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类APP对教学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研究
2022-03-24尚君北京城市学院曹建承北京金融科技学院
尚君 北京城市学院 曹建承 北京金融科技学院
一、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专门提出,健康体魄是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拥有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广大学校为了能够迎合这一发展要求,致力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并利用各种体育锻炼模式,树立“健康第一”“身体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切实加强中国学生体育教学工作打下基础。根据现有体育课程的测试情况数据汇总可以发现,现有学生人群体质健康现状与国家的有关要求相差甚远、差距很大,这给中国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质健康促进作用、学生锻炼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将运动APP这种特殊的应用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以便于把课外体育锻炼监督和评价与学生的运动兴趣相结合,发展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培养体系,提高体育教学和运动锻炼的实效性。有调查和研究表明,将运动类APP的使用与学生身体素质的数据对比和研究相结合,对学生的耐力、个人身体素质提升等有非常明显的意义。为了检验健身运动类APP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可采用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针对学生体质健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不同的提升加以探讨。
二、学生人群体质健康现状及其成因
(一)学生人群体质健康现状堪忧
各个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和体育测试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提高,文献资料库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文献正在逐年增多,查阅近年来关于运动APP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等的论著,可以全面了解目前学生的身体状况,学校对于学生体质的监测遵循着一定的标准,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要求,学生的测试项目包含着一些具体的项目,比如,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长短跑步、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引起向上等。从首次开展大规模的学生体质测试至今,中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而体质下降原因有很大一方面归结为课后锻炼不足。《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成绩专门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数据加以探究,认为现代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必须被改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将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强壮的身体是实现“强国之梦”的根本。青少年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及中坚力量,任重而道远。确保青少年健康、学生发展,国家发展才有了保障,现代青少年的耐力、素质不断下降,超重肥胖检出率居高不下,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攀升,而且各种疾病均有低龄化的倾向。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鼠标手”“电脑脖”“低头族”“宅一族”屡见不鲜,这些都显示了当前青少年群体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的态势,需要在下一步精心打造与学生体能提升相配备的体育锻炼模式,花费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动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崇尚体育、爱好运动的良好意识和氛围。
通过对于这些项目的研究和测试汇总,以2020年的数据统计为例,2020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08万所。招生3440.19万人,在校生1.56亿人。小学招生1808.09万人,在校生10725.35万人。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43.42万人。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967.45万人,在校生3285.29万人。招收研究生110.66万人,在学研究生313.96万人。有关资料表明,中国部分省市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达到55%以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龋齿率甚至可以达到80%。即使是报考高等院校的考生,其体质的完全合格率在15%左右,85%的其他考生会因为身体状况和健康水平而受到专业限制。《中国体育报》曾经报道统计了清华大学全国高考的状元,发现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不合格率高达71%。
这是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随着升学率的不断提升,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均投入到了日常学习和文化素质的学习之中,留给健身锻炼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的自觉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反而在不断地下降。肥胖学生增多,肺活量逐渐下降,近视眼患病率居高不下,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罹患近视的比率分别为:20.23%、48.18%、70.29%、73.01%。
