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2022-03-23林烨
林烨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园科院”)成立于1978年4月,是一支拥有150 余人,集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林业园林专业技术队伍。园科院先后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园科院坚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本着“立足广州、服务湾区、辐射全国”的发展战略,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园林碳中和实现路径、生态服务功能、树木保护、生物防治等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推广示范,实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桥梁绿化全国领先
经过近20年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园科院建起一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包含专用智能微灌、花期调控等在内的技术体系,建成簕杜鹃种质资源圃,共收集保育桥梁绿化新品种300 多种,取得8 项核心技术和20 项专利。综合运用桥梁绿化植物品种筛选、专用基质配比、智慧管养等技术,高标准做好广州426座、约350 公里的桥梁绿化管养,打造城市空中花廊,为“财富全球论坛”“建党一百周年”“广交会”等重要节日活动期间的桥梁绿化景观效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广州桥梁绿化成为“花城广州”的重要城市名片,是国内桥梁绿化最早、最多、景观效果较好的城市,先后获得广东省绿化养护优良样板工程“道路绿地类金奖”、广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截至目前,技术推广至深圳、厦门、福州、海口、南宁等全国(广州市外)529 公里桥梁,成功打造了林业园林领域的“广州智造”。
固碳增汇先行先试
园科院紧密围绕“城市、森林、人居环境”,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为固碳增汇新模式提供广州示范。
一是建成覆盖全市域的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建成了国内首个“屋顶绿化节能检测场”,从城市生物多样性、大气环境、热环境、土壤等视角进行系统、长期的生态全要素指标监测与研究,被国家林草局纳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实现观测指标覆盖率100%,为政府决策、生态廊道规划建设提供依据。
二是开展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与价值核算方法研究,构建生态系统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开展全国首个乡镇尺度的GEP 核算方法研究,在广州派潭镇等4 个乡镇开展核算试点工作,结合乡村振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城乡协同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助力广州市林业园林探索实现“碳中和”的科学路径。
三是依托率先布局研究的城市绿地碳汇计量关键技术方面的成果积累,构建林业园林碳汇全口径体系,编写全国首个《城市绿地碳汇计量方法》,开创全国首个基于树冠覆盖的城市绿地植被碳汇计量方法,尤其为城市绿地碳汇准确计量提供方法支撑,为全国大中城市绿地碳汇计量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四是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研究,参与了中国城市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联合观测,助力广州建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森林城市。
种质保护成果丰硕
园科院加强新优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繁育、推广与创新,持续不断丰富广州绿化植物资源素材,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特色新优植物收集,保存活体植物3000 多种。建成全国首个野牡丹国家种质资源库,华南地区首个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为城市绿化美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运用分子育种、航天搭载等技术,开展野牡丹、杜鹃花、三角梅等种质创新研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7 个,为城市绿化建设输送新优园林植物。构建观赏植物资源、生态景观树种、高效固碳树种、珍贵树种、林下经济植物栽培繁育技术体系,推广一批植物育种关键技术和产品,建成首个国家城市林业科技示范园,为广州市绿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科普成效卓著
近年来,园科院构建起以树龄鉴定、健康与安全性评估、养护与抢救复壮等包含7 项专利技术的树木保护技术体系,为广州市11 区101 个项目编制树木保护专章。参与全国10 省、22 个城市13807 株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包括孔庙古柏树、岳麓书院古树等重要古树名木。
建立绿地土壤样品库,构建绿地土壤质量评估体系,为广州城市绿化土壤监测、土壤质量提升、巩固绿化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绿色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构建绿色废弃物高效资源化技术体系,研制出营养基质、土壤改良剂等8 类产品并推广应用在桥梁绿化、古树名木复壮等多个领域。
科学选择树种。编制《广州市行道树技术指引》《广州市道路绿化美化技术指引》等,针对树种选择与评价标准、园林植物配置及景观规划设计与咨询,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助力广州市绿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以生物防治为主体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引进和收集多种优质天敌种质资源,建立天敌种质资源库,创新天敌繁育关键技术5 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面向林业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技能培训,培育工匠型人才。以“听见花开”科普品牌的培育为抓手,开发了28 门科普教育课程,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推动绿化科普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累积科普受众超百万人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先后获批全国自然学校(试点)、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等12 个科普平台,获得第九届梁希科普奖等25 项科普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