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州医药高新区竞争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2-03-24黄少峰孟祥山李仲谋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泰州高新区

黄少峰,孟祥山,李仲谋,肖 明

(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2.泰州市海陵区税务局,江苏 泰州 225300)

2009年5月,泰州医药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后,生物医药产业持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成为泰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初步形成“4+3+1”产业体系,即“生物药、化学药新型制剂、体外诊断试剂及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四大支柱产业,“特医配方食品、医疗装备及新材料、动物保健类药物”三大特色产业以及健康服务业。到2025年,力争建设成“国际健康中心、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引领区、长三角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区”。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每年发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报告》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逻辑性,文章采用《报告》的评估数据资料、研究结果,将泰州医药高新区和全国189家医药园区的产业现状及成果转移转化、研发投入及技术产出、人才、企业、产品、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研究[1],探讨高新区产业发展路径。

1 泰州医药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经济指标

产业发展迅猛。2019年,泰州市列入统计的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总产值978.04 亿元,比2018年增长12.3%;销售874.12 亿元,增长11.5%;实现利税138.91 亿元,增长9.71%,其中利润92.28 亿元,增长16.5%;完成出口交货值10.74 亿元,增长20.2%。高新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3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3.3 亿元、利润总额8.5 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8% 、6%、81.5%;完成出口交货额5.9 亿美元[2]。高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泰州医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产业结构

医药制造产业特色明显。2019年,全市集聚369家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以上企业83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59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10 家。高新区累计入驻医药企业1000多家,医药制造集聚生物制药企业21家,其中抗体药物企业8家、疫苗企业13家,成为全国园区疫苗企业集中程度最高、产业集聚效应最强的区域;集聚化学药企业50 多家;中药生产企业6家;诊断试剂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企业386 家,成为全国重要的体外诊断产业集聚区和产品创新区。生物制药、疫苗、高端医疗器械与诊断试剂、现代中药和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创新型产品成为园区发展的重点产业。

1.3 产业发展

2019年以来,2100 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医药创新成果落地申报;新签约73项、新开工20项、新竣工16项,其中,三类医疗器械和新药产业化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占比达80%,全年累计开工建设生物制药、特异性诊断试剂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主导产业项目32个,为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知名企业进驻提速。海博莱动物疫苗投资1.5 亿欧元、阿联酋SA 集团保健食品投资1 亿欧元、江苏瑞科生物10亿元、复旦张江二期投资10亿元、新绿色中药配方颗粒投资10 亿元、海和生物创新药物6亿元,迈博太科二期抗体药物产业化15亿元、赛孚士抗体药物CDMO 生产基地15.29亿元,中慧元通投资4亿元疫苗生产等重大项目,知名企业入驻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扩大了园区的产业规模。

1.4 创新发展

(1)产品创新。2019年,生物制药、化学药新型制剂、中药、诊断试剂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加快。1)生物制药产业。5 个产品进入临床Ш 期试验(迈博太科3个、泰康生物有2个);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完成临床Ш期试验;金迪克生物四价流感疫苗投产;江苏中慧元通获批药品生产许可证;瑞科生物取得宫颈癌疫苗临床批件3张,九价宫颈癌疫苗进入临床。2)化学药新型制剂产业。拥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35家,18家企业的44条生产线投产运营,获批GMP证书19张。申报新品种271 个,其中Ⅰ类创新药41 个。3)中药产业。通过GMP 认证品种12 个,正式申报的中药注册和转移生产的中药品种11个。心血管、中药新剂型等领域,形成了以剂型为技术支撑的现代中药研发生产体系,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苏中药业的“生脉注射液”“止喘灵注射液”等中药品投产上市;百草堂药业的“云芝糖肽”获国家发明专利,“云芝糖肽胶囊”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4)诊断试剂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集聚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企业合计386 家,其中,诊断试剂企业总数达全省20%,医疗器械企业达全省的13%,是全国体外诊断产业集聚区和产品创新区。获生产许可证(含生产备案)的医疗器械企业127 家,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总数1455张,其中,附加值较高的二、三类产品占49.2%。

(2)平台建设。建成特色技术公共服务平台21个。主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见表1。

表1 主要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3)投资模式。高新区和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泰州光控大健康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布局泰州市和泰州医药高新区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创新发展金融服务。

1.5 科研情况

(1)人才集聚稳步提升。至2019年,园区有4000 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其中国家级高端专家58人;全年新引进硕士以上学位高层次人才369 人,其中海外留学人才71 人、国家级人才11 人、省级人才18 人,引进省级以上创新团队2个;累计拥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 人、“两院”院士10人、国家级高端专家5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省“双创人才”124人。

(2)科研创新平台不断增加。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医药城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开展精准中药与健康研究所、产业孵化园建设,打造全球一流的中药研究平台;与四川大学共建的中国医药城药物评价中心成为全国知名的药物安全评价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全球首家国际遗传工程中心——中国区域研究中心落户;推进与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东南大学等12家全国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高端研发载体;全区建成特色技术公共服务平台21个;成立中国(泰州)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

2 竞争力比较分析

依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的《报告》公布数据及相关资料,对泰州医药高新区与全国医药园区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2.1 综合竞争力