(二)学生人群体质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目前,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数量大幅度提升,大部分学生在家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即使是现代二胎家庭,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并且每日锻炼、健身的意识依旧非常薄弱。由于学生本身的惰性,在选择锻炼项目的时候总是会“避重就轻”,殊不知健康和健身付出的关系是成正比的。怕苦、怕累,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就会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1]。《规划》中非常明确地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严格执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一系列体育规范和标准,在学校教育中加入强化体质健康指标的硬性约束,借助运动类APP的监督作用,其运动约束监控机制可侧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性,完善国家体育和健康课程的相关标准,发挥学校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的导向性作用。为了方便青少年就近、便捷地开展健身运动,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在体育类社会组织发展进程中的表现,带动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和爱好,并且使其身体精神和社会动态处于良好的状态,需要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升的现实,要求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社会适应性以及体育动能水平。
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广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升学压力和社会竞争态势日益严峻,很多学生会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身体健康状况告急,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学生的健康状况却在不断地下降,肥胖学生增多,体质健康状况下降。很多学生家庭没有体育锻炼意识,周围环境的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厚,有时可能会沉迷于电子游戏或网络世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损害了身体,近视率不断上升,体现了学生体质下降和追求升学率应试教育长期积累的深层矛盾。大部分家长和学生观念陈旧,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业、学习,单纯注重其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大量的兴趣班也是围绕智能水平提升开展的,这就导致年轻人从出生到长大,家人给予的回应过当,个人锻炼机会不多,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兴趣越来越低,不能注重个人行为,也很难在身体健康方面关爱自己,学学生的情绪体验和体能发展有一定问题,甚至会因为体能训练的缺失、社会适应性的缺失等原因,忽略身心健康,在生活中存在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甚至社交恐惧症。身体的亚健康状态将有可能影响人格发育。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学生群体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与日俱增,身心健康不被重视,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无法强化,将难以打造青少年群体社会活动适应性体系,学生也不愿意“走下网络、走出房间、走向操场”,使得坚持体育锻炼成为目前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三、运动类APP对教学改革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的管理
(一)以颠覆式的健身锻炼方式带动学生热情
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以不同的态度面对科学技术的显著进步,就能收获不同的结果。多个智能手机平台推出了健身系列APP,利用Application与移动终端的连接,使用人们随时、随身携带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更加灵活的体育锻炼。由于运动类APP的训练结果可以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分享上传和打卡,因此,30%的智能手机用户选择下载健康运动应用软件,从而能够借助移动互联网的线下运动——线上分享运动功能,使用颠覆式的运动督促模式,逐渐实现对智能锻炼健身的追求[2]。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健身运动类APP已经为学生所熟知,很多学校都引入了健身运动类APP的使用功能和教育,设计了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的APP课外运动方案,如,以跑步为主,结合基本锻炼和运动娱乐体系,改变学生校外锻炼的管理模式,并且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验,取得一定的成绩。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有助于为同类学校运动APP的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和借鉴。
运动类APP的即时性能够杜绝学生对线下锻炼的懈怠心理,学校通过在线上给学生布置张弛有度的运动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不同追求,并要求学生定期完成一定的“打卡量”。运动类APP对单次运动时长等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学生们或为了完成体育锻炼任务,或为了减肥和增强体质,或单纯为了“好玩”,纷纷参与到体育锻炼环节之内,APP设定了对于不同层级运动的“奖励”,提升了运动类APP和学生用户的“黏性”、调动了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运动类APP可非常简单地经由手机应用商店和软件商店下载,在下载软件之后,通过实名注册学号验证,就能在软件中找到个人任课老师和班级,点击锻炼,如,以跑步等常见形式为主,不必限制场地,只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动作,点击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跑步里程的锻炼数据。教师可以规定学生每日的大致运动时间范围,在运动时间范围内进行科学计数,比如,每天的运动时间范围为3小时左右,周末可延长至5小时,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内跑步或进行其他体育锻炼,均可计入运动类APP的计数系统,每次运动的具体时间将有所约定,学生完成了最低运动时间,就可以完成体育课程的日常时间约定,达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
