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无达诂”中的诗歌阐释方式
2022-03-23房书伊王荣林
房书伊 王荣林
一、“诗无达诂”的发展过程
“《诗》无达诂”中的“达”是通达、明白、晓畅的意思,“诂”就是训诂,用今言释古义,所以所谓“《诗》无达诂”,指的是对《诗经》的题旨和意义没有单一固定的解释和训诂。“诗无达诂”理论涉及文学理解和解释活动,这一理念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这一理论观念的萌芽是在春秋时期,在当时的外交场合中,公卿士大夫们常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言志,在引用的过程中为了自由表达,毫不考虑原诗题旨和诗句本义而断章取义地进行引用,这种现象在《左传》中多有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言曰:“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1]可以看出当时政治家们断章取义仅仅是为了政治社交的需要,并不涉及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功用性是大于文学性的。
到了汉代,“诗无达诂”说进一步发展,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写到:“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人。”[2]在当时“通经致用”的时代氛围中,董仲舒提出“《诗》无达诂”说,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给汉儒解《诗》的经学化提供便利。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进入了“文学自觉的时代”,于是文学家们转向对文学的本体性研究,开始关注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文学鉴赏批评理论也随之觉醒并得到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自觉的文学理论对《诗》逐步走向诗学化阐释起了重要作用,董仲舒的“从变从义,一以奉天”的经学化阐释已经不符合当时对文学个性化理解的要求,于是“《诗》无达诂”理论逐渐从经学的桎梏中解脱了出来,走向诗学意义上的“诗无达诂”。
到了明清时期,“《诗》无达诂”理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人们关注到读者作为接受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并提出了“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这一建设性的命题,这种对读者理解多义性的重视引起后世的文学家的注意,他们对“诗无达诂”理论普遍接受并加以改造,引申为所有文学作品都没有单一固定的原意和确定不变的理解,主张尊重诗歌鉴赏中的审美差异性,使“诗无达诂”最终成为中国古代诗歌阐释的一条重要原则。[3]
二、从文学接受角度看“诗无达诂”说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诗无达诂”说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它关注到了作品与作者以及读者间的联系。
首先,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所构成的,[4]尤其离不开作品与读者,没有读者这个接受主体的积极参与,文学鉴赏活动是无法进行的,于是在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中,读者的地位和作用顺理成章地被提高。而“诗无达诂”说又表明作品的意义并非作者所给定的原意,允许读者依据“己意”,即读者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水平对解释对象进行个性化的感受和创造性的阐释,这就密切了作品与读者间联系的多样性,尊重了诗歌阐释的多义性,承认了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开放性和读者对文学作品多重理解的合理性,赋予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建作品的艺术内涵的权利。[5]其实,在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的主张和见解都对这种读者能动地参与文学解释活动表示了肯定,比如欧阳修提出“得者各以其意,披图欣赏未必是秉笔之意也。”杨时说:“仲素问:‘诗如何看?’曰:‘诗极难卒说。大抵须要人体会,不在推寻文义……惟体会得,故看书有味,至于有诗,则诗之用在我心矣。’”王夫之亦云:“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于有诗。”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对读者在文学阐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予以高度的重视,使文学审美成为一个见仁见智,不断出新的过程,为文学批评和艺术鉴赏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其次,“诗无达诂”说关注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间接联系,注重读者阅读时对作者之意的再创造。任何一件有价值的诗词作品,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双方共同创作完成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与读者在欣赏过程中在互相启迪。[6]作者在完成一件作品后,赋予了作品的内容和意义由读者发挥的潜能,这种潜能体现在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和语意的不确定性中,正是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所以读者通过作者在诗句中有意无意留下的语言空白来实现思想内涵和艺术审美的再创造,不仅仅局限于诗歌的直观意义,而是可以进一步挖掘体会诗人所隐含的深层意蕴。正如清末词人谭献所云:“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只要这种衍生出来的新意能为其他读者所认可,所接受,这个诗词作品就能获得新的价值和生命力。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读者在文学阅读与理解时都会自然而然地受自己所处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所以在文学解释活动中,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的读者会从自己所处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对作者之意做出创造性的解释和发挥,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也会基于个人的审美体验,艺术经验以及感受力和理解力在阅读过程中触发联想,在诠释过程中丰富扩展作者之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读者的学识、阅历、体验也会增加,再读作品时也许会和作者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对作者之意有更深层次、不同角度的解读,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作者。
