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24刘世昱张铭宸
刘世昱,张铭宸
(沈阳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2020年课题组对辽宁省5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学校为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收回有效问卷867份,文中的调研数据皆出自本次调研,从总体来看,多数大学生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时代的海量信息会影响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理性判断且难以理解数据背后的真正意义,因而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一、大数据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价值
大数据推动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变革,它为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使得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预测更具前瞻性、决策更具科学性、过程更具精准性。
1.大数据使教育的预测更具前瞻性
传统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调查和分析方法由于受调查数据的采集方式和样本范围的局限,以及样本分析的不确定性影响,很难从整体上客观、准确地描绘出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的全部图景。英国著名大数据研究专家麦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提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1]。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学生在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社交平台上留下的痕迹进行采集、溯源、分析、画像、预测。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动态追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浏览的网站、情绪的变化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以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为例,可以将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留下的关于突发事件或热点问题的痕迹等数据信息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数据信息相整合,找出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建构数据预测分析模型,实现从规律总结向未来发展状态预测的提升[2]。大数据能够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思想动态的追踪、分析和预测,进而使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具前瞻性。
2.大数据使教育的决策更具科学性
意识形态问题是高度抽象性的问题,只有将高度抽象性的问题量化,才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要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科学决策是前提,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量化,没有精确的量化,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就会缺少科学性和客观性。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曾说:当能够量化你讨论的事物,并且能用数字描述它时,你对它就确实有了深入了解。但如果你不能用数字描述,那么你的头脑根本就没有跃升到科学思想的状态[3]。大数据时代是用数据说话的时代,一切信息皆可以转化为数据,从而实现对信息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同时,大数据特有的科学量化、动态追踪、精准预测属性,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可能。另外,大数据基于数据的挖掘、搜集、整合、分析、关联、重组、构建、反馈、优化等,能够洞悉隐藏在数据信息背后的大学生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能够科学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困惑、政治觉悟、心理变化以及引导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走向等,这为正确地作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3.大数据使教育的过程更具精准性
传统上获得数据的方式多采用小范围的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目的是想通过用少量的数据样本获得和掌握更广泛人群的心理特征和思想状态。但人的思想和行为复杂多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数据样本的数量和时效会直接影响教育的精准性和确定性。大数据时代,通过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所有与大学生意识形态状况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快速梳理和整合,描绘出每个个体行为的全貌图景[4],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思想成熟度等,从而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推送。麦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持有这样的观点:随着大数据预测在精确度和细节上的提高,应该对帮助人们作出决定的预测结果抱以更大的信心,并提出了更加具体和细致的建议,采取更具针对性和更加温和的干预措施[5]。进一步讲,大数据赋予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精准性,也真正突出了教育中的学生主体理念,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内容。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存在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不强、校园舆情引导和监控有待强化、思政课教学的数字化和精准化不够等问题,因而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1.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在回答“思政课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到你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并进行交流沟通吗?”问题时,42.0%的学生选择“能”,34.8%的学生选择“偶尔能”,23.2%的学生选择“不能”;在回答“当遇到突发性事件和热点问题,思想出现困惑或迷茫的时候,思政课教师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你们的困惑点并及时地廓清迷雾吗?”问题时,30.0%的学生选择“能”,37.2%的学生选择“偶尔能”,32.8%的学生选择“不能”。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还有一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具备精准地捕捉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精神需求变化、及时引导学生思想认识的能力。也就是说,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不强。大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是现代教育者必须具备的素养。教师和管理者自身要成为“数据脱盲者”,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通过阅读图表追踪学生的进步;他们需要知道如何通过分析概率预测,获得对学生有益的信息,并鼓励学生以某种方式更有效地工作和学习。当前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在数据环境的熏陶下对大数据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数据进行思考、推理和研判以及将数据运用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大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需要提升。
2.信息空间下校园舆情引导和监控有待加强
在回答“当冲浪于信息海洋时,你会关注突发事件的新闻吗?”问题时,50.6%的学生选择“经常会”,45.9%的学生选择“偶尔会”,3.5%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在回答“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过信息或者评论交流吗?”问题时,12.2%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65.9%的学生选择“偶尔有”,21.9%的学生选择“经常有”;在回答“你会在信息空间里表达你的负面情绪吗?”问题时,6.3%的学生选择“经常会”,56.4%的学生选择“偶尔会”,37.3%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可以看出,多数大学生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都曾有过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或者评论交流”“表达负面情绪”“评论区评论”等行为。不可否认,信息空间中负面信息和情绪过剩不利于意识形态安全。信息空间是多元开放的空间,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进一步讲,信息空间里海量信息导致了媒体上舆论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大学生的身心状态还没达到完全成熟,因而容易受负面舆情的感染,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舆情引导和监控。
3.思政课教学的数据化和精准化有待提高
