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边城喀什最美丽的花
2022-03-24
灾难,一直是民族的试金石,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带来了恐惧、担忧和焦虑,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温暖、责任和爱。那些在疫情中奋不顾身的守护者,开成了中华大地上最美的花。喀(kā)什海关技术中心的廖凌就是其中的一朵。
奉献热血 负重前行
廖凌是喀什海关技术中心综合实验室负责人,在柔婉的外表下,有着一颗坚毅而火热的心。在抗击疫情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坚守在检测一线,用柔弱的身躯,为美丽的边城喀什,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2020年7月,新疆遭遇疫情,病毒来势汹汹,喀什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身处检验检疫一线的廖凌,也立刻向喀什海关递交了请战书。
7月23日,她收拾好行装准备去单位。这一去,起码要1个多月。她亲了亲4岁儿子的小脸,看着身体一直不好,却依然支持她的母亲,轻声说:“妈,我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母亲推了推她,笑着说:“你放心去吧,你干的是为国为民的大事,妈都懂,妈会照顾好小宝的。”
奉献汗水 爱岗敬业
喀什海关技术中心当时承担着三支医疗队的检测保障任务,几天时间,要检测的样本超过了53万人,技术中心人手有限,这意味着她一个人每天就要做15000例实验。她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待十几个小时,甚至是连续作战,两三个通宵不睡已成常态。
在做检测时,她得全神贯注,口罩勒得脸生疼,但是不能摘;厚重的防护服让人浑身像是泡在水里,又热又黏,但是不能脱下。那种高度的精神紧张和身体上的极度不适几乎令人崩溃,但是廖凌完全忽略了这种煎熬,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赶快出结果,从源头遏制和杜绝新冠病毒的扩散。
从7月到9月,她在检测中心待了40多天,因为检测任务重,她连和母亲儿子打电话的时间都很少。有一次,母亲睡觉时儿子悄悄跑到廚房玩火,差一点就酿成了火灾,听到母亲用玩笑的语气控诉儿子的不省心时,廖凌的心突然颤抖了起来,她声音哽咽,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9月喀什解封,她刚刚能回家和母亲儿子团聚,疫情便再次反扑。那天,还在单位加班的她,突然接到紧急检测核酸的任务,她想赶回家收拾几件换洗衣物。然而小区已经封闭,她只能在楼底下,对着儿子大声说:“宝宝,你要听姥姥的话,妈妈有任务,这几天不能回家陪你了。”
儿子扑在窗口,哭得很伤心,母亲把她的衣物收拾好,从窗口扔下来,她看到母亲的眼睛里,似乎也有泪花,她的眼泪也忍不住要流下来,但是她咬紧牙关,憋住了眼泪,交代了几句转身就走,她怕再听儿子的哭声,会不舍得走出小区。
奉献青春 根植边城
这时的技术中心,不仅承担了全区的核酸检测任务,还承担了环境检测和出口货物的检测任务,每一天都像在打仗。核酸检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样本从开始检测到完成,要4到6个小时,一旦发现一例样品有异常,就要反复检测,有一天,她又熬了一个通宵,同事心疼地给她泡了一碗泡面,可是尽管饿了一天一夜,她却一口也吃不下,她只想休息。
2020年终于过去了,2021年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疫情仿佛是始终悬在头顶的一把刀,让她肩上的担子,也始终沉甸甸的。
总是看到这么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廖凌,就是那个无怨无悔负重前行,为喀什静好而付出的人。她,就是开在喀什最美的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海关人,不负14亿人民的期待,乘风破浪,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