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高管的天价薪酬
2022-03-24韩璐
韩璐
医疗业成为新的高薪风口。
根据钛媒体整理的高管薪酬排行榜,各大科技股(含A股、港股)中,上榜频次最高的并非互联网,而是医药行业,尤其在18A和科创板上市的医药新贵们。
根据排名显示,个人年薪排名前50位的高管,29人来自医药行业,入选的门槛则为年薪1100万元。另外,高管薪酬总额排名前20位的科技企业,有7家来自医药业。
高管拿高薪的另一面,其领导的大量医药公司,在2021年财务和股价表现欠佳,IPO发不出、股价跌跌不休也很常见,有的企业跌幅甚至超过50%。
饶是股价打折,医疗业高管依旧高价难求。
《21CBR》记者发现,入选的医疗行业高管,大多为创始人或董事长,也是公司获取最高薪的人,且大部分本身就是科学家,或者有着长期科研、临床经验。科班出身的他们,通常还身兼首席科学家的身份。
科锐国际生物医药创新疗法领域管理经理钱畅告诉《21CBR》记者,医疗行业有技术壁垒,技术价值在后期转化上也难于其他传统行业。
于是,知识格外值钱。
“早期项目的创始人或者董事长,要么自己研发出身,能开发项目,要么能在早期阶段甄选项目,从前期一直推到后期,创造的价值巨大,也直接影响后续市值的空间。”钱畅这样解释他们的高薪。
在高管个人薪酬排行榜中,微创医疗的常兆华获得2.33亿元的年薪,为医疗业最高薪个人。
据公开资料,常兆华多年在海外医械公司负责研发,1998年回国创立微创医疗,专注高端医疗器械。
常兆华不只是微创医療的创立者,同时担任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同在榜单上的王国辉、李西廷以及朱叶青,分别为医械企业心玮医疗、迈瑞医疗、诺辉健康的创始人,在创业前均有多年研发或临床经验。
相比医械,在医药企业拿顶尖高薪的,也不简单。
生物科技公司诺诚健华董事长兼总裁崔霁松,其年薪高达1.2亿元。他本人是一名生物学家,在默克公司长期从事过临床研发。
永泰生物创始人王歈的年薪1.02亿元,身兼执行董事、CEO、联席首席科技官,他在医学研究领域拥有20多年经验,在癌症医治领域成就斐然。
英国上市招聘咨询公司Page Executive高级合伙人沈洁告诉《21CBR》记者,医疗类企业早期创业阶段,要将技术转化成科研成果、再转为市场化商品,科学家就像是企业的IP,得到现金、奖金、股票或者其他回报,大部分是基于市场定价。
除了薪酬绝对值高,医疗企业高管占全员薪酬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行业。
在榜单中,上榜的一般科技类公司,高管团队(仅限报表披露的董事和最高行政人员)薪酬总和占比通常在1%-2%左右,医疗行业则普遍超过20%。
其中,诺诚健华高管团队总共拿了1.35亿元,占比达39.31%,永泰生物高管1.26亿元,占公司总薪酬63.28%。
更有甚者,永泰生物的王歈,德琪医药的梅建明、王国辉,其个人薪酬占比更是超过了50%,相当于,一个人拿走了公司一半的薪酬预算。
占比如此之高,部分是因药企团队规模小很多。
与动辄上十万的大厂比,医药业尤其创新药企,队伍非常精干。比如,同期(截至年底)永泰的员工数为432人,德琪医药和心玮医疗的员工人数分别只有219人和220人。
此外,天价薪酬,大头的构成往往是股权激励。
沈洁解释到,如果以18A港股上市的创新药企来看,他们多数并不盈利,市值或者估值的来源,大多来自市场对颠覆式创新的期望。
“在初期股权设置时,就会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资本回报,先期以股权形式间接给予重要的创始人或管理人才、技术提供者。”沈洁说。
注: 全体员工薪酬包含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
比如,拿德琪医药的梅建明来说,他以8744万元年薪上榜,包含了7944万元的一次性股权激励,其现金性的薪金及补贴收入为333万元,绩效奖金则是407万元。
“创新药企C level岗位为例,CMO年薪大概在800万-1000万元,CSO、CTO在300万-500万元不等,这些仅是现金部分,不包含股权激励。”
来源:科锐国际2022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
钱畅告诉《21CBR》记者,创新药企如招募大公司高管加入,现金部分一般会基于原来薪酬适度上调,更具吸引力的,就在创新企业的原始股与期权部分。
“一般优质公司在2-3年,最多5年之内肯定上市,这笔股权会带来可观的回报。”他坦言,近年大量海外医疗人才愿意回流,这是重要诱因。
2021年,创新药企整体表现疲弱,无论财务或者股价。
上榜企业里,诺诚健华过去三年亏损超过36.5亿元,百济神州预计2021年亏损85.42亿元至110.12亿元,永泰生物、药明巨诺、德琪医药、心玮医疗、嘉和生物等均未盈利。
盈利惨淡,加之集采、医保谈判影响,预期利润空间收窄,股价上大多经历回调,甚至是大幅回撤,且不时有降薪、裁员消息传出。
然而,医疗业高端人才的薪资,还是水涨船高。
根据《科锐国际2022人才市场洞察及薪酬指南》显示,创新驱动领域集聚高薪人才,生物医药是代表之一,甚至出现自上而下“内卷”式人才抢夺。
钱畅告诉《21CBR》记者,行业高端人才还是紧俏。
具体在薪资涨幅上,医疗业热门岗位的薪酬涨幅,基本维持在20%以上;分化出的细分新赛道,比如细胞治疗、mRNA、基因治疗,薪酬涨幅均在30%以上。
不过,因为政策影响,传统化药、小分子药领域,销售部门会有团队或薪资调整。
“部分靶点集中或者研发扎堆领域的创新药企,会因为商业化进程放缓,股价下跌,不只给不到早年的高现金,期权兑现程度也会受到影响。”钱畅表示。
“某种程度上,高管薪酬是一个财务模型,与公司估值息息相关,而不是发薪水的概念。”沈洁告诉《21CBR》记者。
永泰生物-B即回应称,其高管个人年薪为1.02亿元的消息实为误读,根据2020年年报披露,该高管个人年薪酬现金仅为110万元,其余均为累计期权形式的股份支付。
如今,国内的创新药企估值回调,也自然会影响高管薪资。
“行业有周期,个人职业生涯一样有周期。”沈洁说,生物创新药经历成长期、爆发期以及调整期后,现在可能处在回归理性的过程。
在回调过程中,基础薪资部分还是会基于市场标准,而股权期权、收益奖金层面,则会与市场同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