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与启示意义

2022-03-23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行政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张 波(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们永恒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追求,但就像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置身于全球化发展的大变局时代,中国将自身建设目标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相结合,遵循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之路,赋予现代化以“中国式”的新内涵。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164中国式现代化也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的一个关键词,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核心表达,业已成为外国政要、学者们热议的话题。习近平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3]22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普遍意义,不仅以其现代化发展的新探索为全球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方案,而且冲破西方现代化的认知迷思,进而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3]16。尤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关于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仅指出东方国家“能够不经受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而占有它的一切积极的成果”[4]。中国式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探索实现的异于既有现代化模式的重大创新。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开创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现代化新路,不仅在事实上推翻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论调,而且冲破了“工业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认知误区,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中国经验,具有深刻的道路示范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可知,国内学者们重点关注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1,而外国政要和学者们更多关注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3]16。事实上,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相结合,才能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内生性和世界开放性,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强”在何处,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方位意义。从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更多侧重剖析其“中国特色”和“民族特性”,这类研究对强化认同、凝聚民心,将人们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廓清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认知。然而,如何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虽然有所涉及,但尚缺乏全面、系统的论述。有鉴于此,在吸取、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拟基于以下两点认识展开探讨: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全球发展趋势相结合,不断总结、凝练而成的世界性发展道路,在彰显“中国式”逻辑特殊性的同时,拓宽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存在;二是只有立足全球视野,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维度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完整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目标。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的百年探索,进而得出中国式现代化对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解决世界现代化问题的启示意义,以彰显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大变局时代为完善全球治理、增进世界人民福祉、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积极贡献。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回顾近现代以来的现代化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我国现代化的探索方向,党带领人民立足我国特殊实际推进现代化建设,走过了建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卷入到主动谋强,再到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略的历史性转变。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凝结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是建党百年来现代化探索的必然结果,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必须将其置于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考察。可以说,党领导人民的百年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的奋斗史。

(一)由被动卷入到主动谋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从农业向工业、从封闭向开放、从传统社会到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过程”[5],其内在地体现了我国在现代化探索中由被动卷入到主动求变、由遭受冲击到积极回应的演变逻辑。可以说,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之中,由爱国人士发起的师夷长技、中体西用等现代化尝试,标志着我国正积极作出回应,主动融入现代化的国际潮流。

如马克思所说,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6],通过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知,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必要动力因素,伴随世界历史形成的全部过程,但是它在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给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造成了强烈冲击,打破了它们原有的和谐状态,使其被动卷入由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进程。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在坚船利炮的强势助攻下打开了中国市场,但它们的目的并不是使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成为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附庸,这种外铄型现代化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民族面临极其严重的发展危机。为挽救民族和国家于水火,不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始探寻救国之路,于彷徨曲折中开启了近代初期的现代化探索之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华民族对现代化的探索一直处于被动响应状态,是为了应对帝国主义入侵的“防御型现代化”,经历了由器物改造到制度变革再到思想文化革新的种种尝试,但均未能达到理想效果。为了不被“开除球籍”,中国必须向前走,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启发,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创新性运用,推动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由被动应对进入主动回应、自觉自为的新阶段。自此,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党内先进知识分子的引导下,中国才彻底扭转了被动状态,开启了主动探求现代化目标的发展之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到党的十八大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百余年的艰难探索,才走上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变直至逐渐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征程。

(二)由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的现代化

囿于时代和认知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既有现代化模式的影响。现代化肇始于西方,通过考察当今世界的现代文明形态可知,率先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国家大多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此影响,西方现代化一度被世界认定为一种“固有的”逻辑,似乎只有搭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快车才能达成现代化目标,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模式在技术、结构、思维等方面都带有一定的“西化”印记。鸦片战争之前,我国主要以发展传统农业为重点,帝国主义的入侵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让人们意识到现代工业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发了对现代化的向往。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现代化探索主要以效仿西方为主,经济上着重发展重工业、政治上照搬西方政体、思想文化上偏向资本主义文明,但屡屡失败的惨痛教训表明,现代性是多元的,世界上并不存在现代性的“终极词汇”。正如习近平所说,“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8]29。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现代化探索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之后,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分子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发展道路,从此中国人民谋求现代化的行动有了“主心骨”。

