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检验工作风险研究
2022-03-23柏宏斌赵家有
孔 晖,柏宏斌,赵家有
(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31)
0 绪 论
气瓶是指主体结构为瓶状,用来充装气体(可以是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溶解吸附气体等)的可移动的一类压力容器。气瓶作为一种承压设备具有爆炸的危险性,又由于其盛装的介质一般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等性质,使用环境又因其移动、重复充装、操作使用人员不固定和使用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其他压力容器更为复杂、恶劣。气瓶一旦发生爆炸或泄漏,往往会发生火灾或中毒事件,甚至导致灾难性事故,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气瓶的定期检验是辨别问题气瓶、保证生产生活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前述原因,在气瓶检验过程中将会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风险评定。这就需要识别气瓶检验工作风险因素,确定瓶检风险范畴,对气瓶检验工作的风险因素加以分析。
1 气瓶检验工作风险判定与分析
1.1 气瓶检验工作风险因素的识别
根据特种装备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特种装备事故的整理分析不包含特定设备的相关人员和负责检查人员因为生产安全不合规或者安全举措不规范而造成的跌落、中毒和窒息事故。而在气瓶检验的全过程中,一些未造成气瓶发生爆炸和泄漏的安全生产事故并未引起普遍关心。从现场情况和与有关人员的沟通交流来看,查验中的确发生了工伤事故。有机械设备伤、物体打击、烫伤、中毒、窒息等一些非常容易导致轻微伤的安全隐患被忽略,意外伤害经常发生。由此可见气瓶检验工作的内部风险比外界了解的要大很多。
1.2 判定风险方法的选择
治理风险的要点包括风险判定、风险评测和风险控制,简称治理风险三要点。
风险判定就是指大家系统、全方位地了解多种多样的风险源头及风险失败案例发生前分析此次隐藏性事故的经过。风险判定属于一种极其繁琐的日常工作要求。评测人员一定要全面整理信息,针对原因进行逻辑分析、对比和认证,推论风险发生的一切概率,剖析安全事故的反向由来,剖析风险因素的正方向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运用风险管理来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鉴别风险因素是产品研发中尤为重要的第一步。唯有在全方位掌握风险的基础上才可以作出有效的分辨,找到风险操纵的方式。特种设备安全领域常见的风险判定方式有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规范反馈法和系统分析法。
1.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根据很多的安全事故进行的科学研究,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对事故的流程和因素开展逆向的分析,从而找到风险性的根本原因。这类办法必须有很多的实例,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长。假如仅用这个方式评定,也需要确保案例数据的真实度和全面性。针对案例的真实度和全面性,现阶段难以完成对气瓶的检验,因此这个方式只可以当做一种辅助的研究思路。
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根据风险分析工作人员的多年工作经验,准确、客观的判定气瓶检验的风险。一般来说,风险识别人员应当咨询有工作经验的管理者、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使用、操作人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流会的方式,选用德尔菲技术和讨论法,搜集并听取权威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提议。虽然定性分析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还是具有较强的超前性和灵巧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气瓶检验的风险分析。
3.规范反馈法。规范反馈法的使用目标一般是有严格要求规范的企业。根据对领域内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深入分析,鉴别人员可以辨识出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风险源。而气瓶检验属于这类范畴,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实行。除此之外,有关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品质文档、体系文件、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等。根据对标准和内部结构文档的剖析,联系实际的调研情况,通常可以看到存在着一些违反规定的风险因素。因而,规范反馈法适用于气瓶检验工作。
1.3 气瓶检验主要的工作内容
对应类型的气瓶定期检验工作应满足GB 12135—199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并依据《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27001)的要求,经省级(含省级)品质质量监督行政机关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批准,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气瓶检验核准共有5类,分别为PD1(无缝气瓶)、PD2(焊接气瓶)、PD3(液化石油气钢瓶)、PD4(溶解乙炔气瓶)和PDS(缠绕、低温、车载等特种气瓶),其中,无缝拼接气瓶、电焊焊接气瓶和特殊气瓶应准确、详细的标出准许类型。定期开展气瓶检验工作并取得定期检验资格证书。气瓶检验工作的内容包括:
