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年轻世代强势介入政治,值得关注
2022-03-24萱志刚
萱志刚
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已经尘埃落定,当选总统尹锡悦将于5月10日正式就任。这场大选之所以能在严峻疫情形势下实现77.1%的较高投票率,除了选举资格首次涵盖18岁人群起到推升作用,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就是以20岁一30岁年龄段为主体的年轻选民踊跃投票,成为韩国朝野阵营极力迎合和争取的对象,进而形成直接影响政局的引力波。换言之,“2030”新生代选民冲击力上升、性别符号泾渭分明等现象预示着不管主动介入还是被动裹挟,年轻选民都将成为韩国政界持续关注的目标,在韩国国内未来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届韩国大选后的相关统计显示,49.6%的男性选民支持尹锡悦,49.7%的女性选民支持李在明。同时,尹锡悦获得20岁一30岁男性群体中超过50%的支持,而李在明获得20岁—30岁女性群体中60%左右支持。统计数据佐证了韩国国内性别之争火药味浓烈的同时,也折射出年轻选民左右选举能量的陡然上升。这次大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在韩国4419万合格选民中,以“2030”年龄段为主的年轻选民超过1300万,比例接近1/3,在实际投票中的占比则会更高,这也早早衍生出所谓选举率高有利于尹锡悦当选、选举率低则有利于李在明胜出的预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韩国众多年轻选民冒着疫情风险踊跃投票,把尹锡悦“推上了总统宝座”。
为何过去一向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淡化、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投票的年轻世代,现在成了韩国左右阵营都全力瞄准的目标?年轻世代更多介入政治议程又将如何影响韩国政治生态、社会氛围乃至民主政治进程?
其实,韩国年轻世代参政议政热情高涨和对选举结果影响力上升,有着深刻的内外背景。
一是“内卷化”的巨大压力使韩国年轻人希望革新政治改变命运。文在寅执政五年来,一方面是严峻疫情形势下韩国由新兴工业国成功晋级发达经济体,韩国人均GDP超越日本,国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但另一方面,韩国国内政经生态趋于恶化、高房价与高失业率、慢性就业与贫富分化、结婚难与生子难、官员渎职与丑闻等社会不平等、不公正、不平衡现象也日益严重,上升空间、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内卷化,在尚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世代中引发普遍焦虑和不满。
通过参政议政改变“386—代”政治(韩国政治概念,其中“3”代表这批人30多岁时获得政治权力,“8”代表这些人在上世纪80年代推动韩国结束军人政权;“6”代表他们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影响社会、塑造国家,成为很多年轻人重新审视选举价值乃至投身其中的一个选择。
二是“外卷化”的剧烈变化使年轻人希望国家变革扭转被动。疫情下,韩国面临适应世界趋势和时代发展、/顺应国家竞争走势、尊重民意和国民诉求、挖掘发展动力乃至塑造韩国在区域和国际上的优势地位等挑战,也面临选出一位能够带领国家向前迈进的总统的关键抉择。年轻世代大多数不甘韩国就此“衰退或沉沦”,担忧韩国在国际上影响走弱的保守焦虑诱发空前的政治介入意识。在中美大国博弈加剧、俄乌局势搅动地缘格局、全球秩序面临重塑的走势下,主动介入政治议程、彰显世代主张以影响国家走向,成为韩国很多年轻世代的外向诉求,也使这次选举带有更多被地缘挑战裹挟的特点。
三是政客的刻意迎合激活年轻世代渴望影响政局的阶层意识。如果说内卷化和外卷化的结合催生韩国车轻世代的某种“责任感”或“使命感”,激活他们通过选票改变自己乃至社会的热情,那么候选人出于战胜对手的选举策略而祭出偏执的理念主张和倾斜的政策诉求,则带有刻意逢迎的色彩,也使一些年轻人参与政治的热情被某些极端政策主张裹挟,被攻击性的策略扭曲,被保守和进步的阵营分化。
韩国未来政治清新的希望在新生代的政治意识崛起,但韩国政治生态乃至社会氛围面临的潜在破坏冲击,也有部分可能来自新生代。尤其是这个群体在这次韩国大选期间表现出某种认同欧美日以及排斥周边国家的保守政治倾向,无疑给未来的韩国内政外交带来新的变数乃至风险。
新总统执政后如何兑现对年轻选民的竞选承诺,年轻世代又将如何审视自己选上来的总统的施政能力与水平,仍然有待观察。但这次选举透露出来的韩国年轻世代介入政治议程的倾向乃至能量已经令人不可小觑。他们一方面有可能对传统选民和选情结构下滋生的政治对立、社会撕裂、诉求乖离等社会氛围起到修正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左右韩国未来政治议题的风向标。谁不将他们放在眼里,谁就可能与青瓦台渐行渐远。▲(作者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