与近代初期所有的现代化尝试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主要体现在摆脱了旧中国对西方工业化的盲目崇拜,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探索现代化之路。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便提出要“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9]1433,“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9]1437。独立自主的国家政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崭新的面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如何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毛泽东强调,“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0]41。这表明,我们党正逐步形成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认知,现代化不是外来的、不是西化的,而是在实践中循序渐进、摸索而来的。至1956 年,根据新中国的阶级情况,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完成了“一化三改”,虽然这一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转向社会主义轨道,“但同时也呈现出体制僵化、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标志着我国自主探索现代化模式进入了更高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我们党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对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节点作出了战略部署,制定了更加细致的线路图。从“以西为师”到“以俄为师”再到“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走过由效仿借鉴到自主探索的一段路程。

(三)由单一工业化到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知经历了由单一到全面的过程。从本质来看,现代化应该是包括物质和精神等多个层面的整体性概念,如此才能表明人类社会已经超越传统社会进入现代化进程中的更高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摸索、尝试中形成的。因为我国具体发展阶段和社会状况的差异,所以现代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呈现从单一维度现代化到全面协调现代化的转变,最终开辟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的新道路。

社会主要矛盾是决定一个国家建设方略和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源和拓展都是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的。近代初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也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了尽快壮大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最早的现代化建设选择了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现代化军队的战略之举,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尤其在“一五”计划完成后,这种单向度现代化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经济结构失调引发的矛盾更加明显。党的八大对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判断,党和国家建设的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如何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以及促进社会平稳运行而展开。传统以工业化引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的实际,应尽快调整发展策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朝着多元化、系统化转变。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2],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逐步走向更加全面的建设方向,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习近平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13],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明意蕴上的积极成果,它突破了当今世界西方现代化的单一文明形态,体现了“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新范式,以全新视角拓展了人们关于文明形态的认知。

(四)由共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矛盾观认为,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之分。从矛盾属性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内在地包含着由共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发展与转化过程。实现现代化是当今社会各个国家普遍的价值追求,旨在走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实现物的极大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协同。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模式的表现形式之一,有着现代化的共性特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但究其根本,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符合现代化普遍要求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属性和“中国式”特殊性。与以物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不仅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固有弊端,而且创造了一条与西方模式目标同向、途径各异的现代化新道路,对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探索具有道路示范意义。这可以看作从现代化化中国到中国化现代化再到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过程。

“所谓现代化化中国,表达的是始发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现代化运动对于中国的影响”[14],反映的是中国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向更高阶段跃升的过程。现代化理论是由西方发展而来的,一度成为西方经验的代名词,近代初期大多数国家的现代化方案均是以西方现代化模式为参照设定的,被动卷入现代化潮流的中国也深受其影响,中国最早接触到现代化也与西方国家的入侵息息相关。为逃离民族危机,我国经历了现代化的艰辛探索和未确定阶段,这便是现代化化中国的具体表现,但并没有实现由共性到个性的转变,最终以失败收场。事实证明,西方现代化是为了服务于其帝国主义扩张的需要,以物的现代化为核心,以追求经济财富和资本的无限增殖为价值旨归,存在诸多矛盾和弊端;苏联模式是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模式,但不是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方案,回到中国自身才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选择。习近平提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2]427,在坚守社会主义之“正”的基础上,我们党逐渐意识到应结合实际国情制定现代化建设方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既遵循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又结合世界潮流和中国实际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之“新”,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为人类谋幸福的政党,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不只是满足于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也致力于造福世界人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在彰显个性特征的同时,也能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经验借鉴,实现了从个性到个性与共性兼容的转化。这种转化以及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得我国与世界之间实现了由“我—他”到“我—你”再到“我们”关系的转变与关联。

三、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启示意义

西方现代化与“资本主义文明优越论”相联系,本质上是一种排外和剥削的现代化,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适性。毛泽东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10]157,通过梳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可知,中国式现代化并不是对西方现代化的亦步亦趋,更不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不同于人类过往所有现代化范式的新方案,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可以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向世界宣告了“工业化不等于现代化”“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从而对丰富世界现代化理论、拓展世界现代化路径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一)坚持现代化探索的自主性

