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关系研究

2022-03-24

技术与市场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区服务业成都

周 路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成都经济区是四川省经济总量最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张,相关产业已经在成都经济区一定区域集聚起来,产业集聚的外溢效应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新知识和新技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则是成都经济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重要途径,技术创新在地理位置上呈现出集聚的态势。因此,研究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发展产业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最初研究产业集聚与创新存在联系的是古典经济学创始人Alfred Marshall。Marshall[1]认为产业集聚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外溢等因素所导致的,产业集聚有利于特定区域新主意、新知识和新技能在企业之间的传播和应用。Lynn Mytelka和Fulvia Farinelli[2]分析产业集聚的类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不同类型产业集聚企业创新活动存在明显的差异;Storper和Venables[3]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可以提供便利的面对面交流机会,促进知识溢出。

国内学者也对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这一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张杰、刘志彪和郑江淮[4]利用江苏省制造业数据研究产业集聚对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集聚效应并未对我国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的有机载体;杜江、张伟科和葛尧[5]检验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呈U 型。

综合学者研究的观点,关于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并且研究视角多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然而,即使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的结论成立,但是由于各地的资源禀赋、区域条件、工业基础和制度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考虑区域具体状况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有鉴于此,本文根据成都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条件研究产业集聚是否促进技术创新,为成都经济区培育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2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

成都经济区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有很多,而产业集聚只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部分运用成都经济区2005—202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面板动态模型,尝试从动态的视角对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揭示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为进一步优化成都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参考。

2.1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为了分析成都经济区地区间差异性以及其他变量在产业集聚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具体影响,本文建立以下基本计量模型:

innoi,t=α+β1clusi,t-1+∑βjctrlit+λi+εi,t
(i=1,2,……,N;t=1,2,……,T)

(1)

模型中innoit为被解释变量。根据数据分析需要和数据可得性,innoit用成都经济区专利授权数来代理,这主要是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提高,专利人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都主动申请专利,也就是说专利授权数较真实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

产业集聚指数(clusit)是解释变量。目前对于产业集聚的测度主要有区位熵、地区集中度指标、赫芬达尔指数、洛伦兹曲线、空间基尼系数、动态集聚指数等。本文主要研究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因此对产业集聚衡量方法主要借鉴张小蒂、王永齐[6]提出的度量方法:

(2)

根据理论研究和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在模型中添加影响技术创新其他的控制变量:①R&D经费内部支出水平(rdf)。技术创新投入主要为研发资金投入和研究人员投入,产业集聚往往导致研发费用的增加,进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水平,本文用R&D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②经济发展水平(edl)。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产业集聚进程,也影响到研发投入的水平。本文以人均GDP来测量经济发展水平。③固定资产投资水平(fai)。固定资产投入水平是反映地区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我们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来代理。④城市化水平(cdl)。本文以成都经济区城镇化率来表示城市发展的状况。

考虑成都经济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相互影响的惯性与溢出效应的滞后性,以及不同影响要素交互共同对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复杂作用,本文在公式(1)的基础上提出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标准模型如下:

innoit=α+β1innoit-1+β2clusit+β3clusit-1+β4clusit×innoit
+β5rdfit+β6edlit+β7faiit+β8cdlit+εit

(3)

2.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成都经济区2005—2020年的统计数据,行业是按照2003年统计指标规定的19个行业。数据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成都经济区市州统计年鉴及社会经济发展公报,四川知识产权局的市州专利统计信息。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通过线性内插法的形式进行补充。

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探讨成都经济区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的动态关系,并在分析的过程中交替加入控制变量,以期观察变量变化导致的效果。相关计量操作主要在Stata14.0软件中进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成都经济区全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GMM回归结果

表1是基于成都经济区全产业的回归结果。其中,第2列是在没有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滞后效果,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但影响的效果不显著。滞后一期的产业集聚指标则阻碍其前期的技术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产业集聚的效应衰减较快。表1的第3列到第7列是在基础模型逐渐增加控制变量个数及核心变量的交互项,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交互项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则显示为负影响,而且在10%显著水平上显现为统计显著性。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协同效果较大程度上改变单一产业集聚指数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方向及大小。此外,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2个指标在整个回归分析的结果中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负影响,而且这种效果在任何显著水平上均不显著。这种情况与预测结果相矛盾,原因可能是成都经济区城市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区域间严重不平衡,外界环境与技术创新要求条件存在较大问题等。对于固定资产投入水平而言,其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效果,但是效果在统计分析上不显著。从整体结果来看,只有在模型1与模型2中技术创新一阶滞后项在1%显著水平上显著影响技术创新指数。

在单独考虑成都经济区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情况下,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技术创新、服务业集聚、经济发展水平、研发与试验投入强度等变量之间关系。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成都经济区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回归分析表

从表2和表1的内容可以得出:成都经济区全产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明显存在差异,虽然两者之间影响的趋势是相同的,但是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较强。这点也说明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以服务业为主导,不论从产业集聚发展的阶段,还是从产业集聚的规模,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是协同发展关系。当然成都经济区不同区域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异质的。仅从表2回归结果可知,成都经济区服务业集聚水平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服务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具有显著的滞后溢出效应,在10%显著水平上这种效果明显。

表2的第3列到第7列结果表明,成都经济区服务业集聚不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且这种阻碍的效果是在10%显著水平上显著。而服务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交互作用却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均在10%显著水平上显著,这种综合效果可能主要是源于技术创新的本身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与研发费用的投入对技术创新均具有促进作用,而固定资产投入水平与城镇化则与技术创新负相关,这种特征可能是由于服务业具有的特殊属性所造成。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择2005—2016年成都经济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促进技术创新,且这种效应因产业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2)成都经济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其他控制变量影响,变量种类和个数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方向及大小。

3)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存在滞后效应,服务业技术创新的滞后效应比较明显,在10%显著水平上显著。产业集聚的滞后效应则表现不突出,而且有些情况下这种效应是负影响。

针对上述结果,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成都经济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①成都经济区各区域应借助自身区域优势,确定自己的优势产业,进行资源的整合及产业的合理分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②加强产业集聚区的通信、网络、专利数据库等现代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更好地扩散;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高企业创新水平。③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技术溢出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促进产业集聚内的技术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经济区服务业成都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成都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