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困境与路径研究

2022-03-23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德师监督管理考核

张 勇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好,主要在于教师,而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知识及仁义慈爱之心等高尚的师德师风,以自身的言行润物细无声地感染学生,帮其建立正确和完整的“三观”,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栋梁之材。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与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因此要不断地提高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要求。

一、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

高校教师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人才培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优良传统的传播职责。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文化涵养、道德水平决定了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水平以及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信念、道德品行、爱国情怀、奋斗精神等培育培养。诚如此,抓好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还可以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发展建设成为高水平职业院校。另一方面,当今的世界正经历着各种机会和挑战,我国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重任对于新时代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如此,不断推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决定着教师队伍的发展方向,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另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也在于其道德修养在全社会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对整个社会风尚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好以德施教,以德为范,不断提升自身师德师风自觉性,努力做到不触碰底线,始终保持自身教师良好的形象、声誉。

二、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困境

近些年,我国国民经济大跨步地向前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大幅增长,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充。多是年轻的教师刚毕业就进入到高职院校,没有在实践中进行锻炼。美国有学者认为,道德品质规范的灌输无济于道德水准的提高,而真正的学习途径是实践。尤其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有更多企业实践的经验,通过实践增强品德认识,提高责任意识,培养道德情感,不断通过实践得到提升。国内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但在建设中仍存在个人思想意识淡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这几方面的困境。

(一)部分教师思想意识淡薄

当高职院校教师的数量在不断地扩充时,使大多数刚刚毕业的青年大学生或研究生纷纷涌进了大学校园,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大多数刚入职教师对于教师的角色缺乏一定程度地认识,仅仅认为工作稳定,收入固定,能有固定的假期,也有很多空闲的时间从事自己想干的事情。诚如此,就会使得高职院校中的一部分教师对提升师德师风的认识不够,进而带来各种各样的不好的影响。首先,部分青年教师对于自身角色转变一时还不能适应,从被育人到立德树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立德树人意识,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标杆示范作用,从而影响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其次,部分教师存在个人思想品德低下,职业操行不高,爱岗精神缺乏等。部分教师在讲授课程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对于学生逃课、走私、说话、违反课堂等纪律的学生视而不见,不能充分地理解学生、关怀学生、引导学生;一些教师不重视个人思想道德涵养,抒发负面情绪,传播错误思想,发表消极言论,甚至频频出现教师骚扰学生案例,严重影响教师的良好形象,以上种种都是教师个人对师德师风意识淡薄的具体体现。最后,部分教师对于提高本身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高职院校组织的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师德师风的培训、课程、讲座、报告等活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很好地进行吸收学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地参加,没有正确地树立好思想道德认识,严重地影响了其自身师德师风提高,不利于自身的未来发展。

(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均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但大多针对教师科研、教学、出勤、获奖情况等业务成绩考核,没有对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进行评价。诚如此,高职院校教师在这样的考核评价标准导向下,更多注重自身的科研和教学等业务型工作,从而忽略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尚未把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参加讲座、课程学习、交流学习等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益实践纳入对教师整体考核评价制度中来,因此使得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对于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最终使得高职院校在推进本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高职院校在评奖评优、职称晋升、公派留学、挂职锻炼、推选干部培养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时,部分高职院校也将教师师德师风作为考核评价的首选标准,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进而在进行资格审查、材料评审过程中被一带而过,有的甚至直接被忽视,这样的考核评价制度往往会打消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积极性,从而使高职院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成了很大的问题。

