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22-03-24郑义金濯
郑义 金濯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一大批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符合国情、国际开放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和协同创新模式”。新职教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职业教育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支持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发展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职业教育机构赴境外办学,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认。”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主动适应我国产业国际化发展和产教融合发展要求,与企业共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输送高质量人才。
一、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内涵
关于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普遍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要求的“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着眼于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提出的对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要求,应当成为产教融合背景下我国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教育部《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从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四个方面描述的人才培养目标,揭示了来华留学人才的基本内涵。
文献研究表明,基于我国产教融合发展背景下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相关研究文献多侧重于专业或课程层面,从学校办学层面研究较少。董海英对校企“双元”育人在培养“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技能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实践进行了研究。郑亚莉等从专业、语言、文化三个维度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满足行业、企业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丁锦箫提出,高职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指在专业知识领域、语言应用领域、社会文化领域具有国际化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高质量、高可用、高素质的特质。根据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特点和产教融合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本研究认为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可界定为: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熟练掌握专业和语言应用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胜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国际化工作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点
1.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要求中方在驻在国投资企业雇佣相当数量的本土员工以保护本国公民就业,很多在华企业也通过雇佣海外高级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而高职国际化人才在就业后往往朝“技术骨干”或“技术主管”岗位方向培养。这就要求高职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具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更应具有与国外员工进行交流沟通、协同开展工作的能力;不仅掌握专业技术技能,还应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
2.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性。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宗教、政治、风俗习惯等与我国相差很大,在多个国家有投资经营业务的企业在不同国家的生产经营方式、工作生活环境和岗位工作方式也颇有差异。所以,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规格需要针对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量身订制”,尤其要明确在特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适应能力、外语沟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理解力和包容力等能力要求。
3.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复合性、培养规格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培养方式的特殊性。例如,思政教育要更加注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英语教学要突出口语能力培养和文化差异教育;实践教学要结合产业国际化工作岗位要求开展实训,有条件的要组织学生赴海外实习;第二课堂要着力为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创造更多机会、提升国际理解力和包容力;等等。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的特殊性也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水平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成要素
1.培养主体。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主体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承担者,广义上主要指学校和企业,狭义上指教师(包括本土教师和外籍教师)。其中,本土教师包括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的管理人员等。本土教师的国际化程度是培养高职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础,其国际化理念、专业视野、学习与工作经历、教育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直接影响学生国际化能力的提升。外籍教师是培养高职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补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活跃学术氛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国际规则和惯例。
2.培养客体。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客体是开展培养活动的目标群体,包括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两类。本土学生应当是产教融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主要目标群体,主要就业单位应当是我国的国际化企业,其在校期间的海外生活和学习经历对其独立生活、思辨创新、跨文化交流等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国际学生主要指来华留学生,也包括在海外办学点接受培养的外国学生,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加强职业学校与境外中资企业合作,支持职业学校到国(境)外办学,培育一批‘鲁班工坊’,培养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实施“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高质量的海外办学点,培养适应所在国产业发展所需的国际学生,更好地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
3.培养资源。高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资源是开展培养活动直接所需的物质、信息、平台等,主要包括基于产教融合的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国际化实习就业机会。国际化课程资源是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包括学校实时更新的校本课程资源,也包括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等共享的课程资源。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各类课程资源要协同育人、同向同行,校企双方要将相关国际技术标准、管理规则等资源融入课程,构建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面向中国学生,应当对政治思想理论课、大学英语课、专业课程等资源进行针对性调整,提供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资源。面向来华留学生,应当在提高汉语水平、提升对中国的认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提供特定的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是传递人才培养信息、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桥梁。校企双方应主动加强与地方外事部门、行业协会、海外机构等的联系与沟通,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搭建稳固可靠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共同争取并利用好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实习与就业机会是达成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便于学生实习与就业,更多地向国际化就业岗位输送人才,校企双方应提供充足的国际化工作岗位,并结合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岗位培养提升国际化能力。
