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困境与解决之道
2022-03-24牛嘉慧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牛嘉慧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国家兴盛的标志。体育和教育从古至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作为培养人和教育人的重要手段,从始至终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学校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根基,是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体教融合改革背景下,学校、家庭都要坚持立德树人,以育人成才为目标,确保体教融合的正确发展方向。
一、体教融合现实困境与原因分析
(一)学校政策落实困难,学校体育管理者观念陈旧
当今时代,大部分所发布的政策文件和法规中仅仅只是主要表现在实施的目标和要求,对督导如何去实施,用何种方式、方法都描述的不够仔细。导致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缺乏权威,执行力度不强,效果也差强人意[1]。体教融合方针在中小学施行过程中存在同样问题,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在实际推行过程中较为困难。《意见》中第一条便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足以体现体育课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具体措施,也是落实学校体育政策的关键[2]。然而现实情况则是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体育课往往被其他课程挤压,学生最基本的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近年来大部分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通过挤压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时间来增加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并不仅仅是为了响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口号,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适度的“逸”来实现更高效率的“劳”,然而现如今体育课被排挤并非个例,在中小学临近考试期间,老师占用、挤压学生体育课以及课外活动时间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这种行为看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实则背道而驰,更甚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学组织者对于体育活动的片面认知。
在课程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政策已经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中迈入了深入推进的阶段,然而迄今仍有不少一线体育教师甚至部分研究者抱守着陈旧落后的课程观念和思维模式来对待新课程,尤其是仍旧习惯性地以教学大纲的思维模式来审视和考量课程标准,用支离破碎的信息和知识或者极其感性的认识来批判课程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认识上的误区和思想上的混乱[3],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体教融合在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施行。其次学校体育管理者与教学主体对体育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体育功能的发挥程度,近些年来,压缩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的行为在中小学中屡见不鲜,以分数为中心,以升学为取向明显,体育课为语数外等主科让路,体育老师经常“被迫”生病,老师拖堂现象让本就不充裕的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更加紧迫,除此之外,体育教师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较少,使得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信息得不到全面获取,给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久而久之,不懂体育的管理者就会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从而造成青少年即使有时间、有机会也懒得去运动。长此以往,体育活动可有可无的观念便会根深蒂固的在青少年体育价值观中形成。
(二)学生身体活动不足,学校体育育人功能未完全发挥
据有关数据监测,当前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从小学到高中总体呈下降态势,肺活量水平、速度、耐力、力量等体能素质逐渐下降,青少年群体中“近视眼”“小胖墩”“病秧子”“豆芽菜”的数量不断上升[4]。一项关于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时间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周一至周六身体活动时间呈缓慢上升趋势,然而在周六至周日时间段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同一调查群体关于电子屏幕使用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在休息日参与最多的活动为看电视、电影,玩电子游戏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被调查者在周末期间每天使用电子屏幕超过一小时[5]。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当今时代我国中小学学生周末参与身体活动的情况不容乐观,电子设备的普及导致学生周末参与户外活动的时间明显下降,屏前久坐行为明显上升。长时间的使用电子屏幕,缺乏身体活动导致眼睛超负荷运转、视力下降、脊柱变形,身体活动功能减弱等问题层出不穷[6],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7]。”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功能不仅仅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包含锻炼意志品质,塑造品格。一直以来,大多数人对体育的认知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层面,然后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体育最根本的功能。北大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体育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更要注重体育对其人格的培养。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体育的基石,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体育的育人功能在中小学并未完全发挥。现如今,绝大多数中小学仍以“学习成绩为最终学习目的”的价值观为导向,升学率仍然是各个学校所追求的最核心的问题。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下,学校体育管理者,教学主体以及学生普遍形成一种不考的东西就不需要学习的思想观念,参与体育活动以及体育训练就必须和升学、奖牌、证书挂钩,“重智轻体”现象丛生,从而导致体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其次学校为避免出现运动伤害事故而引发不必要的“校闹”事件,部分学校采取“减少体育活动时间,降低体育活动难度”的手段,导致体育课程水平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身体活动,目标是为了完成简单的体质测试的现象,学校体育活动形成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式”“温柔型”“三无七不”“放羊式”的局面[8]。长此以往,学校体育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层面,其育人功能逐渐弱化、边缘化。