在回答“你认为当前思政课在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需求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多选)”问题时,46.3%的学生选择“灌输式教学乏味无趣”,43.9%的学生选择“教育的针对性不足”,32.6%的学生选择“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够”,39.4%的学生选择“理论呈现方式不够灵活多样”,23.5%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回答“你对大数据时代复杂的意识形态形势的认识来源于?(多选)”问题时,30.0%的学生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25.7%的学生选择“电视、报纸和期刊等 ”,71.6%的学生选择“B站、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12.8%的学生选择“其他”;在回答“你会浏览数字化视频或图片等正能量的数据内容吗?”问题时,42%的学生选择“经常会”,51.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6.3%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另外,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 h[7]。可以看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已经发生变化,“移动互联小屏”成为重要端口,自选新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成为网民的“第一信息源”,而且,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呈信息化、数据化、微化和碎片化态势,他们更喜欢贴近他们生活方式的学习方式,例如,绝大部分学生愿意浏览采用图片或视频等非结构性方式展示的正能量宣传片,因为其短小、直观、声情并茂等,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而传统课堂讲授缺少精准性、生动性和灵活性,并且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不足。在回答“当前的思政课能否精准地捕捉到你的思想动态以及精神需求吗?”问题时,44.3%的学生选择“能”,43%的学生选择“偶尔能”,12.7%的学生选择“不能”。由此推断,传统思政课过于注重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而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当前思政课“偶尔能”或“不能”精准地捕捉到自己的思想动态以及精神需求。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建设兼具大数据素养和意识形态素养的思政课师资队伍,发展和完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思政课程,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监督管理等,是解决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的科学之道。
1.建设兼具大数据素养和意识形态素养的思政课师资队伍
(1)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数据应用能力和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技术可以助力思政课教师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所思、所想、所行以及意识形态的传播规律,它可以对意识形态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和快速分析,并采用关联性分析方法精准识别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这势必要求高校教师具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力与数据敏感性[6]。大数据时代还要求思政课教师要有大数据思维,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和价值理念的变化,唯有如此,才能及时了解、掌握和预测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最新动态[7],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2)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意识形态鉴别、引导和风险防控能力。在大数据整合的信息时代,数据日益彰显传播力量,成为意识形态关注的主要对象。中国的大数据发展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数据信息在国际信息空间中的占有量不高,青年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等还不够强,需要广大教师给予相关教育和引导。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具备意识形态鉴别、引导和风险防控能力。
(3)思政课教师要增强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只有采用大数据技术和驾驭算法,才能精准地把握好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时效度,大数据为技术赋能有利于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的舆情趋势研判、问题处理决断,及时引导高校意识形态突发事件的舆论走向。
2.发展和完善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思政课
(1)思政课要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越来越以视觉化的非结构形式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现代化带给人们的福利,也是满足人的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技术赋权下数据呈现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形式,这就使得图像化、视觉化的意识形态普遍存在,具象化的意识形态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认同,因此思政课教学应多开发和利用数据资源,以便使抽象的意识形态内容能够以直观、生动、鲜活、简短的形式呈现给大学生,使其更易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并且能够在内心深处形成持久而稳定的政治信仰。
(2)思政课要增强分众化教学。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研究对象的数据化。研究对象的数据化最核心的体现就是量化,具体指标可以体现在数据方面,简言之,即用数据说话[8]。要通过大数据的系统分析,了解和掌握不同群体、不同个人的兴趣爱好与需求,抓住关键点,在海量数据信息中,通过数据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画像、数据预测等手段,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大数据中寻找潜在意义的关联,把握每个学生的精神需求,进而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推送。因而思政课必须通过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的精神需求,实现学生偏好的精准定位,从不同学生的信息需求偏好和媒介消费习惯入手,进行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断优化思政课内容,要在学生集中关注的主要内容上深入挖掘和拓展。
3.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监督管理
(1)加强大数据监管。将政治性摆在大数据应用和管理的首位,对高校各类大数据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对相应的大数据技术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管,安排部署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数据信息的审核、过滤和监控。同时,搜集、识别、分析学生在社交平台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舆情,建立健全舆情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监管。
(2)增强媒体管理。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9]。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媒体主办单位、媒体工作者、新闻舆论等进行意识形态监控和分析研判。
(3)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网络是大数据的载体和延伸[10],大数据时代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治理问题。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因而必须加强网络空间的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依法管网治网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治理的制度基础,也是其现代化的要求和体现,因而要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秉承现代化法治理念,建立相适宜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网络信息、网络校园、网络平台等管理和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和提升大数据时代网络空间的法治化治理能力,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四、结 语
大数据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是高校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途径,只有将大数据融合于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才能增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才能更有效地保障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才能更好地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