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教育及青少年工作的中国模式
2022-03-24陆士桢口述王冬梅整理
陆士桢/口述;王冬梅/整理
一、走上从教之路
我先从经历说起,我在教育战线上工作很多年了。我1966年高中毕业,当时想学理工科,那个时候我看了居里夫人的传记,觉得要用科学技术来报国,这个信念是非常强的。我大概是1968年到北大荒,到了兵团以后,做了一年的农工。1969年,我开始做连队小学的教师,当时三年级和五年级的孩子同时在一个课堂上课。我父母是广电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是在广电部的大院里面长大的,从来没有想过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记得那个时候是秋天,天气有一点冷,我觉得孩子们身上太脏了,就挨个给他们洗澡,结果洗了一上午。中午到食堂吃饭的时候,我觉得脖子后面有点痒,一挠一个虱子掉到汤里面了,这种情况对我来讲完全是新的。和孩子们接触了以后,他们那种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对青少年儿童工作的兴趣和情感就是源于我最早和孩子们的近距离接触。后来团部办高中,我就在当地的师范学校培训了一段时间,然后被调到了团部高中。
二、与少先队结缘
1982年1月我被调到团中央工作,1983年一二月份到《辅导员》杂志担任副主编,和少先队专业有了非常密切的关系。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是第一届到第八届全国少代会的代表,也是第一届到第八届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成立以后,我担任了副会长。一直到70岁,根据相关文件对年龄方面的规定,我才从副会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几十年来,我经历了少先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在《辅导员》杂志工作时,我才真正介入少先队工作的实务,同时开始少先队研究。从实务上来讲,印象最深的是“创造杯”活动。改革开放以后,“创造杯”活动特别体现了少先队工作和党的中心工作之间的关系。“创造杯”活动的目的是“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的活动”,这三个创造是邓颖超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少先队提出来的。“创造杯”活动的具体实施和管理是在《中国少年报》《辅导员》杂志社。那个时候,我第一次那么强烈地体会到少先队作为党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发展要凝聚全党全社会的力量,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少先队教育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少先队教育事业是其他教育包括学校教育都无法做到的。当时是想在全国选一万个好的活动案例,没想到投稿无数,在我们《辅导员》杂志办公的楼道里堆满了稿子。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孩子们通过开展“创造杯”活动能够真正走入社会。那个时候的活动很有意思,比如说“我给市长提建议”活动:少先队员们直接和市长对话,对国家、社会、城市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我给小鸟安个家”活动:少先队员们直接和自然对话,在树林里面给小鸟搭窝;“我是小小市场管理员”:我记得有个学校的旁边是一个自由市场,这个学校的各个班级同学轮流作为市场管理的辅助员协助管理,当地的城管部门感谢他们好几回。孩子们去了以后,面对市场复杂的环境,面临各种冲突,他们去认知、去分析、去协助管理,那个成长经历绝对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无法给到的。此外,还有很多孩子参与科技活动,申请了发明专利。
这些富有特色的活动把孩子们和社会连接起来,它本身能够影响甚至解决社会面上的很多问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少先队作为党的儿童组织,始终坚定不移地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同时把少年儿童工作和社会连接起来。从一代一代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到新时代少年儿童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可以看出少先队的重要作用。
从1983年到1989年,这6年我在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工作。1989年调到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刚开始担任少年工作系的主任,专门培养少先队工作者、培育党的少先队干部。1993年开始担任学校副校长,同时兼任我们国家高等院校第一个社会工作系的主任。
伴随着少先队的发展进程,我对党的事业特别是党的少年儿童事业的认识也不断发展。我们这个少年工作系的学科归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少年儿童工作方向。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共青团的少年干部、少先队工作者、少先队辅导员,实际上就是培养党的少年儿童工作者,和教师是有一些区别的。
从1989年到2014年,我们在团系统内编写了《少年运动史》《少年工作方法》等,不断加强少先队的理论建设和历史形态方面的探索,我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从1983年开始,我一直坚持做少先队研究,到现在为止大约有40年了,这40年也积累了一些东西。在中央团校工作期间,我作为首席专家向教育部申请了少先队的国培计划。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件事,前几年在担任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兼中国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委员会主任期间,我们和校外专业委员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一起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直接到学校去指导少先队课题的研究。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只要有时间就去。
在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学校校长主持少先队的工作,效果非常好。我举个例子。杭州有一个茅以升学校,他们办了一个茅以升的博物馆。我记得和他们一起设计怎么发挥好这一场馆的教育作用,讨论怎么开展教育活动。活动是这样的:小学生一进校门就会进入这个博物馆,让每一个孩子提三个问题,如“为什么他要学习造桥”,“为什么他把一座大桥修好了又炸了”,“为什么他到七八十岁还要求入党”。全校的一年级学生都来提问题,最后大家共同探索茅以升人生的三大主题。第二步,从第二学期开始为这三个问题寻找最佳答案,然后围绕这些答案组织一个演讲比赛。学生写了答案以后撰写一篇演讲稿,参加比赛,评选“最佳选手”、“最佳演讲者”,等等。再往后,以“如果我像茅以升那样做以后会怎么样”开展主题活动。就是这样一直做,这些孩子从一年级进校一直到毕业,持续深入地通过认识茅以升这位桥梁专家、爱国者,上升到理想信念、国家命运、家国情怀,这样的教育真的非常有效。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教育活动体现了一定要发挥少先队的组织教育、自主教育的优势。这些活动不是个人单方面的想法,而是群体的探求;这些活动也不仅仅是老师把真理教给孩子,而且是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真理,这是典型的少先队的工作特点。我们专家小组去内蒙古、广东、浙江、江苏,一直这么跑。对我来讲,真的有非常大的收获。我很高兴能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和一线工作紧密结合。这也是少先队研究过程中让我感到很高兴、印象很深刻的一些东西。
