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让“榆木疙瘩”重获新生
2022-03-24李军
李军
在太原市晉源区美丽的天龙山脚下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庄里,有这样一间传统技艺传习所:在乡下不为人们所看重的榆木旧料,自打来到这里,便有幸获得“重生”,它们经过匠人的精细打磨,再经过一双双巧手分割“裁剪”,总能“起死回生”、变废为宝,成为人见人爱、恨不得能马上私藏一套的“传家宝”。2月22日,《科学导报》记者走进太原“晋源工匠”刘洋的山西老榆木传统技艺传习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木艺摆件立刻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年,她通过传统的木工技艺将废弃的老榆木“变废为宝”,诉说着向美而生的心灵木语。
要找到刘洋的传习所并不容易,单凭导航不行,还要有熟人的指引,才能准确“定位”,最终到达。
沿着滨河西路一路向南,车下了主路,再拐过几道弯,这时候,一幢二层木构建筑闪现出来,白墙、灰黑色的屋顶,还有黄色的木格窗,让人顿觉眼前一亮。同行的人介绍说,眼下村里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刘洋的这幢徽派风格建筑别具一格,是全村最漂亮的!
果不其然,车子拐进院里,木屋近在眼前,感觉又不一样。一块方形铜字招牌首先映入眼帘,上面写着“山西老榆木传统技艺传习所”。铜牌下,一身素装、一脸素颜的刘洋,就站在那里候着。跟上她,挑起棉门帘,跨过木门槛,进到里面的木头世界,那才是她心中的“桃花源”。
在青灰色老城砖搭起的照壁前,有刘洋亲手制作的木雕,还有她多年收集、制作的满满一室木作家具和生活用品。沉浸在浅淡的木香中,访客也不由得神清气爽,心里立刻静下来。
上学时,刘洋学的是国画专业,毕业后她随心而走,断断续续地做起了装修设计,最后才和老榆木结缘。在她的工作室,手触眼及之处都有老榆木的身影。人们想不到,堆砌在院子里的那一方方晦暗又粗糙的老木头,经她老料新作,重新焕发生机。淡黄色的木质,清晰自然的纹理,怎么看都像是一幅幅重峦叠翠的风景画,又仿佛是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就把岁月揉开、摊平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榆木疙瘩”常被人当作贬义词使用,形容人不开窍,或是顽固不化。刘洋的爷爷是木匠,也许是遗传,也许是命运,凭着多年对“榆木”的了解,刘洋对“榆木疙瘩”这个词却有不一样的认识与理解。“山西人喜欢用榆木做家具,那是因为它结实耐用,我喜欢榆木,是因为它朴实无华、经得起打磨,这一点和我的性格有点像。”刘洋笑着说。
从2009年开始做这一行,刘洋越来越舍不得放弃这一行。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木匠工艺的一种智慧,在刘洋的工作室,现在能从事这项传统技艺的工匠多数都在60岁以上。
2017年,为了让更多的人来玩、来接触木匠活儿,把传统手工制作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刘洋专门开设了传习所,免费招收木艺爱好者学习木作技艺,让大家通过手摸眼看,亲身感受做木匠的快乐。在这里,只要拿一把刀具,再找两柄凿子,就可以做一个自己喜欢的板凳或木锁,或者是车模、航模等玩具。即使是一卷卷的废刨花,也能经过手工制作,变身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艺术源于生活,老榆木最经得住推敲、打磨。我觉得,做人也要像榆木一样,能经得住岁月考验,依然坚守本心和初衷。”2018年,刘洋被确定为晋源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后又被区总工会评选为第二届晋源工匠,这让她在传承木作工艺的道路上信心更足了。眼下,她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不拘泥于古法制作,在对传统家具进行改良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健身甩腿凳、游戏悬浮凳、颈椎按摩枕……这些小巧有趣的小物件,让厚重沧桑的老木料又有了新的定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