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核心特征,世界各国无论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如何,最终都要走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息息相关,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格局调整中占据主导权,是因为他们率先实现了现代化。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想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重视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的具体实现道路和方式并没有固定的标准,历程的长短也有所不同,纵观人类历史进程,“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15]。现代化肇始以来,各国的实践可以证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通过外在力量或跟在他国身后亦步亦趋实现现代化目标。后发国家可以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但必须坚持现代化探索的独立自主性,要以立足本国国情为前提。

我国自近代受到西方列强的掠夺、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来,便致力于探索走向现代化、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但“以西为师”的种种尝试最终均以失败而告终,这也让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其他的各种主义也不适合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现代化探索中“以苏为师”,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重工业、轻工业比例失衡以及工业、农业结构失调等问题逐渐暴露,这让我们党逐渐意识到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和“自主性”问题,苏联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家建设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这也启示世界各国,尽管不同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中存在内在关联,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8]273,真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如果说西方现代化是要求其他国家效法的标准,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启示之一就是支持各国自主地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因为过于依赖他者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会沦为他人的附庸、丧失独立性。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没有像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实行代议制,但依然实现了社会的长期稳定;中国同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依然保留了作为国民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调节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观个别国家因为忽视本国现实国情,盲目照搬其他国家的治理理念、价值思维和现代化模式,最终引发国内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不安、民心涣散的严重后果,这更加证明了必须坚持现代化探索的自主性。由于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各有不同,现代化战略也必然会具有一定的国别特色,只有根据自身的特殊实际“量身定制”,才是真正高效的现代化之路。

(二)坚持现代化道路的创新性

走向现代化是各个国家融入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西方国家作为现代化的发起者形成了现代化的资本主义模式,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两种现代化道路分别体现出一定的进步性,对后来国家的现代化探索具有借鉴意义,但从根本上说,现代化并没有固定的模板,“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16]。因此,这里所指的并不是盲目的、不加选择的借鉴,而是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汲取外来经验,避免出现机械复制他国现代化模式而出现“水土不服”、本国经济发展停滞的现象。随着时代发展和环境变迁,现代化的具体运行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及时作出调整和完善,这便要求后发现代化国家敢于突破传统模式,结合本国实际不断总结、提炼出新的建设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增添新的生命力。

我国作为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后来者,之所以能够从后发型现代化一跃成为引领型现代化,成为世界现代化新的增长极,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勇于创新,“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17]。一是从“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以其原创性反驳了西方现代化的先验逻辑,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唯一性,而且丰富了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等,均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既有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二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借鉴资本主义现代化成功经验的同时,超越了资本逻辑的贪婪本性和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人为本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底色。不仅如此,鉴于西方现代化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导致的现代性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注重发展的统筹性,一方面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尽快补齐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另一方面,统筹兼顾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布局,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协同共进,从而规避了西方现代化出现的经济结构失调、阶级矛盾突出等弊病。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实践为那些坚持独立自主又想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但其他国家不宜生搬硬套,要基于自身实际灵活运用,作出自己的创新。

(三)坚持现代化动力的协同性

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国家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一方面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力量的指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引航掌舵的领导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力。这两种力量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政治力量的主导性动力与群众的主体性动力之间协同配合,才能形成推动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机制。因此,在现代化实践中既需要具有普遍代表性、维护群众利益的政治力量发挥领导力作用,也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动力。

人类现代化的客观规律内在规定着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走向,但也为实践主体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在共同的现代化目标下,一个国家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主导政治力量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把握程度和对时代发展潮流的积极作为。西方现代化具有明显的自发性,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上而下有序推进的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重要的本质要求,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开创的政治保证。近代初期,我国在经历历次现代化尝试无果而终时,胸怀“国之大者”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人们重新迎来了希望,正是由于党的举旗定向,因而“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才得到了科学回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审视国情提出我们要“打扫干净屋子”,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问题处理干净,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不仅考虑到如何将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也充分考虑到如何合理分配“蛋糕”的问题,避免生产与分配不均造成的种种负面效应。总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有条不紊地一步步向前行进,中国政府治理有方才能取得如今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同时,现代化事业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离不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者。回顾我国近代以来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唯有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成就人民,从而“跳出历史周期率”,超越西方现代化以物为本的价值逻辑,创造出一条坚持人本逻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因此,一种政治力量能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有效发挥引领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大小,与它的阶级立场和群众基础息息相关。同理可知,其他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也需要一个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政治力量的坚强领导,这一政党必须能够代表最普遍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确保现代化的丰富成果惠及所有人民。

