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的出版价值
——基于交往的视角

2022-03-23宋春雪

文化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尼尔麦克人类

宋春雪

《麦克尼尔全球史》出版后引发国内外学界的重视。国外学界的研究多以内容简短的书评为主,体现了麦克尼尔致力于全球视角下的进行世界历史写作的努力。国内研究主要有钱乘旦教授的《全球史是从麦克尼尔开始的吗》、刘文明教授的《全球史建构中的网络化想象》、昝涛教授的《麦克尼尔:世界历史朝全球化趋势发展》等。[1]以上研究在内容上强调麦克尼尔的整体、宏观、全球性学术视野,认为作者运用历史学的想象力编纂全球史著作,突出全球史作为新史学的网络化特征,但是缺乏从出版价值角度进行的分析。本文通过梳理作者的学术经历、书籍的出版背景及版本情况,解读“交往”的范畴,探析《麦克尼尔全球史》的出版价值。

一、《麦克尼尔全球史》的出版背景与主要版本

本书的作者威廉·H·麦克尼尔(W.H.McNeill)和约翰·R·麦克尼尔(J.R.McNeill)是一对父子,他们对了解、认知世界历史进程怀有同样的渴望,杰出的父子史学家围绕人类关系网展开论述,[2]对人类历史进行精彩地分析,为世界历史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威廉·H·麦克尼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全球史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西方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他的史学代表作主要有《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1963年)、《世界史》(1967年)、《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人类历史的冲击》(1976年)等。他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全球史研究的“关键奠基人”。约翰·R·麦克尼尔是美国环境史学家,主要从事环境史与世界史领域的研究。他的重要著作主要有:《1700—1763年大西洋帝国中的法国和西班牙》(1985年)、《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2000年)、《蚊子帝国:1620—1914年大加勒比海地区的生态和战争》(2010年)等。他被称为“环境史研究的先锋”。

出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大众可以从出版物中品读作者的思想理念。麦克尼尔关注世界历史分析与综合的宏大视野,强调不同文明间的互动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理解世界历史变迁的核心要义。在写作《麦克尼尔全球史》之前,作者专注世界历史研究已经 50余年,认为世界历史围绕着不计其数且时常交互重叠(和冲突)的人类群体交流网络进行概念形塑,在欧亚非范围内跨文明的联系构成了一个“世界体系”。作者希望通过关注交谈所创造的交流网络以及经由交流网络传播带来的信息来理解人类整体的历史状况。

麦克尼尔父子双双赞同运用当代电子通讯万维网的“人类之网”一词作为交流网络的简称和本书的组织观念。作者坚信人类之网这一概念将会随着交通和信息储存与获取的改善而风行,让其他历史学家认为它比原有范式的解释能更好地理解人类过去的历史。正如作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的:“《人类之网》比之前接触到的书对文明进程提供了一种更敏锐、更公正的叙述。我把《人类之网》视为自己成就的合适高峰。40年后,我儿子和我编织了一部改进的、修正的、浓缩版的人类历史。其他人有权评说此书,但是我生平的雄心壮志如今已竭尽全力并心满意足地实现了。”[3]

《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J.R.McNeill,W.H.McNeill,TheHumanWeb:ABird's-EyeViewofWorldHistory,NewYork:W.W.Norton & Company,2003.)一书出版于2003年,是由威廉·H·麦克尼尔与儿子、著名环境史学者约翰·R·麦克尼尔二人合著的书籍,由王晋新教授翻译。该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引进,目前已经发行两个版本。第一版中文译本出版于2011 年,名为《人类之网:鸟瞰人类历史》。第二版作为中文修订版,出版于2017年,更名为《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新版中译本的书籍命名使用了“全球史”一词,反映出全球史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史学界的热点问题。

二、《麦克尼尔全球史》对“交往”的解读

在《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中,作者视野广阔,重视世界的体系性,以“网络”的概念涵括人类文明演化的脉络,通过将世界历史的发展置于不同的网络演进和形成过程中,揭示其中蕴含的合作与竞争,进而呈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作者指出书中“网络”的含义是把人们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一系列关系,人们通过这些“关系”来交换信息、指导行动以及驱动历史发展。作者认为网络是一个有弹性的概念,[4]几乎承担着塑造历史的作用。继而阐释了从远古时代祖先松散的交往网络,到早期农业社会的地方性网络,乃至电子时代的全球网络,认为交往网络表现出扩张的趋势,以容纳更多的人和更大的空间,网络的演变发展,呈现了人类文明发展成熟的过程。