(三)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应把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与管理作为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重点来抓,使之成为一项常态化的监管工作。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职业责任、科研晋升等方面师德师风失范问题时有发生。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的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养成不仅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教育,同时也需要常态化监督管理。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师德师风监督往往会集中开学之初或者学期末某一时间段,忽视日常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形成常态化,过于走形式。因此使得个别教师在平日里罔顾师德师风重要意义,教育教学肆无忌惮,从而导致发生师德师风失范事件。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出于上级部门审查、或已经发生了有违师德师风的事件时,才开始突击对师德师风问题进行整顿与检查,这些短期监督管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但是不能形成对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监督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往往事倍功半。最后,高职院校对于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不能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其中个别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在处理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形式主义、无关痛痒的方式方法情况,因此使得教师对于师德师风问题很难形成更高的自觉性。

三、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实路径

高职院校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中,必须清醒认识到制约其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因素,这不仅对于提高我国教育整体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关系到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以,高职院校必须深入分析制约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提高个人思想意识、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标准、健全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体制,从而推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就。

(一)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意识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水平与学校的建设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需要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有助于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教师应转变原有思想观念,正确认识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文化底蕴、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高职院校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师德师风意识,可通过定期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培训班、专家论坛、学术沙龙等相关活动,不断提升个人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涵,从而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其次,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例如师德师风标兵、最美教师、儒雅教师、最受学生喜爱教师等,以表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多媒体、学院官网、思政平台、公众号等大力宣传爱岗敬业、与生为伴、与生为善的优秀事迹,让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全校园蔚然成风,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中达到提高个人思想意识的目的。最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需要高校教师内在因素,教师也要从自身的未来发展考虑,通过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自我意识,提升自我修养,实现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由内及外的发展。

(二)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把制度建设挺在前面。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要按照国家、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行为规范等,积极推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使其为学校制定相关师德师风制度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来,使制度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约束师德师风失范行为,最终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目标。首先,对于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制定既要充分依据事实,讲究实事求是,又要保证切实有力,以利于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顽瘴痼疾。从整体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师德师风考核评价过程中存在流于形式,缺乏全面的、有效的考核评价方法,同时现有的考核评价方法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要完善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考核评价准则,要切实依据相关部门印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例如《教师法》等,在进行师德师风考核标准时,要从教师的利益出发,把教师的利益作为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标准、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听取全体教师的建议、意见,发挥教师主体地位,使得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体现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其次,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在其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坚持把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放在第一地位,在相关考核评价过程中严格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审核,无论其他方面有多么突出成绩,对于师德师风存在相关问题的教师实施一票否决。最后,制定完善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是有利于激励每个教师在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健全高职院校主管部门落实对教师师德师风监督管理常态化的有力保障,有利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行稳致远。

(三)健全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体制

常态化监督管理和硬性约束是推进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主管部门要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师德师风失范问题,广泛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对症下药,找出问题频发出现的症结,制定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措施,从而实现对师德师风失范现象的有效预防、有效制止、有效监督管理。首先,要强化学校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高职院校主管部门常态化监督,以空前的力度落细监督细节、以坚定的决心落实监督标准,以顽强意志规范监督程序,扎牢各级各层师德师风监督防线,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发生实质性变化、得到实质性反响。其次,凡是涉及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的问题时,学校必须依照相关的师德师风制度严格执行,依照法律、依规章制度,严格严肃处理。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强化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管理,凡是涉及师德师风失范行为时,要充分做到实事求是原则,同时要坚持“零容忍”“一票否决”等强硬态度。只有坚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才有利于实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局面。另外对教师认为处理不当环节,教师有权利向相关部门进行申诉,切实维护教师相关权利。最后,高职院校“应将教师、学生及学校其他管理人员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发挥各类群体对教师思想品德的监督作用,对已出现问题的教师,要作出严肃处理,确保教师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结语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虽然取得重要成果,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短板和不足。高职院校必须转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坚持把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核心要素,充分把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涵,深入分析目前制约高职院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系列阻碍,如个人思想意识淡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充分利用一切方法不断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思想道德意识、完善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师德师风监督管理体制等从而有效应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失范事件,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完成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德能勤绩廉”综合发展的新型教师队伍。

猜你喜欢

师德师监督管理考核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内部考核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