三、百年少年儿童运动、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的一百年就是党的少年儿童工作的一百年。从历史上来讲,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就是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强调组织少年儿童运动的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指明了少年儿童运动的方向。同时,决议案还对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和决议案中关于改善童工生活状况的规定作了注明。《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少年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重要标志。可以非常明确地说,我们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运动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程,少年儿童团是少先队的前身。
(一)百年来少先队工作的四大主题
一百年来,从理论上来讲,少年儿童运动、少先队工作有四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就是始终坚持党对少先队的领导,坚持党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少先队要牢记党的少年儿童工作的战略任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第二个主题是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时代主题,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第三个主题是牢牢记住少年儿童事业的政治导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少年儿童事业是“党的少年儿童事业”,少年儿童要“听党话、跟党走”。第四个主题是牢记少年儿童成长的正确道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少年儿童的期望,教育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学习立志、学习创造,还要锻炼身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第一个主题看,一百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对少年儿童实施政治引领,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一百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运用了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用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纲领、政治主张来组织、动员、引领少年儿童。比如战争时期,我们用党的先进思想、价值理念和奋斗目标引领少年儿童投身革命,在斗争中成长。无论是儿童团还是上海的地下少先队,都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少先队坚持按照党的要求,引导、教育少年儿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入新时代,党的少年儿童工作迈上了一个更高的阶梯,就是引领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准备好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应该说不同的历史时期,贯穿始终的基本思想,就是坚持党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坚持党对少先队的领导,通过少先队组织引领少年儿童树立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这个主题是一百年来最重大的主题。
从第二个主题看,一百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坚持以少年儿童发展为本。服务、保护少年儿童,把握少年儿童的成长方向。我们其实有几个原则始终不变,其一就是尊重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发展的权利,尊重少年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重视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这个在少先队教育中是一个重要原则。其二是始终坚持少年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高度统一,推动少年儿童的社会参与。少年儿童虽然不能谈社会贡献,但是必须强调积极的社会参与,这是少先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第三个主题看,我们从党的少年儿童工作这个视角,把儿童权益保护列入奋斗纲领,主要包括物质供给和护理服务、困境儿童救助以及全面保障儿童健康发展等。我们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考虑少年儿童需求。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对孤儿抚养、留守儿童教育等不断加强政策推动,实施了切实有效的举措,充分显示了我们在少年儿童权利方面的努力。少先队在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第四个主题看,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社会性组织,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少年儿童事业,努力建立少年儿童事业全面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少先队根据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建设需要和少年儿童自身发展的时代特点,协助党和政府,建立和充实多层次的少年儿童政策体系,参与全党全社会的统筹规划,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少先队以自身的组织优势,推动意识形态、社会文明建设,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另外,我们通过共青团加强对少先队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对少先队的政治引领作用。坚持党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要注重发挥少先队在儿童中政治引领、价值观塑造和全面发展教育上的重要作用,建立并完善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的教育模式。另外,这些年我们不断在创新,建设了特色鲜明的少先队教育体系、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少年儿童教育模式,从而使少先队组织成为中国少年儿童全面成长的重要社会平台。
(二)少先队工作的政治意义与核心价值