(四)坚持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全球化时代语境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3]60,超越区域性的国际新格局正在形成,世界各国成为休戚与共、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各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需要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大环境的支撑。因此,各个国家在制定现代化战略时应树立和平主义的价值理念,将本国发展置于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8]265。回顾现代化的“大历史”进程可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方案无止境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未能处理好生产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甚至通过“霸权”“依附”“对抗”等方式,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去实现自身目的,在促进世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潜藏着引发生态危机和国际冲突的可能。科学的现代化方案应该具有世界眼光,敏锐洞察国际局势变化,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西方国家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曾发动过多次掠夺性战争,从根本上看,这是建立在强权逻辑上的现代化,不利于建设和平稳定的世界。中国也曾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从1840 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年耻辱,使中国人民深深意识到世界和平关乎社会稳定和民族危亡。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致力于建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既注重自身的发展,坚持走自己的路,满足本国人民的利益诉求,又着眼于世界现代化的整体进程,蕴含着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世界历史意义。20 世纪上半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启示我们,人与自然本来就是命运相连的共同体,现代化使这种联系进一步加深,如果无节制地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创伤,也将引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从长远来看,必然不利于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但资源相对不足和现代化的后发性,决定了我国必须摒弃过度损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长期以来,我国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性现代化之路,注重现代化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达成了现代化的指标,也有效维护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长期稳定,为其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也是今天中国式现代化能够走向世界、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

(五)坚持现代化经验的共享性

在普遍交往的共同体时代,国与国之间从来都不是孤立、封闭的,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正逐渐被打破,使不同主体之间互联互通。现代化探索也是如此,虽然由于实际国情和具体目标的差异,各个国家应根据自身实际国情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本国的现代化模式,通过走自己的路迈向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但是具体运行方式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不同现代化方案之间是彼此割裂的,而应在文化交流互鉴和国际交往中嵌入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相关内容,使不同现代化模式之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掠夺性,内在蕴含着“国强必霸”的强盗逻辑,他们将东方国家卷入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带动其经济发展,而是服务于自身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这些落后国家必须附和于他们既定的“游戏规则”,否则将会遭受不公平对待甚至灭亡。因此,在当前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是很难独立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一条共同现代化道路,既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环流;也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际活动,将自身经验与现代化成果传递给其他国家,形成另一个环流。这种双环流结构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零和思维,塑造出一条互利共赢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经验是可以传递、共享的,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是包容、开放的,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自身建设目标的同时服务于世界人民,是“惠自身”与“利天下”的双效合一。如今,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广泛借鉴,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虽然各国之间在现代化道路的运行方式上存在差异,但根本发展趋势的一致性决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是可分享的,应自觉对他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参考、借鉴,失败教训要引以为戒。尤其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应跨越时空界限充分交流互鉴,主动将自身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相联系,与世界现代化整体进程相联系,探索“惠己”与“达人”相统一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共享。

四、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建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实践中成功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既注重“走自己的路”,又观照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本质上指向一条不同于人类以往任何现代化模式的新型发展道路。作为民族性的存在方式,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我国具体实践中的创造性运用,是助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作为世界性的存在方式,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主动迎合世界现代化潮流,广泛学习、吸收其他国家现代化探索的成功经验增益于本国现代化建设,而且以自身的现代化成果反哺于世界,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塑造出一种与西方单向度现代化根本不同的现代化新路,能够超越西方现代化难以克服的现实困境,并通过“中国之治”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用事实反驳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认知误区,在真正意义上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现代化探索的新视角和新范例。当然,中国并不向其他国家推销自己的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独到之处,可供其他国家参考、借鉴,但应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适当作出调整和改变,最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方案,不宜生搬硬套。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