在本书前两章中,作者介绍了最初的网络形成。其中包括人类成长的岁月以及向食物生产的转变。作者认同汤恩比的理论:“由于各种因素的刺激,必然会给人类带来失望,这个不可知的因素就是在挑战真的到来的时候当事人的那种反应。”[5]根据这一理论,驱动人类进行发明创造的刺激就会一直存在。因此,距今大约4万年前的人类各个共同体之间的符号象征意义发生了演化,它取代了基因遗传的演化,成为地球上生物变革的驱动力量之一。在这一时期,人类学会了以工具代替牙齿,学会了对火的使用和控制,人类在自己的生活方面发生了变革。

作者在本书的主体部分阐述了旧大陆网络文明的出现及发展。作者认为,各类文明兴起后,彼此之间确立起了联系,这种联系的范围又不断扩展。在各个不同文明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下,大约在公元200年创造出了一个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部分区域的联系更为紧密的网络体系。我们将其称之为旧大陆或者世界网络体系(The Old World Web)。旧世界网络体系所带来的成果是更高的生产率、新技术的发明与传播以及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随着旧大陆网络体系内海上联系崛起,它成为一条独立的商品、思想、技术和疾病传输的主干线,和古老的丝绸之路相互竞争,最终伸入印度洋地区,抵达波斯湾和红海各个港口。

作者在本书最后两章分析了全球网络的形成。作者认为全球网络形成于18和19世纪,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发展就是工业革命中燃料的改进——焦炭取代生产能力受限的木炭作燃料。这一时期亨利·科特发明了搅拌法,通过采用煤烧炉炼铁,煤与铁便成为工业化的两大标志,最终铸造一个钢铁的世界,这一突破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与此同时,新的束缚也随之出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靠全球的联系和交往,并从其创建的远程商业贸易中获取了巨大的收益,所需的技术、资金和维护成本也不断提高。伴随中国、欧洲和美洲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对自然界的负担也在不断加重。

三、《麦克尼尔全球史》的出版价值

《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在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都有着重要的出版价值。在理论层面,新兴的全球史从全球化视角审视跨民族和国家、跨地域和文化的历史现象,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历史事件的关联性。整体观和互动观作为全球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成为了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在研究对象上,它把从民族国家、小社会和小事件的关注转移到对全球性的文明交往、联系和网络的关注上来。在研究范式上,它纠偏了过去史学研究中固步自封的弊端,强调不能忽视对历史研究中“点”与“面”,“内”与“外”之间横向联系的关注。

全球史是新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强调世界历史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趋势,填补了传统历史学的纵向写作方式。麦克尼尔对整体、宏观和全球性视野的呼吁,是对以往传统史学的反弹、纠偏、综合、补充和超越。其贡献在于填补了传统历史学编撰方式留下来的空白区。为了更好地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麦克尼尔注意到人类交流网络扮演的重要角色,在《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中,作者将人类交流网络整合为“网络”一词,通过强调人类网络,用横向的方式观察人类,关注贸易、交通、疾病、科技、宗教扩展、信息流通方面的情况、地区间出现现象的传播等,系统性地透视人类交往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上是先驱性的。[6]

在现实层面上,由于全球史的信息含量庞大,对全球史学家知识面要求更高,因而《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的出版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在文本内容上,本书的信息量非常大,作者吸纳了很多其他学科的相关学术成果,从新的角度解释世界历史。比如作者需要在对很多书籍——古代的某些地区历史、河流、生物、疾病、环境、战争等书籍进行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赋予网络世界有价值的历史背景,完成全球史书籍的横向写作。另外,作为西方历史学家,作者强调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共生的“网络”世界,体现出作者有着明确摆脱“西方中心论”来进行世界历史撰写的强烈意识。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中国的国家力量全方位提升,与世界的接触和联系增多,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当今全球化世界中的历史和现实地位的思考十分必要。历史写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中国的全球史写作方式体现出中国克服西方中心论、破除中国威胁论的理念,彰显出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需要。纵观《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麦克尼尔从“网络”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俯瞰世界历史,将有助于启发读者思考人类在整个地球生命中的位置及其未来走向。因而《麦克尼尔全球史》的出版,对丰富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结语

传承文明和传播文化是出版的重要功能,《麦克尼尔全球史》一书的出版对于丰富世界历史知识,了解其他地区民族的文明与传统无疑是有所裨益的。作者眼中的“网络”一词并非仅是隐喻和分析工具,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人类社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影响逐渐加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作者尝试新的世界历史写法,关注交流与互动的人类网络,重视生态、疾病、物质、文化的变化和传播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强调世界的联系性与整体性,一定程度上为全球史著作的编写提供了范例,推进了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启发了人类对自身未来命运的思考。

猜你喜欢

尼尔麦克人类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尼尔丝历险记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浮世绘
英背包客奇迹生还遭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