理论建设是和少先队工作紧密结合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一百年的努力奋斗,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个历史节点,我们需要考虑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少年儿童工作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从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来分析、认识少年儿童工作,科学引领少年儿童。我们要坚持这样一个方向、高度,这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要继续保持的。随着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同时,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可以说,人类自身现在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期。我们积累了很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的资源,发展的机遇和危机并存,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怎么把这条道路走下去,怎么依靠这条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这就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后继有人;第二,必须传承红色基因。我们从这个历史的角度来看,少先队工作、少先队政治引领、少先队的历史责任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事关中国的命运,事关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也事关国际整体局势。这是第一个要讲的,就是我们要用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传承红色基因。
其次,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年儿童工作中国模式的核心价值和根本方向,要始终坚持主旋律。少年儿童的命运和党的事业、国家的前途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2年就对少年儿童、共产主义少年团相关工作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意见。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少年儿童的发展和少年儿童运动一直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地位。
少年儿童工作从来是党和国家有战略意义的发展问题、政治问题、大局问题。这就构成了我们少年儿童工作始终如一的突出特色和中国模式的核心价值,就是少年儿童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的发展、少年儿童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引领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这个是中国百年少年儿童运动的主旋律。这一点应该被大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这包含两个角度,一个是少年儿童工作角度,一个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推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根本问题。从少年儿童工作视角来看,要从民族复兴和党的事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少年儿童,重视少年儿童的作用。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少年儿童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担当起历史责任,就必须有理想、有奋斗,担当社会责任,青春才能有力量。这个逻辑性很强,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少年儿童很重要,而少年儿童要实现自己的历史责任,必须有理想、有奋斗、有责任、有担当,这实际上明确了我们对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给他们理想信念教育,给他们责任教育、担当教育。
(三)理解中国青少年儿童工作模式的三个角度
理解中国青少年儿童工作,我觉得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角度:
第一个角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我们青少年儿童工作中国化模式、本土化模式的思想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包括儿童观,它实际上讲的就是怎么看青少年儿童的本质特征、地位作用,青少年儿童的参与、发展、教育、培养等一系列内容。它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来全面认识青少年儿童,推动青少年儿童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生力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青少年儿童发展、青少年儿童工作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青年的思想相结合以后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青少年儿童工作理论,它是中国青少年儿童工作经验的升华。所以说,少先队一百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习近平总书记谈对青年的希望,提出了三大要素,就是情怀、信念、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青年观的升华,也是我们本土化中国青少年儿童工作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要为什么推动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对青年群体更强调贡献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页),这个思想是青少年儿童工作中国模式的一个基本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引领青年积极投身时代大潮、投身社会发展。从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本质来讲,青少年儿童工作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社会关系,青少年儿童工作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围绕着社会关系来展开的。我们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人,都是在社会关系意义上被建构起来的,所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青少年儿童工作建立和发展了对青少年儿童社会本质的科学认识的理论基础。
第二个角度,就是历史社会学视野中青少年儿童和时代的关系,这反映了我们青少年儿童工作中国模式的重要逻辑,人和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人和时代的关系。从青少年儿童的本质来讲,青少年儿童处于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并且逐渐成熟的阶段,社会参与的需求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来讲是日益增长的。参与意味着什么?就是自我的成熟和社会的接纳,这是青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特征。在这个过程当中,自我概念的厘清和自我的确证这样一个需求相比其他年龄段来讲更有特殊和重要意义。
