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学研究新进展与黄河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2022-03-23吴朋飞赵晓雨杨帆

天中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黄河问卷文明

吴朋飞,赵晓雨,杨帆

黄河学研究新进展与黄河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吴朋飞,赵晓雨,杨帆

(河南大学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黄河学课程建设是构建黄河学学科体系、加强黄河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利于黄河沿岸高校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鉴于多数学生对黄河文化、黄河学、黄河国家战略了解甚少的现实,在黄河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应通过“黄河”教育使学生了解与黄河相关的知识,强化保护黄河的意识,激发学习黄河学课程的兴趣;应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应重视教材建设工作,为实现课程教学质的飞跃提供保障。

黄河学;黄河学课程;教学效果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1]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国家战略的五大任务之一。黄河学课程由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苗长虹教授负责,是河南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河南大学重点建设的特色品牌课程,它通过梳理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和黄河文明绵延不断的原因,探寻黄河文明的内在价值与逻辑,回答关于中华文明“我是谁”“从哪来”“到哪里去”等问题。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为学生展现黄河文明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加深学生对黄河文明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中国、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的热情。探讨黄河学课程建设,对于培养热爱黄河、建设黄河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黄河学课程为研究案例,探讨新形势下与黄河学研究进展相适应的课程建设等问题,期望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黄河学研究新进展与黄河学课程建设

黄河学课程建设是黄河学研究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黄河学是研究黄河的学问,是一门跨自然、人文学科的多范式综合性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黄河水利专家王化云[2]和钱宁[3]提出开展“黄学”研究,黄河学研究已有很多成果。笔者曾对2009年之前的黄河学研究有过系统梳理和归纳[4],而2009年以来黄河学研究又有了新的增长点。2010年,郭来喜在主编完成《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一书后,撰文提出了“大黄河说”,把6000年来黄河流变区都纳入大黄河体系,给出了黄河河源、河道变迁、河口迁徙、三角洲生成、入海流路、河流长度、流域面积、行经省区、灾难危害、功能贡献十大问题的新解释[5]。他还提出未来的黄河应是造福民生的生态黄河、数字黄河、创新黄河,故而应创建“新黄河学”[6]。王洪伟指出,黄河学研究应有“社会科学”“当代”“田野”和“发展”四种转向,黄河学学科化建设是一种关于黄河文明研究的崭新研究方法论的呈现[7]。朱晋和那玉林则思考了黄河学分支学科体系划分问题,认为应该从横向、纵向和立向来划分各分支:横向上按照学科属性划分为黄河自然科学和黄河人文科学;纵向上按照研究对象所处的时间划分为古黄河学、历史黄河学、现代黄河学和预测黄河学;立向上按照研究对象具体程度划分为黄河哲学、理论黄河学、应用黄河学和黄河地理学;三个方向的分支学科划分还应该进行体系的整合[8]。张新斌认为黄河研究应涉及黄河变迁、黄河治理、黄河文化,要有效推动黄河文化研究就必须依托黄河关联研究构建黄河学[9]。此外,艾少伟提出的黄河学与回族学跨学科整合研究[10],黄雅玲和刘涛提出的“黄河文学”[11],张立东提出的“黄河考古”[12–13],等等,都是关于黄河学研究的新思考。

河南大学于2004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黄河文明研究中心)一直以服务于“黄河文明伟大复兴”为目标,致力于黄河文明与文化研究,聚焦于“黄河文明探源传承”“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2008年10月,河南大学又在该研究中心以省部共建的方式组建了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此后,该研究中心通过打造黄河学高层论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高层论坛、黄河文明大讲堂等学术品牌,以及创办《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辑刊,广泛探索黄河学建设的意义、学科属性、学科内涵、研究思路与方法[14],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黄河学学科品牌;同时,以黄河文明研究为切入点的黄河学学术体系与知识体系首次写入学校党代会报告,成为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河南大学的黄河学课程2018年成为省级立项建设在线课程,2019年成功进入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黄河学课程具有内容设计科学规范、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清楚的特点。具体而言,黄河学课程以黄河文明的发祥―发展―兴盛―转折―转型为脉络,教学内容共分为5章17个单元,主要包括什么是黄河学、走进黄河与黄河流域、走进黄河文明、黄河文明的复兴之路等①。黄河学课程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各章节内容的视频录制,并成功上线“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2021年起作为通识课面向河南大学全校本科生开设,并作为专业选修课面向黄河文明研究中心的硕士、博士开设。

