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过程性考核研究与实践①

2022-03-24兆李建周白纪红李清华

华夏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系统疾病平时成绩病种

杨 兆李建周白纪红李清华

(1.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1;2.桂林医学院教务处,广西 桂林 541199)

医学教育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大批医疗人才,已经成为卫生事业的基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以“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非常成熟。然而,随着学科分化越来越细、疾病种类越来越多,系统性、完整性不断得到了加强,但同时也造成了各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交叉和重复,导致有限的教学资源被无谓浪费。新医科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对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本文以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新医科卓越实验班”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探讨“以疾病系统为中心”的床边教学新模式的构建。教学过程采取PBL/CBL等模式,结合翻转课堂和线上优秀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考核注重过程性评价,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采取多维度、多环节的考核方式,综合成绩有效支撑培养要求的达成,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具有良好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医疗人才为目标。

1 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概念

临床医学专业按照传统内、外、妇、儿等“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内容交叉和重复、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等诸多问题。经过医学教学探索,认识到以学科为基础的架构向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架构进行转变更能适应临床医学改革的需求。目前,“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多所医学院校开展,并将成为必然趋势[2-4]。“以系统疾病为中心”模式的教学设计应围绕疾病种类为教学单元,以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为基准要求,以系统疾病为核心,将传统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桂林医学院在新医师卓越实验班教学上,推行了“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教学过程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体,对本科生采取“床边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考核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采取多种形式考核方式,按照疾病、科室和系统的教学单元、教学组织单元和教学课程核心进行多次考核、反复考核,平时成绩给定也注重过程性,综合评价成绩为多形式加权求和,有效支撑了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教学设计与考核过程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

2 构建“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1 以病种为单元、以系统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

在教学过程中,以系统疾病为核心,以病种为教学基本单元,教学过程采取“床边教学”模式,为与临床科室划分相匹配,将系统疾病按照执行科室进行教学组织划分,根据教学疾病数量确定临床科室轮转教学周期。为保证教学质量,以“学生学习不中断、科室教学不中断”的小班教学分组模式进行授课,采取专病专讲、同病同师、反复循环教学。

2.2 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设定教学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毕业生为核心目标。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是医学毕业生能够从事医疗工作的准入条件,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容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全面提升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为了明确教学和考核内容,在教学执行过程中,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将“标准-内容-考核”系统进行全面梳理,形成规范化教学体系,如消化系统疾病教学要求,见表1。

表1 系统疾病教学要求表

2.3 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效运用到教学过程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从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进行转变。有效减少课堂讲授学时,让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和优质的线上资源自主学习,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保证自学效果。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PBL、CBL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临床案例,采取小班教学、翻转课堂等模式[5]。

2.4 “课程思政”融合到教学过程

“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教学执行科室本身的课程思政元素,保证在整体教学设计中注意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入,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坚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高效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同时要求教师注意提升自我教学素养,实现“三全”育人教学目标[6-7]。

3 围绕系统疾病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法

为了进一步实现过程性评价,考核过程采取“一病一考”“一科一考”“一系统一考”,综合小测试、病例讨论、床边问诊、技能操作、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等平时成绩进行评价。综合成绩分为平时成绩、病种考核、出科考核和系统考核。

3.1 平时成绩强调过程性

在教学过程中,平时成绩主要在授课过程中给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如作业、病例讨论、床边操作技能、小测验、课堂表现等。系统课程负责人要在教学大纲中明确平时成绩的考评形式,并分布到每个病种教学过程,确定每个系统疾病中采取的评价方式和分值。任课教师可根据标准对每个病种授课过程中给定平时成绩,体现过程性评价。如表2为消化系统疾病平时成绩评定标准,表3为消化系统疾病平时成绩登记表案例。

表2 平时成绩评定标准分(案例)

表3 平时成绩评定表(案例)

3.2 一病种一考

教学过程将系统疾病拆分成单病种进行教学,在完成病种教学后,进行课堂测试。考核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采用病例讨论、病例分析、小测试等形式进行。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明确该病种考核分值,以及该系统疾病需要对多少病种进行考核。考核标准和成绩登记表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 病种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分

表5 病种考核成绩登记表(案例)

3.3 一科室一考

依据临床科室划分,在专科或亚专科教学完成后,进行出科考核。考核方式采用线上考核,题目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容,由专科科室或亚专科科室组织。对同一系统病种分属于不同专科的,各科室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综合评价成绩Y3根据各科室成绩加权求和,各科室权值为在本科室教学时间与该系统总时间比值[8],即为:

(式1)

式中i为本系统疾病参与专科科室数,最多n个;ai为第i个科室轮转周数,A为本系统总轮转周数;Xi为本科室出科考核成绩。例如,消化系统疾病共计教学12周,在消化内科教学6周,在胃肠外科教学4周,肝胆胰腺外科教学2周。在三个专科教学结束后,均进行“一科一考”并登记表格。如表6为×××同学的一科一考考核成绩登记表。

表6 一科一考考核成绩登记表(案例)

代入公式1,求得一科一考综合成绩如下:

3.4 一系统一考

在整个系统疾病考核完成后,由教学管理部以线上考核的方式进行系统疾病考核。考核围绕本系统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容进行,成绩记为Y4,例如×××同学系统疾病考核完成后成绩评定为88分。

3.5 综合成绩支撑培养要求的达成

综合成绩评定摒弃了一考定最终成绩的形式,系统课程综合评价分数由平时成绩、疾病综合成绩、科室综合成绩和系统综合成绩构成,并将过程性评价贯穿到教学的整个环节。同样采取加权求和的方式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式2)

式中j为综合评价成绩组成,有4种形式;aj为第j个形式的系数,本例子中设定平时成绩0.2、疾病综合成绩0.1、科室综合成绩0.2、系统综合成绩0.5;Yj为各种考核成绩。

以×××同学消化系统疾病成绩为例,代入公式2计算该生该系统疾病的综合成绩结果为84.57分,具体计算如下:

Y=0.2×77+0.1×86+0.2×82.83+0.5×88

Y=84.57

综合成绩可以很好地支撑培养要求的达成,整个评价过程对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记录,可以统计分析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提升培养质量。

4 结论

围绕“系统疾病为中心”的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按照“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系统疾病-临床科室-病种”的顺序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以病种为基础单元,专科为授课组织单元,系统疾病为评价单位,并将教学大纲完全对标执业医师考核大纲。

综合运用“平时考核”“一病一考”“一科一考”“一系统一考”形式,采取多考核、反复考核,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在每一个考核环节体现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容,以系统疾病综合成绩评定有效支撑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系统疾病平时成绩病种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新病种”等十五则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按病种付费渐成主流?
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与全身多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伴有系统疾病的老年缺牙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程中的护理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ROS介导的炎症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