(二)根据学生锻炼过程生成个性化的数据分析结果
运动类APP可以基于个人运动数据和社交功能的交互形成特定的数据“海”,这样的数据积累不仅能够有助于APP数据积累,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锻炼步骤给予各类鼓励勋章等。学生根据运动APP的阶段性教程,纠正了平时错误的锻炼方式,逐渐根据好友关系的沉淀,彼此交换任务量,分享健身和运动心得等。运动类APP对锻炼者的吸引力是持久的,保证了学生用户的使用频率,并确保锻炼计划的执行与实施。学生有别于其他的群众分类,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运动和锻炼的时间有限,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学生的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因此,运动类APP可开辟独特的分支,打造更加适合学生的体育社交APP,从而能够适应学生喜欢交友、喜欢炫耀的心理。
构建学生特有的运动交流平台,分享和吐槽自己的锻炼及健身故事,晒一晒自己运动消耗的热量、消耗的卡路里、跑过的距离、得到的运动成果,并发表评论,可以让学生找到线上志同道合的运动者。目前,已经有不少运动APP都具有了类似功能,构建了“个人数据”和“社交功能”两条不同的主线:
个人数据:锻炼计划的执行与实施——数据记录与对比(图、文)——用户等级——改善
社交功能:竞赛——经验、评测——交流互动(咨询、互动)——成就——黏性
运动APP类为学生健康运动的需求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运动计划,由于每个学生对自己运动结果的期望不同,运动类APP能够给学生定制运动计划,以定制性的指导与答疑加入期待的运动强度,使学生感受到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维系了自身的健身热情,并能根据时间安排自主设置运动计划的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层。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将线上活动晒图、交流和线下个人运动、社团运动等结合在一起,有了更加志同道合的交友空间,协调线上、线下朋友资源,达成更好的交流和激励目的,细分更加精准的“运动朋友圈”[3]。根据数据调查可以发现,经过约7到12周的运动类APP课外监督锻炼之后,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以男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值变化幅度最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身高、发展趋势等等均有很大的进展。同时,大部分学生表示,根据目前的体育锻炼心得可发现,在利用运动类APP强制干预手段的课后体育锻炼约束条件之下,大概10周左右,学生的健康水平、体育锻炼热情、体育锻炼习惯等等具有明显改善,通过数据指标的测试可发现,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养成了自己锻炼身体的习惯,而且通过有氧运动,大大加快的学生的新陈代谢率,减脂效果很好。女性学生锻炼者则表示,通过大约8周左右的锻炼时间,学生学会了利用运动类APP,科学规划个人锻炼强度及锻炼周期,并能在锻炼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朋友圈”,有了自己新一轮社会社交体系的营造,也有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氛围和生活圈子。
(三)以运动类APP结合学生体育课平时成绩共同评价
教师可以以主账号在运动类APP上给学生发布健身任务,然后监测学生的阶段性完成情况,考虑到学生的运动特点,教师的运动任务布置应该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并结合本学期的体育教学重难点进行布置。健身任务不能脱离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实际,同时又要能够确保学生在自主锻炼时的安全性。运动类APP能够智能化地统计学生的日常锻炼情况,结合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统计的出勤率、课堂表现,能够生成“课堂成绩+平时成绩”两套学习评价结果。给学生规定特定的账号名,利用运动类APP软件,就能够随时监测学生平时的运动锻炼情况、数据增长变化等,教师利用运动类APP给学生布置课外练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在运动类APP上显示跑步的里程数、运动的记录数、课外锻炼视频等,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愿意在课外也“动起来”。
这种将锻炼、健身、社交、互动等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运动的自主性,教师鼓励学生在班级内形成特定的体育锻炼小组,利用运动社交让有共同爱好的学生以小群体的形式相互交流,通过运动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不仅能使其运动锻炼的兴趣更扎实,也能使其友谊更坚固。在课上、课下的“双重加持”下,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将逐渐养成,平均身体素质会不断提升,改变了以往期望“一节体育课改变国民基础体质”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将成就感默默地蕴含在日常体育锻炼环节之内,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的体质慢慢随着锻炼时长的增长而悄然改变。利用运动类的APP时刻评估学生的身体指标,体能成长,以及在锻炼健身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从而能够带动学生的成长进程,教师不仅可以用运动类的APP评估学生的身体状况,而且还能够检测学生的锻炼和身体状态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助学体验[4]。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利用运动类的APP,能够给学生体质健康带来更好的影响。为了能够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健身,也能够让学生的状态越来越好,利用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带动运动类APP的发展,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带动学生体育学习,并以多种模式实现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同步发展。运动类APP被用在学生的体育锻炼督导过程中,缓解体育教学的压力,并能够让学生享有更加广阔的平台,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运动类APP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也能够提升个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锻炼的意志力,通过沟通和交流解决困难,并对未来的锻炼有更多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