(三)家庭体育氛围缺失,“家”“校”体育联动不足
学校体育不能完全依托于学校,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三方面的协同互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体育观念对于孩子参与体育活动有着导向作用。根据某项调查结果表明:父母适度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参与运动比例为69%,而父母不参加任何体育运动的孩子中参与比例仅为24%[9]。父母对于子女参与体育活动的支持能增加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家长的鼓励、表扬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支持能够有效增加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反而言之,家长消极性的行为不利于孩子体育习惯的养成,如上网、看电视、玩手机等。良好的家庭体育观念能够改善家庭成员关系,促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体育活动能够促进家庭教育和优良家风的形成,提高家庭成员身体素质,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一观念深深扎根在家长的教育观中,因此青少年的课余时间被奥数班、英语班以及各类特长班充斥,青少年下课之后也只是换个地方在学习,课外身体活动时间严重缩水。另一方面,现在家庭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从小呵护有加,担心孩子在从事身体活动时对身体产生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形成。
从体育环境角度来讲,儿童青少年主要参与体育活动的三大主要领域为家庭、社区和学校,共同承担着以体育方式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与使命[10]。要实现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学校,要求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联动起来。父母是儿童第一个老师,家庭作为除学校以外儿童待时最长的地方,可以将家庭体育教育看作是学校体育的延伸部分[6]。家庭的体育价值观直接影响孩子对体育活动的认知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家庭作为群防群治最小的细胞单元,通过家长向青少年普及新冠肺炎的保健与康复措施、营养膳食、自我保健技能、开展室内锻炼、增强心理正能量等健康素养内容,进一步实现了家庭健康教育的初衷[9]。由此观之,在体教融合实行过程中,应继续延续这种家庭教育机制,巩固家庭体育观念的薄弱地带。体育教育并不只是学校一方的责任,需要充分认识家庭体育教育在青少年体育中发挥的作用,这是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只有学校与家庭积极联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解决之道
(一)更新传统体育理念,增强体育育人思想观念
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曾经说过:“不懂体育的人,不应该当校长。”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人物,其体育观念直接影响学校的体育发展,对于学校体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对于体育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地位的认识,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思路和构想,是决定一所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开展得好坏乃至成败的关键所在[10]。要将“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是《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根本要求。校长作为学校体育管理者应更新传统体育观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教师作为教学实施主体,让体育教师回归教学岗位,从教学型向专家型的思路转变,提高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水平以及更新教师健康知识储备,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奠定基础。要明确体教融合责任主体的岗位职责,让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家长从过去的“金牌”体育认知中走出来,强调人人参与体育,人人有机会而且必须接受体育教育,要强化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切实上好每堂体育课,真正落实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8]。
(二)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提供良好家庭体育环境
家庭建设对促进和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行为,提高家长和青少年的体育健康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真正促进体育回归家庭教育,家长要加强自身体育观念,加深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同时增加自身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不断完善自身体育认知,为青少年体育观的建立树立榜样作用[9]。同时要增强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关联度,以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社会适应、体育锻炼习惯等。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方面紧抓孩子的学习,同时不能忽视体育锻炼,注重孩子体育观念的培养,经常带领孩子参加体育夏令营等,积极开展家庭体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
三、结语
体育回归教育是体教融合必然趋势,体教融合政策在学校体育施行过程中任重而道远,贯彻落实体教融合是家庭、学校、政府的共同责任,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体育活动空间,促使青少年自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本文仅从学校以及家庭两方面对体教融合进行阐述,如何继续强化、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体育模式,真正实现学校体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解决困扰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实际问题,后续研究还存在极大探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