二、关于黄河学及黄河学课程的问卷调查

(一)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法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推进黄河学课程的课程建设,提高黄河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了学生的意见。本次调查共设计了两个问卷:问卷一旨在了解大学生对黄河国家战略、黄河学的认识,调查对象在河南大学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共100人(明伦校区50人、金明校区50人),共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回收率为98.0%;问卷二旨在了解选课学生对黄河学课程的满意度及教学效果,调查对象为2020年选修该课程的32名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问卷一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如下:在性别上,男生占比为53.1%(52人),女生占比为46.9%(46人);在年龄结构上,18―22岁年龄段的学生最多,达56人,其次为22―25岁年龄段31人,另外15―30岁年龄段有6人,不足18岁的有3人,超过30岁的有2人;在年级分布上,研一学生最多(30人,占30.6%),其次为大二学生(17人,占17.3%),其他年级也均有分布;在学科门类上,理学最多,达32人,其他依次为工学19人、艺术类9人、文学8人、教育学7人、法学5、管理学5人、经济学5人、医学4人、历史学3人、农学1人。可见,问卷一的调查对象的覆盖面较广,其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反映河南大学学生群体对于黄河学的基本了解与看法。

问卷二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如下:在性别上,男生占60%(18人),女生占40%(12人);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学生占56.7%(17人),大二学生占33.3%(10人),大三学生占10%(3人);在教学院系分布上,地理与环境学院最多,达18人,其他依次是药学院5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人,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经济学院各1人。

(二)黄河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 大学生对黄河学知识、黄河学相关平台及课程缺乏了解

从问卷一调查结果来看,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中,不了解黄河学知识的学生占55.1%(54人),而了解黄河学知识的学生中,通过观看“开讲啦”“航拍中国”等电视栏目了解的占12.2%(12人),通过参加“黄河学会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等讲座了解的占比11.2%(11人),通过学习相关专业课、相关选修课、相关线上教育资源等途径了解的均在3%~4%之间;对黄河文明研究中心、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黄河学课程和黄河学慕课资源的了解程度,比较了解的学生比例仅分别为21.4%、8.2%、5.1%和5.1%,不是很了解的学生比例仅分别为36.7%、21.4%、35.7%和29.6%,而不了解的学生比例分别高达41.8%、70.4%、59.2%和65.3%。由此可见,黄河文明研究中心、黄河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黄河学课程在学生中的知名度不高,在黄河文明教育方面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对于黄河学知识的了解大多是出于兴趣爱好通过课外活动及拓展学习途径获得的,难免不够全面、系统。

2. 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存在学分导向

问卷一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否会在线下选修黄河学这门通识课程,32.7%的学生表示会为了拿学分而选择,18.4%的学生表示会因为感兴趣而选择,32.7%的学生表示因没有时间而不会选择,16.3%的学生因完全不感兴趣而不会选择。问卷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选修黄河学课程的动机上,56.7%的学生是因为感兴趣,16.7%的学生是为了学知识,13.3%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对于黄河学慕课资源,63.3%的学生表示选课时不知道这门课有慕课学习资源,23.3%的学生表示不会利用慕课资源。问卷一的调查结果表明学分是大多数学生有选修黄河学课程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问卷二的调查结果则表明兴趣是大多数学生最终选修黄河学课程的动因。这说明学生选择选修课时明显存在学分导向,而通过对黄河学课程的了解,不少学生是因为兴趣而选择了此课程,当然也有一些学生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黄河学产生了兴趣。可见,如何使学生在选择选修课时由学分导向转向兴趣导向,是黄河学课程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问卷一还对学生想从黄河学课程中学习什么、了解什么进行了调查,结果黄河、历史、发展、文化、起源、旅游等成为高频词,说明学生对黄河这条母亲河的过去、现在、将来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希望了解掌握关于黄河文化、黄河改道变迁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有的学生十分关注如何保护黄河、如何推动黄河沿岸城市经济发展等问题。

