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新闻学专业文学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析
2022-03-23张春辉
刘 畅 张春辉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019年4月29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 2.0的出台意味着新文科国家战略正式拉开序幕。新文科“是在大范围内实现文科与理科、文科与文科之间各个专业的交叉融合,并对现有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理念、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等进行重新认识或结构重塑”。[1]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会议指出,新文科建设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加快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四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文科国家战略稳步推进的同时,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努力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固本培元——新闻学专业文学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并且将“好的文艺作品”的标准概括为“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文学是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文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一)新闻学专业文学课是积淀人文底蕴的有效途径
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一般均会设置《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与《大众文学专题》等系列文学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可以提升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文学创作能力,以及文学艺术鉴赏与分析能力,为其打下坚实的文化功底。此外,文学类课程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起到陶冶学生的理想、情操和美感的作用,进而促使他们热爱并传承全人类优秀文化,并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下,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形成丰富的人文底蕴。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一种重要的功能,即“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正如《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让中国人开始反思民族劣根性,《祝福》中的祥林嫂又让无数读者看清了封建制度的黑暗与腐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在国家转型、民族自救的关键时刻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所以,郁达夫曾这样评价鲁迅的作品,“要想通过阅读来了解中国,只有一条捷径,就是读鲁迅,读懂了鲁迅,也就懂得了中国的一半”。列宁也称赞托尔斯泰“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并称赞他的小说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文学是社会与人生的镜子,所以,文学课通过对文学经典的鉴赏、品读可以让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广大、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丰富,当然也可以了解到人性的深刻与社会的复杂。而上述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深入认知形成之后,可以自然而然地化作新闻报道的广度与深度,也可以成为新闻评论的立论基础。
(二)新闻学专业文学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对于大多数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经典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不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因此,文学课“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还需要精心的教学设计。例如,在《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将冰心、萧红、张爱玲三位女作家的生平、创作题材与风格进行比较,通过分别讲述“冰心-以柔婉之笔写人类之爱”“萧红-以凄凉之笔写人间之悲”“张爱玲-以犀利之笔写人性之恶”,让学生首先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解读,了解到中华民族曾经历尽艰辛才实现了思想文化的自我更新,完成了从古代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的转型,由此达成课程思政在“国家意识”层面的宏观目标。进而再通过一幅从不同角度观察会看到不同画面的图片进行引申,引导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后得出结论:三位女作家由于各自不同的身世遭遇,使得她们站在了不同的观察维度,从而对于人生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是,她们的文学叙事只是反映了人生的一个侧面,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综合评判三位女作家的作品,才可以洞悉人生的真相,进而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既要了然人性的复杂,也要以坚毅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艰辛,更要相信人类之爱可以移山填海,可以创造奇迹,从而达成“人格养成”的课程思政微观目标。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教育杂感》中曾说,“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文学家”。他的理由是:文学家是构建精神世界的人,而文学的精神感染力是永久的。所以,文学课教学应该“充分注意到课程思政元素,规避不良文化影响,潜移默化地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如沐春风般的文学之美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
普利策曾言,“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将掌握在未来几代记者的手中”。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将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时代的记录者、社会的守望者,他们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所以,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树立起正确的信仰与信念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在文学课程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在引导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篇章系统和深入学习的同时,还能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并因此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3]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特色的文学课程可以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多角度阐释、多层次挖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盐溶于水般融进教学内容中,并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领。基于上述理由,新闻学专业的文学课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1)矿山数量和从业人数双减少。2017年河北省持证矿山企业数量较上年减少138个,从业人员减少2.14万人,实现了矿山数量和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双减少,与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相一致[7]。这是河北省矿产资源主管部门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绿色矿山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减量化管理的成效。
二、开而弗达——新闻学专业文学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三个目标
“新文科教育”建设的核心内涵指向于“回归文科教育的育人本质”,并具体体现为:培育“有价值引领的人”,创生“突破边界”的文科课堂,打造多样而灵动的“育人共同体”,构建“超越绩效”的成长性评价。“新文科教育”建设的实践路径是“观念和行动的协同展开”,并具体表现为:要在观念上树立“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文科理念,要在行动上落实“关联实践、创新活动、资源投入”的实施策略。[4]
因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有《新闻写作》等专业写作课程,所以文学课的教学与考核重点是文学史与作品赏析等理论内容,对于文学创作实践重视不够。但是,“实践育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5]。