1.按时检验气瓶,出示检验报告,对其真实度和准确性承担责任。
2.对于脱卸式气瓶、阀门和其它配件应进行升级和拆换等处理。更换后的气瓶和阀门应由符合有关规定的厂家生产制造。
3.气瓶表层应喷涂颜色并做好标记,并按相关要求进行检验标识的操作。
第一,对“集合”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只要学生感知,明白是什么就可以.不必深究它的内涵,这也是教科书本节内容标题为“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而非“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的用意.教科书在习题中给出的“阅读题”有这样的叙述:一位渔民非常喜欢数学,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集合的意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你告诉我,集合是什么?”集合是不定义概念,数学家很难回答那位渔民.有一天,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鱼网,轻轻一拉,许多鱼虾在网中跳动.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1]
4.受气瓶产权年限企业的授权委托,对损毁的气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破坏性处理(挤扁或解散)。
5.对使用期超出设计方案的压缩天然气气瓶,按规定要求,开展增加使用期限的安全风险评估,并对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各类气瓶检验新项目的不同,检验时的步骤也并不完全一致,其基本步骤是:检验前的提前准备工作、检验新项目的执行和后续处理工作。检验前气瓶的接收、残留液气的解决、阀门拆装和金属表面处理等工作也是检验工作中关键的一部分;而后处理主要包含包装印刷和施胶检验标识、出具检验汇报、不合格气瓶的损毁等工作。
1.4 气瓶检验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
由于检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工艺流程的不同,项目操作过程中风险因素的等级也有所差异,不同种类的气瓶具有不同检验项目,而核准不同种类气瓶的检验工作所面临的风险等级也不同。为了方便后序不同的机构来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估,必须要按施检流程来识别施检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文中选用前文明确的风险识别方法,由多位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来开展填补、调整、获取、梳理等风险识别工作,获得的检验准备阶段、检验项目实施阶段、后序处理阶段的风险因素如下所示:
1.检验准备阶段的风险因素
检验准备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是接收查验气瓶、解决残液气、拆装瓶阀、清理表层。该阶段涉及到残液气解决的问题,安全事故发生率高,需要重点进行分析,以此识别出气瓶检验准备阶段的风险因素。
2.后序工作及搬运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5 其他方面的风险因素识别
在我国现阶段关于氧气瓶检测的风险因素的法律规定还尚不完善,在检测中还存有现行政策领域的风险因素,但这部分风险并不在气瓶检测的可控性风险范围之内,文中不做深入分析。
在作业施工现场布置、事故预防等其他方面存在着工作不到位的地方也会提高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产生一定的后果,总结如下:
1.未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的要求进行项目的检验,存在未检或少检现象,如水压试验、壁厚测定、容积测定等项目。
2.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器和有毒气体报警器,安全意识差,不够重视。
3.在气密性检测前没有配备操作人员检测可燃性气体浓度,导致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
4.场所布局不科学规范,规划的防锈处理场所和可燃气体场所布局不合理,当可燃气体泄漏时有可能被防锈处理的火苗点燃引发安全事故。
5.未制定仪器设备维护管理及操作的规章制度。
6.抢险救援工作不及时,未及时进行消防人员、消防设备、应急通道、应急预案等演练工作。
7.未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如岗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等。
8.质量管理体系或其它层面未能达到最新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
9.从事域外气瓶定检没有制定和实施产品的质量标准。
10.检验场所内的自然环境、自然通风、照明灯具等条件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2 气瓶检验工作的风险因素总结
根据检验全过程中风险因素的研究,因人为因素和化学物质因素造成如辨别出错、查验疏忽、忽略或违背实际操作管理制度、未采取防护措施、操作姿势和岗位不安全性等情况。仪器设备存在的弊端、设备常见的故障、仪器设备或检测仪器不符合标准、欠缺相应的防护设备等引起的一系列损害。
一般来说,检测全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人们在产品质量检验中的不安全行为、为逃避责任的个人行为及物的不安全性和不合规性而导致的结果。
3 结 论
1.简略剖析了气瓶检验事故的种类,将气瓶检验的风险类别定义为检验安全隐患和检验质量风险。
2.从气瓶定期检验工艺出发,应用风险识别的方法,细致的分析了气瓶检验工作在实施检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其他组织因素、法规因素,构建了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不到位、法规不完善等为主的气瓶检验工作的事故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