前,S学院已经大量引入新规范、新工艺与新技术,这些都为后续新型教材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基础[6]。
2.2 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合作专业
目前,S学院在校企合作方面不遗余力,创建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建立学院内部的“校中厂”、人才孵化基地,与企业共同制订协同育人方案,形成学徒制教育机制[7]。这基本满足了专业学生在基地中做中学、学中做的素质教育要求,形成工学结合教育机制。在这一教育体制中,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校企合作理念被大力宣扬,而教师、企业等多方也共同参与到校企合作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而实现了基于社会层面的多层次深度合作,建立了S 学院供给人才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输送形式。
S 学院与企业打造了共建专业项目,联合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进一步提质培优教育体系,追求增值赋能教育效果。目前,高校内的委托培养、订单培养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已经逐步形成,学院方面也因此而及时调整了专业教育方向,为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定位、增值赋能创造了良好前提条件,适应当前社会企业的人才新需求[8]。一言以蔽之,S学院所建立的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已经逐渐成熟,人才培养模式也体现出了它极大的发展优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职业教育院校需要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方案,充分结合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职教行动计划重点把握人才专业培养,建立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机制,深度满足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要求,做好“三教”改革工作,不断提升自我育才水平、扩展教育规模,确保我国未来职业教育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