新闻人才的培养,须以实践为导向,让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所谓“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文学课的教学和考核评价过程中应该加大写作实践的比例,例如设计小说创作项目,并使该项目的创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笔者曾在文学课上带领全班学生共同完成了一部小说的创作。全班48名学生,分为12个小组。每组按抽签顺序接龙完成两轮写作。每组既要延续上一组学生埋下的伏笔和写作线索,又要为下一组学生布置三个必须完成的写作任务。这样设置的目的,既是为了增加写作的难度,也是为了增添一些写作和阅读的乐趣。此外,也是为了防止学生从网上找来一些内容随意拼凑。学生们的表现是令人“惊艳”的,特别是结课进行创作总结的时候,几乎每位学生都深入详实地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与得到的启示。在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反思之时,笔者深深体会到:这样的文学创作项目是可以达到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教学目标的,并在实现这三大目标的同时,也在较高层次上达成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从虚拟场景到现实社会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6]
普利策把记者比喻为社会守望者,喻国明教授也提出,新闻学子心中要有一份“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问题单”。所以,新闻学子应该具备关照社会现实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应只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灌输所得,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也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或校园这样的环境中。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够获得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这样,就必须拓宽实践教学的场景和维度,让学生在多维视野中,通过多种途径认识社会,并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比理工科类人才,文科类人才常需要在易变的环境中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处理并协调各种工作事务。[7]恩格斯说文学创作要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所以,在文学课中加入小说创作等实践内容,并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创作内容进行分析,例如,为什么在这样的场景或者情节中,人物如此言行是不对的?因为这不符合现实社会场景与行事原则,或者是因为与这个人物的身份、背景与知识层次不相符。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适当弥补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缺陷。
课程思政要求在教学设计、课堂讲授、课后反思中,都应当融入“育人的元素”。当学生将复杂的社会与人生百态诉诸笔端之时,既是在推演小说中的人生,也是在模拟未来的职场与生存环境。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他们可以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在现实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处事原则。同理,这样的创作过程也是磨炼交流沟通与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有些创作小组还将社会上一些关注度较高的事件改编进小说中,这对于学生而言,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也是认知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技能目标——从人物塑造到人物报道
新闻写作是新闻学专业基本的业务技能。文学写作与新闻写作虽然在写作目的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具体的写作原则与技巧上是异曲同工的。在新闻写作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盛行一时的“新新闻主义”就曾主张把小说的创作手法引入到新闻写作当中,以此来提高新闻稿件的可读性。
新闻的核心要素是事件,而事件都是人的行为所造成的结果,所以在新闻写作中要求“见人见事”。那么,在教学设计上,就可以将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塑造与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报道相结合,将文学创作中用细节描写和场景衬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置换到人物报道的写作之中,让学生能够从这样的写作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迁移。这个过程类似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只不过实验场景不是搭建于网络电脑中,而是借助想象力构建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了写作能力,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还须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出色的观察能力。有人就曾提议“要做福尔摩斯那样的新闻记者”。所以,在新闻学专业的文学课中设置推理小说的“读写”实践就是希望借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描写案件的发生与侦破过程时,就必须运用自己缜密的逻辑思维将推理过程写得滴水不漏才能说服读者。而刑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又恰恰是来自他们平日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陆游在其诗作《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新闻学专业的文学课中做上述教学设计,还可以让学生在文学作品所构建的虚拟场景中,把在课堂上所学到的新闻采写技巧运用到写作实战当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也随之加深,并且将上述两大能力运用到对典型人物的报道中,也可以使他们从典型人物身上发现更多的闪光点,获得更多的感悟,从而获得更多心灵洗礼的机会。
(三)情感目标——从心理描写到自我反思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8]而根据布卢姆的理论,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价值体系的性格化等五个等级。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理性分析与感性鼓舞的语言,引导学生首先接受“文学创作”这一实践项目。然后学生开始收集资料,品评同类型作品,摸索创作方法与技巧,讨论作品结构。在此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开始表现出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包括最初持排斥态度的学生。之后,再将该实践项目与课程考核相结合作为约束,并将作品发布到公共平台以得到更多读者的反馈作为激励,从而提高学生完成项目的积极性,并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学创作与新闻写作,虽然在“事实”与“文采”两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相通的。比如,推理小说家蔡骏认为推理小说的本质有三点:未知、命运与人性。而新闻记者的笔也是在写人、写事、写命运,两者都将叙事的焦点汇集到了人性与命运方面。所以,他们在构思小说情节,描写社会场景,分析人物命运走向,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特别是分析犯罪心理时,也是在对个人原有的价值标准进行重新审视,并且在重构个人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学生在展示人性,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同时,其实也是对其自我心灵的一种反思、一种洞照。他们借书中人物之口对罪行发出的一声声质问,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对丑恶的鞭挞与斥责,对正义的向往与赞美,对弱者的同情与悲悯!在推进小说感情线的时候,男女主人公欲说还休的爱情故事,以及那些微妙的心理与情绪变化,又常常带着这些年轻的作者们其本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与期盼,散发着他们的青春气息与爱意萌动。这说明,文学创作实践已经通过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他们所获得的认知与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入到性格结构之中。
“课程思政”是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的科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在这个过程中,单向的信息传递与意义表达很难通过情感与价值观认同的途径达到心灵洗礼的深层次教育效果。所以,只有通过“双向深入,融于一点”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即,由学生一方经过“感性认知—自我觉察—情感认同”三个阶段的自我领悟,由教师一方通过“理性分析—认知导向—价值观认同”三个步骤的意识引领,从而在“情感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双重效应下达到心灵洗礼的思政主题升华。
综上所述,课程思政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是应该将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具有国家意识,产生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推动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