所以,无论是从作品与读者的直接联系来看,还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间接联系来看,“诗无达诂”说都强调了读者在文学解释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使诗歌释义成为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
三、诗贵在精研
“诗无达诂”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可以说是对“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理论的一种补充,它们都强调作者原意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从文学阐释学来说,“诗无达诂”的性质是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阐释,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虽然我们不能达到绝对准确的理解,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内努力做出对诗歌作品的解读,这也就是说,“诗无达诂而可诂”,而诗歌达诂的方法之一就是贵在精研。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的第一章《精研与达诂》也提出了“诗可达诂”的观点。傅庚生先生认为“文词之通者必有达诂,晦而难通,失之在作之者;诂而不达,失之在述之者。”[7]4-5他并不赞同“诗无达诂”的说法,他认为阅读者之所以不能求得诗本意的原因是没有细察、措意、覃思,总的来说就是没有精研。然后先生又指出:“欣赏文学,舍精研更莫由也。研之精则悟之深,悟之深则味之永,味之永则神相契,神相契则意相通,意相通则诂之达矣。”[7]4总而言之,这是一条“精研-深悟-永味-神契-通意-达诂”的道路,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来说,傅庚生先生把“精研”看作“达诂”的根本途径,其实也是由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朱自清曾说过“诗是精粹的语言,暗示是它的生命。”[8]这是由于中国古代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往往主张含蓄蕴藉,追求言近旨远,崇尚意在言外,因而诗人们在作品中一般不采用直露的表达方式,而多用隐喻、象征、用典等手法来抒情表意,这就扩大了言与意的距离,增加了诗歌思想内涵的朦胧性、多义性,造成了诗歌原意不易寻,阅读者不仅要领会诗中已经显露的,还要体悟诗中内隐的,既入乎诗内,又出乎诗外。所以,对于“隐约委婉”的诗歌来说,如果读者只是囫囵吞枣地去读,不细密地精研文字,反复阅读文本,广泛查找文献资料,就很难抓住诗的意旨,从而造成读不懂或误解的现象。就如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说的“立言之人句斟字酌、慎择精研,而受言之人往往不获尽解,且易曲解而滋误解。”[9]所以,虽然诗歌语言“隐而不彰”,但是我们可以以“精研”之法求其“达诂”。
那么如何做到精研,这是问题的关键。我们总结出两条主要的方法,一是对诗歌语言进行细致的分析,二是对诗歌的总体进行综合的把握,在这两者的协调统一中达到对作品的真正解读。
首先,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中,朱自清先生就非常重视从文本语言层面进行分析,他从“意义的分析是欣赏的基础”这一理念出发,提出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来解诗,提倡涵咏咀嚼诗歌的字句篇章,这种不放松文字的“剖析入微”的态度和方法是我们对古典诗歌文本解读时应该做到的。这种文本细读的方法需要对诗歌一层层剥开去,具体的分析环节主要包括对诗歌字词句层面的咀嚼、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对诗歌句式的分析,对诗歌韵律的把握等。其次,这种文本细读法不仅包括视觉感受,还包括用吟诵的方式去感受诗歌,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在这种双重作用下细致地理解诗意。同时在诗歌情感的把握上,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第六章《情景与景从》中提出了一条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方法,他提出可以通过细致分析诗歌景物意象的方式来解读诗人情感。他认为所谓“景寄于情”,自以情为主而以景为从也,所云“情系于景”,亦仍以情为景之帅也,故一言以蔽之曰:情主而景从也。傅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常通过景物表达情感,只要理解了景物所包含的旨趣和意蕴,就能领悟诗人情感,从而进一步解读诗意,所以,我们在细读诗歌时也要注意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
除此之外,阅读者在进行诗歌释义时也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不仅要研究组成诗歌艺术整体的各个景物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同时也要研究各个部分组成整体后所表现的意义。这就类似刘勰的《文心雕龙》鉴赏论《知音》篇中提出的批评鉴赏者要做到“圆照”,要全面客观多角度地分析评价作品,而刘勰又言“圆照之象,务在博观。”[10]713即“博观”的基础在于“圆照”,在刘勰看来,要全面地把握各种文艺现象,必须要博览精研,在多看多比较的基础上才能“圆照”,全面的关照来自于广博的识见。对于诗歌释意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对一首诗歌准确释意也要注意两个原则,即“圆照与博观”。这是说阅读者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考察诗歌,注意字、词、句之间的有机联系,兼顾事物的不同方面,并把这些方面统一起来以达到总体的把握,不能断章取义,只抓住一词或一句曲解发挥,要根据全篇的背景、文义,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唯有这样才能做出整体性的准确判断。其次,阅读者还要“博观”,对不同的文学作品作多方面体察和广泛的比较,所谓“博见足以穷理”[10]422,见识愈加广博有助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者要自觉地去广泛阅读诗歌作品,不断丰富古代文学知识,增强艺术感知力和领悟力,提高文学素养,做到圆融贯通,对诗歌做出正确的判断。
虽然诗歌的理解和阐释具有多样性,但是诗也不是不可解的,我们对诗歌意义的阐释不能主观随意地胡乱猜测和过度阐释,而是要通过精研去追寻和贴近诗的本意,只有这样最终才能达诂。
四、结语
“诗无达诂”经过不断发展,打破原来的经学化阐释最终成为一个文学性的阐释原则,体现出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多重联系,对读者在文本理解过程中的独立精神和主体意识予以了高度重视,使得“《诗》无达诂”有了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和开放自由性。同时,可以看到它与文学接受理论的相通之处,以及警醒人们在阅读理解诗歌时切不可由于“诗无达诂”就“囫囵吞枣”,而要认识到“诗无达诂而可诂”并且以“精研”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