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塑造辽宁劳模精神的路径探究

2022-03-23

文化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事迹劳模辽宁

张 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礼赞劳动,褒扬模范。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1],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通知》提出评选表彰“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78名“最美奋斗者”个人和22个“最美奋斗者”集体获得殊荣。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美奋斗者”等相关活动的开展,让劳模精神频繁走入大众视野。然而新兴媒体的日益强大和“泛娱乐化”的时代环境,使主旋律文艺作品的传播效果受到冲击,宣传场域受到挤占,因此,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劳模精神传播体系势在必行。

一、辽宁劳模精神宣传现状

劳模精神明确的社会本位属性使其始终处于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成为国家力量的一部分[3]。为了更好地发挥劳模精神的鼓舞作用,弘扬劳模精神一直处于辽宁整体宣传工作的重要位置,宣传的手段与形式也较为丰富。

(一)个体+群像,劳模事迹频现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誉满全国的钢铁战线的老英雄;在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作的尉凤英13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被称为“毛主席的好工人”。2012年航母“辽宁舰”出海,罗阳夜以继日地起降试验,用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埋头苦干是老一辈劳模精神的缩影,智慧创新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最好注解,劳模及身后的集体绘制成了劳模群像,也彰显了辽宁人民的集体气质,而这种事迹的传播、内涵的赋予离不开媒体报道和文艺作品的颂扬。

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站显示,目前关于表彰劳模精神的奖项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标兵)等。2020年,2 493人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其中辽宁劳模有117人,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列第四。主流媒体是弘扬劳模精神的主力军,每当相关奖项评选结果公布,辽宁各级报纸、电台、电视台等都会积极报道劳模事迹。在辽宁省总工会及各地方工会网站上也会有宣传专栏。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会有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针对最新涌现出的劳模典型,更会对其个人事迹大力报道。如辽宁卫视《劳动礼赞——辽宁省庆五一表彰盛典》《第一时间》栏目的《劳模风采》板块、沈阳新闻广播的《淳真对话》栏目推出特别专题《家有劳模》等。

(二)实体+云端,多载体式宣传

近年来,物化场域方面也得到极大发展。孟泰公园是全国唯一用劳动模范的名字命名的公园;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3000平方米的展馆中史料、实物、大型雕塑等多种形式配合展现劳模事迹,利用先进技术配合场景复原,为参观者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至今已走过66个春秋的劳动公园,与时俱进,升级改造,其知名度与影响力正逐渐走向全国;2021年6月末,沈飞航空博览园罗阳纪念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水杯、图书等592件遗物,156幅图片,79分钟相关视频详细记录了罗阳的51载人生。文艺工作者笔耕不辍地通过文艺作品弘扬劳模精神。例如,沈阳演艺集团、沈阳话剧团推出了反映罗阳事迹和心路历程的话剧《罗阳——刀尖上的舞者》,王平久作词、常石磊作曲并演唱的《我的英雄》成为了献给烈士罗阳的公益歌曲。鞍山市艺术剧院创作的话剧《孟泰》入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的“百年百部”创作计划。以孟泰等人为原型,反映本钢、鞍钢在解放初期克服重重困难发展中国钢铁事业的电影《钢铁意志》于2022年国庆期间上映。

二、辽宁劳模精神宣传现存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现有劳模精神宣传的效果及存在问题,笔者做了一项名为“辽宁人民对劳模精神的认知与态度”的问卷调查,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部分项目以访谈的形式作为补充。

(一)宣传模式化,缺乏记忆点

关于谁是劳动模范的问题,问卷中提供了20个选项,涵盖不同时期的辽宁劳模、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劳模,及雷锋、张桂梅等个别干扰项。从统计结果来看,受访者对劳模概念的认知并不清晰,只有极少数受访者会甄别典型人物与劳模的区别;受访者普遍对较早期的劳模印象深刻,且认知集中在极少数典型劳模代表身上,近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20多项殊荣的沈阳籍劳模方文墨,只有2%受访者知晓。由此可见,近些年对“劳模精神”的宣传是不到位的,对典型的塑造亦是不够的。通过对大量劳模报道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关于劳动模范的宣传都采用近乎模板化的宣传思路,报道中的劳模们一定是废寝忘食、迎难而上、舍小家保大家的,这些品质虽是劳模的共性,但是却缺少了对于个体的关照,导致受众眼中的劳模千篇一律,缺少独特的记忆点,必然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短暂的感动后便遗忘了,甚至连短暂的感动都无法产生。

(二)媒体各自为战,系统规划不足

为了准确掌握不同传播方式的有效性问题,笔者将劳模扩展为正面典型人物。研究发现,以典型人物为原型拍摄的优质电影让人印象深刻,而近10年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人们的获知渠道大部分来源新闻报道,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一些典型事迹的短视频产品也会受到较大关注。如泸定地震中的逆行英雄甘宇,在事发后媒体第一时间就其事迹进行报道,形成一定的热度。在失联十七天后,甘宇获救,短视频产品掀起了又一波宣传高潮。受众则经历了从了解到关注,再到感动的过程。事实上,关于甘宇事迹的宣传,无论宣传的体量、密度,还是报道的质量,都要优于大部分劳模典型的报道,但是,若想让这一事迹发挥更长久的影响,则需要更多的宣传手段,如《感动中国》评选、拍成电影或写进教科书等。同理,劳模精神的宣传也应有所规划,一方面,面对新近产生的热门事迹,要避免媒体一窝蜂跟进,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另一方面,面对大量劳模素材,要有规划地进行宣传,保证劳模精神整体上实现常态化宣传,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三)本土人才缺乏,创作动力不足

