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索与反思
2022-03-24张月秋
张月秋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1 构建高校在线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意义
疫情导致的高校延期开学,期间本着“停课不停学”宗旨,各大高校开展大规模线上教学实践,既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是对电子教参资源支撑线上教学能力的检阅[1]。总体来看,各个高校图书馆临危不乱、积极作为、稳步推进,部分展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成就,展现了高校图书馆以电子教参资源为代表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实力和服务能力,也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在线上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和价值,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借助大数据、云处理和信息设备搭建网络传输渠道,将教学课件、教学目标和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通过互动模块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学校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平台,或者教师自主建立教学平台,让学生实时签到,学习时间灵活性大。教师可以随时解决疑难问题,其他学生也可以参考学习,并抽查课程学习的进度和效果;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教学空间,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平台的不足,打造一个集娱乐和学习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对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2]。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增强人才培养的时效性,进一步满足学生毕业后岗位发展的需要,促进学校与岗位的无缝衔接,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逐步构建,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效果明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着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足、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合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缺乏整体协调等问题[3]。因此,优化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2 高校网络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难点
2.1 人员思想保守,主动性低
网络课程的点击和访问次数较少,网络讲座是少数教师的示范尝试;学校几乎没有针对所有教师的在线教学培训课程。大多数教师很少接触网络教学,尤其是那些有深厚资历的教师。他们对网络教学不积极,不了解网络教学过程。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他们不得不在线教学。因此,大多数教师对网络教学持观望和不赞成的态度。
2.2 不同课程的在线教学难度不同,在线教学质量和效果也不同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线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比较容易,但由于各学科性质不同,教学质量也有所不同。文科专业理论课的呈现直观灵活,教师备课简单,对教学质量影响较小。
2.3 网络教学方式多,学生评价考试难度大
网络教学手段复杂,主要包括直播、视频、公共平台和学校自己的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线教学或上传相关课程教材供学生自学。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讲课时不认真听讲,导致网络教学质量不高;在评价学生学业成绩时,命题部分操作困难,很多问题无法录入上传,增加了卷子的难度;在监考和巡考方面,虽然人脸识别在作弊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影响,监考老师和巡考人员无法对所有学生进行检查,无法判断学生成绩的真实性[4]。
2.4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符合教育教学要求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然而,标准缺乏系统性和详细性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标准大多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缺乏系统、全面的保障体系,使得一系列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首先,一些地方院校制定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过度依赖于教育部颁发的各种规则和规范,没有完全结合大学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适用性不强,在操作和实施上有困难[5]。其次,大量高校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中存在单一、不科学、缺乏创新等问题,使得统计数据和教学信息缺乏真实性,评价结果不严谨、不科学,制约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团队建设薄弱
随着高校教学资源的不断优化,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人员的结构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高学历、高能型人才不断引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但是,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在队伍建设和组织结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高校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劣势,人才引进困难,教学体系管理人员数量无法保证,教学管理的理念和专业性以及整体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一些高校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的组织结构不合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明确,相关管理者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这就导致了管理者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此外,各级教学管理缺乏有效的沟通,涉及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反馈等环节,随之而来的是信息传递不及时、脱离实际等问题。
2.6 以学生为中心地位不突出
高校的办学标准应以学生为中心,但许多高校不能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过分要求人才培养,以积极适应社会发展。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的考核评价标准呈现出明显的标准化趋势,缺乏对学生的重视。虽然我国在人才培养要求中一再强调“坚持统一要求和个性培养的原则”,但在实施上仍存在层层阻力。学校不能根据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选修课。部分学生特色和兴趣所在的选修课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匮乏,图书馆缺乏相应的图书资源和互联网资源[6]。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标准以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缺乏对学生个性化自我发展需求的关注,也反映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片面性。
3 优化高校图书馆在线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措施
3.1 建立统一的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师生培训
为了顺利开展网络教学,首先,选择和建立一个统一的教学平台,避免不同的教学平台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转换,从而为学生和老师节省时间。其次,要提高网络质量,加强网络的保障。相关高校要不断创新和改造教学平台系统、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定期培训教师和学生,提高使用和操作网络技术的能力,提高在线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选择建设适合学校需要的优质课堂资源,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在线开放课程,使线下教育资源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存储和使用,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实际作用最大化[7]。
3.2 加强馆内外的协同创新,提供专业服务
及时主动推出网上电子书服务、免费资源、OA 资源等“疫情”专项服务。在线“教材在线服务平台”直接服务于在线教学。为有效保障“不停课、不停课”的网上教学工作,图书馆与教务处、研究生院密切合作,快速收集课程和课本信息,通过多种渠道整理电子课本信息,提供近1 200种中外教材电子书。认真准备教材平台使用说明,加入教务处教学支持QQ群,提供直接咨询服务,做好教材平台的使用和宣传工作,及时处理师生在使用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收集教师对教材需求的反馈。
3.3 加强电子资源建设,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保障能力
电子资源进行持续动态跟踪,收集和整合各种类型的电子资源,比如在线免费公共学习工具。资源的收集、整合和服务,极大地增强了图书馆电子资源的保障能力。服务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科研工作,可以开通剑桥大学出版社优质教材、国际知名出版社德格鲁伊特经典教材、中国数字书店、CEB图书馆盛智电子教学参考数据库、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图书馆的“人类健康临床知识库”;开放健康与医疗采集数据库、护理与联合健康数据库护理与联合健康期刊全文数据库、创伤与应激国际出版数据库、公共卫生数据库公共卫生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试点数据库。
3.4 推出免费资源和OA资源集合,满足师生在“疫情”当中的需求
及时收集、整理、总结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相关的战争“疫情”免费资源300 余种,开放获取资源80 余种,制作专门网站并长期定期更新。这些资源包括论文、书籍、数据、科研项目和其他支持科学研究的信息资源。这当中也有娱乐信息资源,如艺术、音乐、报纸、小说等。COVID-19专栏、书籍和工具有更多的特殊信息资源。
3.5 加强校外接入服务保障,确保师生对数字资源的顺利使用
进一步优化“scuvpn”系统,及时调整校外接入服务策略,实现两个校外接入系统并行运行。激活学校所有教师的数字图书馆权限。紧急联系服务提供商,大大增加了校外接入系统的并发用户数,提高了校外接入系统的性能。积极加强与各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的联系,提供多种接入认证方式。
3.6 积极服务,全方位提供图书馆在线教学专项服务和咨询服务
图书馆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原则,努力做到“业务不间断,服务不间断”。除上述专项服务外,图书馆还为全体师生提供在线科技查新、采集引文、在线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在线文献传递等服务。为网络教学提供在线论文电子评论和在线文献信息资源推荐等网络服务。图书馆各部门可以安排专人通过智能咨询、主页读者留言、电话、QQ、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等方式为师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咨询服务。特别是加强部门协调,安排专人加入教务处负责的四川大学教学工作QQ群,在使用在线电子课本平台时直接回答教师的问题,收集关于电子课本需求的信息。多渠道并举,积极推动和大力宣传图书馆服务网络教学工作。充分加强图书馆的加强宣传,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轻松、快速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的在线教学资源和措施,及时制作和推送免费资源和OA资源。
4 结语
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线下教育,其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目标是教育人。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是育人的核心价值取向。如今,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国高校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应该关注的是目前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方法是否根据实际需要做出了改变。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在高校建立一个在线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