从历史社会学视野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青少年儿童和社会、时代的关系,更清楚地认识到青少年儿童本质的基础性、未来性、发展性。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怎样通过引领青少年儿童投身于时代的主题,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时代大潮当中建功立业,是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少先队工作有这样一个逻辑角度,就是从自然和社会个体意义上的小我,走向民族、国家意义上的大我,形成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实现青少年儿童的这种社会性、时代性发展。另外一个逻辑角度就是政治社会化。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我们对青少年儿童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其实这也是青少年儿童自身成长的需要。因为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任务之一,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也关系到一个人从自身出发,立足所处的社会生态系统,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有一定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人、政治人的过程。所以从这个视角上来讲,中国青少年儿童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个根本定位,既是少先队发展的需要,也是少先队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
四、新时代中国青少年儿童工作的创新
党的事业和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征程,如何全面、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守正创新,发展中国特色青少年儿童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少先队工作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厘清具体的思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作出贡献,守住我们中国特色青少年儿童工作的核心基础。
第一,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这个立身之本,牢记青少年儿童工作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把坚持党的领导深深融入到血液之中,坚持引领青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第二个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精神动力,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融入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融入个人的发展中,把远大理想和自己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第三个就是要锻造投身民族复兴的奋起之力,这个是从青年视角讲的,从少年儿童的视角来讲,就是要引领少年儿童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在关心和参与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特别提到要培养青年先锋,我一直在琢磨青年先锋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历史上比如说五四时期的青年先进分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青年突击队,新时代的青年榜样,其实他们都是青年先锋。这些人有着相同的精神品质,第一,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努力奋斗。他们都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时代主题相结合,投身党的历史任务,是在时代大潮当中建功立业的弄潮儿。第二个就是把自己和时代、社会连接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启发成长、激励奋斗。这些青年先锋的特点可以作为我们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好学习先锋榜样教育是我们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课题。
第二,发展中国特色青少年儿童工作要坚持持续创新的中国特色青少年儿童工作的运行模式。一方面,要自觉把青少年儿童工作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体系和运行结构,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文化优势,发挥其对青少年儿童政治引领、价值观塑造的基础作用。这个方面我们少先队工作要不断加强。比较突出的例子像“手拉手”活动,虽然是孩子的活动,但是它关系到全社会的育儿理念、环境建设、情怀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像这样的能够影响社会并且为儿童健康成长塑造更好意识形态环境的少先队活动,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我们是有优势的。另一方面,共青团和少先队有很多全国性的活动,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活动的育人作用。在形式上,在实践渠道上,有时代特点的大规模群众性的教育是我们国家青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运行方式。像共青团的“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少先队的全国“小五年计划”、“爱科学”、“创造杯”等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青少年儿童工作的经典范例。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青少年儿童工作对青少年儿童的组织优势和动员优势,这个非常好。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包括少先队的大队建设、中队建设、小队建设。这方面是我们少年儿童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特色。其一,要发挥学校层面的少先队作用。学校设立少工委不只是为少先队工作提供条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在这一点上,我们学校的党组织书记要有清醒的认识。学校是党的少年儿童工作的基层,同时也是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场所。我们要把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少先队小队、中队、大队建设好。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来拓展青少年儿童工作、少先队工作,针对青少年儿童的需求,运用专业化的方式开展适合青少年儿童发展特点的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青少年儿童工作的优势,推动孩子们健康成长。要认识到青少年儿童工作是我们国家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自觉地把它纳入到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事业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