综合竞争力评价由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龙头竞争力五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报告》显示,高新区综合竞争力2018年排名12,2019年排名11,2020年排名11[3、4]。 生物医药产业综合竞争力由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和龙头竞争力五个方面的综合实力构成。高新区在171份有效调查问卷园区中处于前列,但是与第一方阵的深圳市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还有很大差距。

2.2 环境竞争力

生物医药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园区所在地的发展环境,环境包括一般经济环境和特殊任务环境。一般经济环境指交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气候条件等软实力;特殊任务环境指园区产业规模、结构、技术水平、人员素质、财税、金融和人才政策等[5]。《报告》显示,泰州高新区三年排名均未进入前10。泰州医药高新区和处于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南京、苏州等城市的园区相比,在交通设施、科技水平、教育资源和医疗条件等支撑性的一般环境方面差距较大;同时,区域内各园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条件及政策也存在一定差距。

2.3 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由产业面积规划与开发情况、企业分布、吸引投资能力、园区孵化器和加速器数量、新药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开展临床药物试验情况、技术转让合同总额六个方面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高新区总体规划面积25 平方公里,包括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会展交易、康健医疗(国际精准健康中心)、教育教学、综合配套六大功能区。落户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1000 多家,高新技术产品110 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70家。2020年,泰州医药高新区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7 个,其中5 亿元以上项目53 个,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18亿美元。获批省级企业孵化器3家,获得一批新药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开展临床药物试验(表2)。《报告》显示,高新区产业竞争力近三年都未进入前10 名,说明其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吸引投资、新产品研发、专利发明等综合实力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表2 新药证书、医疗器械注册证以及开展临床药物试验情况

2.4 技术竞争力

技术竞争力评价由研发投入、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资助、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数量、近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报告》显示,5年来,泰州市高新区获省级二等、三等奖项各一项。高新区只有2019年排名进入前10,表明高新区在技术竞争力综合实力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新区差距明显。

2.5 人才竞争力

人才竞争力由园内工作人员总量、从业人员数量、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研发人员占比例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报告》显示,泰州高新区连续三年排名前10,处于人才竞争力领先地位。目前,园区有博士后工作站4 个、药物研究机构30 家、研发人员近13000 人;在高等教育方面,园区与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东南大学等12 家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签订合作协议;“两院”院士10 名、包括长江学者、百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国家级领军专家66 人,各类高端人才1572 人,海外归国人员34171人。但是,园区拥有的合作高校资源、科研院所与武汉东湖髙新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新区相比仍然薄弱,主要体现在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不足,创业项目创新水平不高,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6 龙头竞争力

龙头竞争力由销售过4 亿元的生物医药企业数、销售过亿元的生物医药产品以及上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三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报告》显示,高新区龙头竞争力连续三年排名前10,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园区有生物医药企业数1000多家,并且呈现上升的态势,但是总体上龙头企业相对较少。至2020年末,江苏晨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6 家企业入选江苏省高新区潜在“独角兽企业”,江苏戴格诺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入选江苏省高新区“瞪羚企业”。

泰州市政府已提出明确目标,努力完成主板上市企业超10 家,“新三板”等场外市场挂牌企业超50家,形成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市场多渠道并举的格局。到2025年,在主导产业细分领域形成3 个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高科技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实现创新型领军企业10 家,开发国际一流的拳头产品20个以上,本土主板上市企业达20家,打造资本市场“中国医药城板块”。

3 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3.1 改善园区经营环境

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风险、投资周期长的特点,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在税收方面实施优惠政策,支持创新药物的研发,除给予研发企业财政支持外,还可以提供税收减免、增量抵扣、生物技术工资税减免、加速折旧等政策,以激励企业创新。优化金融政策,降低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和成本,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创投风投,拓宽创投风投募资和退出渠道、营造优质的市场化法治化环境[6]。

3.2 提高产业竞争力

统筹协调园区集聚产业项目,对园区内产业项目发展进行竞争力评估,淘汰竞争力差的项目,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好特色产业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化,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等专项资金,改造园区产业集群优势项目,实现有效发明专利和技术转让合同总额稳定增长。

3.3 增强技术创新力

加快引进在生物医药学科优势的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到泰州医药高新区设立研发基地;在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医药研发智力密集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设立成果转化中心,推进离岸孵化器建设,引进创新成果到园区孵化、转化。加强与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东南大学等12家合作知名高校和国际遗传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生命健康研究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全方位合作,共建高端研发载体,有效组合园区、研究所的人才、技术、设备、生产等各种创新要素,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使产学研合作成为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完善现有的公共服务平台。

3.4 集聚生物医药人才

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级领军专家等“高精尖”人才实行创新资助政策;对园区全职工作的不同层次的生物医药人才,给予相应层次的购房补贴;对在园区创业的生物医药企业人才提供税收减免、技术转让等扶持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给予奖励;支持重点企业引进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

3.5 培育龙头企业

目前,园区入驻生物医药企业1000 多家,初步形成“4+3+1”产业体系,但总体上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在未来产业发展进程中,要吸引国内外同行业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拥有关键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入驻园区,推动园区产品换代升级步伐,形成一批在细分市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完善园区“4+3+1”产业衔接,实现园区完整的全产业链建设。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泰州高新区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幸福水天堂——泰州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遂宁高新区
泰州古韵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