4.培养环境。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环境是开展培养活动所必要的外在氛围,包括政策制度环境、学习环境、服务环境等。充分发挥中国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和育人优势,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国际化育人氛围,形成兼收并蓄、坦诚开放、互学互鉴的多元育人环境,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培养主体和培养客体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政策制度环境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支持产教融合发展、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政策法规等,学校和企业制订实施的校企合作育人协议、学校与外方机构签订的人才培养协议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国家、政府、职业院校及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不同层面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建立自上而下的职业教育法律、政策与激励制度,促进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实效。政策制度环境对校企合作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控制作用和规范作用。学习环境包括国际化校园环境、学术环境、国际化工作岗位环境等。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多元,能够站在世界舞台上与全球人才合作或者竞争。可通过建立相关外文网站、教学设施使用英文标识、组织学生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营造国际化化校园环境;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轻松、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便利。企业应提供国际化相关工作岗位环境,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把握具体工作要求,并通过跟岗见习、岗前培训、顶岗实习等不断提高国际化工作能力。服务环境包括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所提供的信息与政策咨询、合作交流项目策划与完善、日常学习与生活管理等服务项目。服务环境要覆盖培养客体入学前后的各方面,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优质服务。要坚持“充分尊重、求同存异、学习借鉴、优势互补”原则,在加强质量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活和美的创造性认知,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培育师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使学生更好地做到从文化适应到文化融合。
四、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1.培养体系的设计架构。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做好架构设计,明确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资源、培养环境等构成要素在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以便在此基础上实施体系构建和体系运行。其中,学校和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即培养主体,承担着开发利用培养资源、创造优化培养环境、面向培养客体开展育人活动以达成培养目标的重要功能,在培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核心作用。培养客体是最终实现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也是学习和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培养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重要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资源和培养环境由培养主体开发利用、创造优化而成,直接作用于培养客体以达成培养目标,在培养体系中处于支撑地位、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2.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及国内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实践,构建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成立合作管理组织。成立合作管理组织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这两个培养主体决策和工作的协调性问题,是开展培养活动的组织保障。合作管理组织的形式可以是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会、产业学院、订单班等形式,一般由学院领导、企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等组成,必要时还应有外方负责人。合作管理组织的职能一般是讨论确定涉及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资源和培养环境建设的重大事项,负责合作项目的运行和管理等。二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培养方案主要是制订培养主体如何确定培养客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有效开发利用培养资源、创造优化培养环境、实施培养活动的总体安排,是实施课程教学、建立配套制度体系的重要依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通过调研分析,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与相关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匹配度;要根据特定国家(地区)的产业技术和管理、国情和文化等特点确定相应的专业课程方向与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三是实施课程教学。课程是培养高职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载体,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充分体现国际化内涵与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融入家国情怀、跨文化能力和国际理解力教育,激发学生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热情并做好行动准备。大学英语课要加强口语训练,突出海外工作和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课要将国际通用资格证书、国际技能竞赛内容引入教学,力求国际化的岗课赛证融通。实训课程要结合“走出去”“引进来”企业相关工作岗位要求开展教学,有条件的要组织学生赴“走出去”企业进行海外实习。第二课堂要着力为中外学生开展语言实践、跨文化交流等活动创造更多机会,增强学生的国际交流体验,提升国际理解力和包容力。四是完善制度保障。当前中央和地方层面支持产教融合发展、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为校企合作完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提供了动力。校企双方应从培养主体作用如何发挥、培养客体作用如何彰显、培养资源如何开发利用、培养环境如何创造优化等方面完善制度保障,形成对培养体系诸要素的全面管理和人才培养活动的闭环管理。在制度保障中,最重要的是构建教师国际化能力培训和提升的制度体系,要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培养主体的核心作用,开发利用国际化培养资源,创造优化培养环境,激发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培养体系的运行机制。在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运行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各构成要素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各要素协同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一是培养主体的长效合作机制。学校与行业企业应当围绕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在招生就业、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环节建立校企人员互聘互兼、培养资源共建共享、培养环境合作优化的运行机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明确权利义务。校企双方作为联合培养主体,应当建立与海外机构的合作机制,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造,打造适合我国高职人才培养实践的培养资源。学校内部的各职能部门要着力构建“整体一盘棋”的协作机制,形成有机整体,把工作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成效上。二是培养客体的激发引导机制。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全育人”培养理念,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谐统一于人才培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让学生尽早了解产业国际化发展和国际产能合作动态,结合自身情况明确个人发展规划、激发学生国际化发展的热情。其次,要引导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展主动学习,在国际化培养资源和培养环境中养成国际化思维意识,在尊重本国优秀文化和理念的基础上辩证看待他国的文化与理念。最后,要引导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国际化发展后劲,充满自信地走向国际化工作岗位。三是培养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优势、行业企业的科技和信息优势、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优势,校企双方共同对标国际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针对我国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发展所需的国际化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并实施配套的培养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挖掘技术、装备、人才优势,建立专兼职教师团队培养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制定优化专业教学标准。四是培养环境的创造优化机制。政府部门要加强中外职业教育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对接,支持鼓励与国际产能合作配套的人才培养合作,指导校企双方有针对性地开发产教国际合作项目、建立健全跨国产教融合的办学制度、形成互惠互利的产教联合体和发展共同体,提升合作新高度,服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校企双方要共同营造“三全育人”理念下跨文化的学习环境和服务环境,把握学生国际化发展需求,提供培养环境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合理诉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