3. 课程内容设计的融合度有待提高

黄河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目前能将其较好地融合起来,但仍有待改进。据问卷二调查结果显示,66.7%的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内容通俗易懂,而33.3%的学生则觉得对教学内容只能做到一知半解。调查结果还表明,黄河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能够吸引多数学生,且黄河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新颖,课堂趣味性较高,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掌握知识、积累知识;但是,黄河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不少知识点和概念都会同时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由于学生所学专业多样,知识储备各不相同,且本科生尚处于专业知识积累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觉得某些内容深奥难懂。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是黄河学课程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4. 无合适的教材可用

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又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目前,该黄河学课程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无现成的教材可资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对学生来说,无合适的教材制约着其课前预习和课后扩展阅读,他们的学习只能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难免会给无学科背景的学生造成学习困难;对教师来说,在学生的黄河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前提下,没有合适的教材更难以确定授课的难度与进度,且在多教师共同授课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

三、黄河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问卷分析,笔者认为黄河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重视“黄河”教育,强化学生保护黄河的意识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各高校(尤其是黄河流域的高校)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黄河”教育,如增设与黄河相关的课程、开办与黄河相关的知识讲座等,并在加强黄河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同时使相关机构平台充分服务于学生;应营造良好的黄河学学习氛围,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学到较为系统的黄河知识,培养学生保护黄河、热爱黄河、热爱中国之情。以河南大学为例,应该做好黄河学相关平台机构及课程的宣传工作,通过提高黄河学及其课程的知名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黄河学。

(二)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教学效果

黄河学涉及多个一级学科,黄河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历史、文字、考古、地理、生态等学科门类,对学生知识面的要求较高,而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是课程内容学术味过浓。因此,教师在黄河学课程的教学中应优化教学内容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接,更好地实现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教师应多结合热点时事开展教学,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具趣味性,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应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图书和网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三)重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实现课程教学质的飞跃

借助合适的教材,可以让学生在选课前通过自学初步了解黄河学和黄河学课程,在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决定是否选修该课程,而不是盲目选择或只为拿学分。有了合适的教材,会为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提供便利,也能减少教师备课的难度,使教学内容更贴近课程核心。因此,在黄河学课程建设中,应重视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力争尽快编写出一本适用的教材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使用,使黄河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质的飞跃。

黄河学课程是学生感受黄河、了解黄河、认知黄河的最佳途径,黄河学课程建设是黄河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内外十分重视黄河学研究的形势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现战略的背景下,黄河流域的高校应同时加强黄河学研究和黄河学课程建设。相信随着该课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和教学改革的推进,黄河学精品课程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定会激发学生保护黄河、守护黄河的动力和热情,为培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① 详见“中国大学MOOC”网站(网址: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HENU-1002918005? from=searchPage)。

[1] 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1–5.

[2] 王化云.大家来研究“黄学”[J].人民黄河,1985(6):3–5.

[3] 钱宁.“黄学”研究前景广阔[J].人民黄河,1985(6):6–8.

[4] 吴朋飞.“黄河学”学科构建刍议[J].天中学刊,2010(4):114–119.

[5] 郭来喜.大黄河说[J].影响力人物,2010(40):98–101.

[6] 郭来喜.关于创建新黄河学的构思:献给黄秉维院士诞辰100周年暨吴传钧院士诞辰95周年[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5):1–5.

[7] 王洪伟.何谓“黄河学”?如何“黄河学”?——一种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3(2):13–27.

[8] 朱晋,那玉林.黄河学分支学科体系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2):51–53.

[9] 张新斌.黄河文化与黄河学研究的基本态势[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4):1–8.

[10] 艾少伟,张楠楠,黎璐晗,等.回族学与黄河学跨学科整合的战略路径:历史重构、空间再造及文化认同[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7(2):65–73.

[11] 黄雅玲,刘涛.“黄河文学”研究的意义价值与可行性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3):10–13.

[12] 张立东,李立远.黄河考古的概念、定位与课题[J].华夏考古,2021(5):119–128.

[13] 张立东.“黄河考古”漫议[J].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24):29–31.

[14] 邱文艺.专家学者研讨黄河文明与“黄河学”[N].光明日报,2010-06-29(12).

G642.0

A

1006–5261(2022)06–0152–05

2022-04-28

河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HDXJJG2020-66)

吴朋飞(1979―),男,江苏如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黄河问卷文明
请文明演绎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漫说文明
『黄河』
对不文明说“不”
问卷网
文明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