通过对现有报道和作品的研究发现,有关劳模的报道和作品大多带有鲜明的任务属性,即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相关记者和文艺工作者热情不高,创作动力不足,必然导致创作出的作品不够精彩,难以达到宣传劳模精神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组织及个人思想觉悟不够,对劳模精神重要性认知不足,存在认为此类题材会影响收视率、点击率等思想;另一方面是本土宣传创作人才不足,创作者由于缺乏对地域特色的了解,导致人物的挖掘脱离生长环境,进而塑造得不够鲜活,甚至失真。

三、构建辽宁劳模精神立体化宣传网的路径

个体或群体对于劳模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趋同,直接影响其对劳模文化的认同[4]。笔者认为,对劳模精神传播应该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制定行之有效的传播战略,使其在热度和效用上都占据有利地位。

(一)打造生命力持久的劳模IP

IP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意思是仅凭自身的吸引力,即可在不同平台上获得流量、发挥效应。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弘扬劳模精神也应该与时俱进,着力打造生命力持久的劳模IP。上述问卷中最大的IP当属雷锋,从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到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和雷锋纪念馆的建立,多种宣传手段共同造就了雷锋精神的IP,而随后影视剧《青春雷锋》《雷锋在1959》《雷锋的微笑》,以及纪念邮票、书籍等传播更加广泛,雷锋精神IP也更深入人心。《战狼》《中国机长》是近年的现象级影片,“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仅在电影上映期火爆,时至今日亦经常被人提及,“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让无数人热泪盈眶,也成了很多集体的座右铭,可见,精心的台词设计会成为主旋律影片的点睛之笔,助力影片的高效传播,某种意义上台词本身也成了一种IP。地域形象的基础仍是公众的集体记忆。与城市外显因素相比,内在的城市形象要素更值得重视[5]。一旦IP建立成功,后续围绕IP展开的不同媒介、不同内容的传播都会事半功倍,劳模精神会充分释放,辽宁地域形象也会由此丰富,为发展带来更多效益。

(二)典型引路,由点及面

从劳模个人到背后的集体,再到成长的土地,宣传由点及面,一方面能够带动民众的劳动热情,树立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价值观,为经济发展、技能人才培育凝聚力量,另一方面促进区域文化的丰富与传播,进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立良性循环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在由点及面的过程中,若想打破“互联网没有记忆”的魔咒,就需要谋篇布局,通力合作。

在媒体宣传上,要重视传播速度,更要控制传播密度。快速的反映,可以第一时间满足公众对劳模事迹的期待,有控制的传播密度可以适应观众的接受心理。典型人物报道并非多多益善。报道太少或影响力不足,容易让受众误以为媒体缺位、失声,进而造成主流舆论阵地的丧失;报道过于集中,又容易将典型人物标签化和受众审美疲劳。这就要求媒体间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统一布局充分策划,既能各自发挥所长,又能互为补充,使报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大。例如,将劳模精神的宣传转化为常态化宣传,而非每年五一前后集中报道,让受众能够经常感受到劳模精神的影响力。关于同一个劳模形象的宣传,最好从不同的角度报道,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新闻报道有之,文艺作品有之,物化场域的宣传中亦能发现。

(三)加强本土文艺人才与传媒人才的培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豪爽、幽默、乐观是辽宁人民与生俱来的气质,无论是对地域文化的表达,还是对本土劳模的歌颂赞美,本土文艺工作者才能把握得更加准确生动。因此,有创作能力、热爱本土文化的文艺人才成为弘扬劳模精神的强劲生产力。

在媒体融合转型的背景下,从事主旋律报道的队伍亟需转变思路,并融入新鲜血液,变传统的单向传播为互动传播,变“大块头式”灌输为“精华碎片式”浸入传播,劳模精神来源于普通的劳动群众,又以劳动群众为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发声体[6],鼓励用户生成内容(UGC模式),发展由意见领袖主导的二级传播模式,形成广泛参与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氛围。物化场域上同样存在人才缺口,“文旅数字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模范纪念场馆等都需要迭代升级,专业的技术人员成为重要支撑。

构建辽宁劳模精神传播体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目前辽宁劳模精神的弘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个体+群像”的劳模事迹频频通过媒体映入民众眼帘,“实体+云端”的多载体式宣传构筑出了一张巨大的宣传网。若能系统谋划、深入挖掘,并紧紧跟住技术的变革与民众审美趋势的变化,着力打造生命力持久的劳模IP,用典型引路,由点及面,加强各地文艺人才与传媒人才的培养,保证持续的创造力,定能在劳模精神塑造与传播上提高效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事迹劳模辽宁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辽宁之光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元代东迁不花刺人买述丁事迹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