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2022-03-24王丹坤
王丹坤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怎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上驾驭矛盾把握平衡,走出“乱花渐坠迷人眼”的迷茫,走进真正的语文新课堂?
一、“简约语文”与“深度语文”——和谐共存
“教学做合一”,即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也就是“学”重于“教”。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法在不断更新完善,形成了课堂教学“百花齐放”的局面。语文教学声光电齐,纷繁复杂,高深莫测,致使很多学生无所适从。于是有人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地教语文,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一些形式化的东西排除掉,挤出时间,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更智慧、更深入的对话,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简约高效化。简约课堂背后是精要、大气,是把深刻的道理说浅显,把复杂的问题做简单,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精髓,让语文教学真实、扎实、朴实,不是华而不实,更不是故弄玄虚。语文教学,简单才是最深度的。
如教学《刷子李》一课,遵循“简单语文”的教学理念,处理教材时要采用“减法”思维“拎”重点。用“洗沙淘金”的方式,我提炼出“刷子李刷浆技艺高超”和“曹小三心理一波三折”这一明一暗的两根主线,围绕“这位民国达人身上的技艺究竟如何了得?”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在主问题的统领下,我带领学生品读感悟,其他内容稍作处理。此设计可谓“简”,简到只抓两根线一个问题;却又很“深”,深到让学生掌握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深到体会出时代的工匠精神,每个行当里的能耐人对手艺的讲究,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认真。
“简约语文”与“深度语文”在统一中平衡:简要内容、简洁提问、简化结构的背后,是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与钻研,是对情感的深度挖掘与探求,这恰恰是“深度语文”的内涵所在。当然,简单与深刻和谐共存,需要教师会“挑”会“拣”、勤“钻”勤“挖”、能“拎”能“穿”。所以说,简单语文要求教师不简单!
二、“板块教学”与“整体活动”相辅相成
陶行知教育思想将教师与学生看作一个整体,将教学、学习、应用也都整合到了一起,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板块教学,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将散乱的问答和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整体”应该包含多项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而这些实践活动又必须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做的是对教材、对文本的深刻钻研、提炼与体悟。
教学《刷子李》一课,当我们走进语言文字时就会发现,需要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的内容很丰富。如果这些内容教学时逐个提出处理的话,课堂就成了一盘散沙。教师要教好一篇课文,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文本思路要完整性。细读课文后,我发现全篇课文以“刷子李的刷浆技艺高超”为主线,于是,我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三大教学板块,并设计了主问题下的子问题,层层推进教学:第一板块——感受人物之奇,探究 “ 刷子李这个人‘奇’在何处”;第二板块——感受故事之妙,探究“刷子李这个故事‘妙’在何处”;第三板块——感受写法之巧,探究“怎样用正反结合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形象”。三大教学板块的实施,时机有别,各有侧重:第一板块活动可以放在课始与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时解决。第二板块活动,学生在子问题的引领下,感受着曹小三心情的起起落落。学生有品读、有交流、有感悟,经历了实实在在的感知、朗读、表达等语文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无需多讲,只要稍稍一提点,学生便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第三活动板块,把阅读的着力点放在学习写作表达上,就把学生的阅读层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板块教学”与“整体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行为关系不仅表现为你问我答,更表现为相互的交流和探讨,欣赏与评价。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互动的、和谐的,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平衡发展的课堂。
三、“课前预设”与“即兴生成”协调统一
陶行知说:教师要有同理心,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教师课前预设和学生即兴生成保持平衡,达到协调统一。新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地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即兴生成的各种信息,把有价值的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中,让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慧的火种,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当读到《刷子李》中的“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学生冷不丁冒出一句:“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装束酷一点吗?”一些学生也议论纷纷。于是,我及时调控教学进程,以此为契机展开教学。我让学生说说:“平时你们见到过油漆工吗?”学生回答:“那是当然。”“我的邻居王叔叔就是个油漆工呢。”……我又顺势引导:“他们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这时,孩子们回忆起来。“他们都穿着工作服呢。”“一天下来,身上从头到脚白刷刷一片……”这时PPT呈现出粉刷匠工作时的照片。孩子们一下子体会到了“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真的让人叫绝,他是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学生不知不觉在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中弄清了“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是给自己立了一个十分苛刻的规矩。这个规矩背后折射的是他对自己刷浆技艺的绝对自信!教师把现实的、心理的世界有机地交融在一起,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构成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和学习世界。
四、“教师引领” 与“学生自主”并用并重
在教学《刷子李》一课时,课堂设计的三个板块活动中,学生都是在自己读书的基础上独立体会、自主感悟、小组交流后形成共识的。事实证明,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如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第一处描写曹小三心情的句子读一读,孩子们就读出了曹小三刚开始时半信半疑的心理。接下来曹小三的心理又经历了怎样的起起落落呢?学生在想象曹小三当时的心理时,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天哪,师傅身上真的连芝麻大小的白点也没有。”“真不可思议,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难道师傅的名气有诈?”“师傅真牛!真了不起!”……他们用自己的理解与感悟把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表露无遗。教师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权利,学生才可能有上面的深刻与精彩。教师在提出问题、参與对话、适时交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适时地观察学情变化,有目的地来调控课堂教学,使教学目标更加合理,使教学过程更趋优化,从而实现“教师引领” 与“学生自主”的整体平衡,建构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矛盾无处不在,旧矛盾解决了,达到新平衡后又会出现新矛盾,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语文教学亦是这样,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矛盾,处理好这些矛盾,找寻到“恰当平衡点”,用平衡理念来建构生态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新课堂的和谐高效。只有把握矛盾的平衡,才能走出新课堂中“乱花渐坠迷人眼”的迷茫,摆脱“浅草也来绊马蹄”的困惑,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