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探源、价值根基与中国力量
2022-03-23徐嘉晨李国锋
徐嘉晨,李国锋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2710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站在全人类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其所蕴含的时代观、秩序观、治理观充分彰显了大国智慧和大国担当,是顺应世界历史潮流的科学之举、正义之举。党的十九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等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而不断丰富,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探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契合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共性难题,既是中华民族传承创新数千年文化智慧的重要理念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历史使命的新时代宣言。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学说。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正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及其历史发展的理论结晶。这一思想是在马克思对古希腊时期“城邦共同体”思想、启蒙运动时期“契约共同体”思想及黑格尔“国家共同体”思想等的超越性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在对“自然共同体”发展历程进行探索的基础上,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刻批判,揭露了“虚幻共同体”的真实面目,进而基于唯物史观对共同体形态进行了科学建构。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在经历“自然共同体”和“虚幻共同体”阶段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将迈入“真正共同体”的全新历史发展时期。[2]马克思认为,“真正共同体”与“自然共同体”及“虚幻共同体”有以下不同之处。一是社会形态不同。“真正共同体”只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都无法实现。二是构成主体上不同。“真正共同体”的构成主体是“自由人”,其他“共同体”的构成主体都为无自由的个体。三是价值目标不同。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是“真正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其他“共同体”的目标追求则为某个阶级的利益。马克思在深入分析共同体的古典形式和现代形式的过程中揭示了资源匮乏与交往异化的历史境遇,强调超越自然的“部落共同体”、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幻共同体”等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而指出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的普遍性趋势”造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全面性不是设想的全面性,而是真正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个人对发展的限制不断扬弃,这种限制被意识到是限制,而不是被当作神圣的界限。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真正共同体”就得以实现。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3]。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是这一理论科学性的验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在解决国内外的种种问题上体现出其高于其他理论的优越性。对于国际关系,各国相互依存、俱荣俱损的有机整体已经形成。面对各项世界性治理难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对偏激的民族主义、地区性霸权主义、全球化霸权主义的有效冲淡方式,也是对世界旧秩序“非共同、不全面、非共享、不可持续的回应”[4]。它始终在为国际间的各个国家的利益寻求最大的公约数。这一理念将国家间的利益竞争,从零和转为非零和,既顺应了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趋势,又直面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种种关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总的来讲,站在世界的角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社会主义中国交给整个世界关于未来如何发展的优秀答卷。对于国内,人类命运共同体很好地顺应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崇尚合作的精神,是对千百年来大同理想的再度发展。同时,更大化地解决了民众对全球文化冲击的恐慌感,更好地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学会融合和发展。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很好地解决了地域性冲突问题,在民众的潜意识中不断唤起和平的美好理念。作为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国家,中国的现状以及美好的未来趋势就是对于该理论很好的实践验证。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启迪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5]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中饱含“和合”思想,世界和平的希望寄托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之中。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合”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和合”思想中“协和万邦”的观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国际政治驾驭智慧。传统社会中,“协和万邦”即通过协调协助,使各诸侯国和睦和谐。在新世纪的现实语境中,“协和万邦”即指各国之间友好往来、互相促进以达到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大都倾向于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矛盾冲突,但仍有少数国家秉持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观念原则,进而给世界增加了诸多危及世界和平的不确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自古就十分推崇“海纳百川”“远亲不如近邻”等的和平思想,这些思想早已内化为中华儿女对内对外交往的思想和实践原则。在“协和万邦”等“和合”思想的导引下,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和而不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求同存异的全球事务治理智慧。“和而不同”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沉淀出的中国智慧,它既是一种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南,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中华各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和而不同”中的“和”指和谐相处,“同”则指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异不同以达到统一状态。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反对“同而不和”,并将这一思想观念由自然哲学领域拓展延伸至社会领域,使其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继承弘扬了这一思想观念,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方案,主张各国在尊重“不同”的基础上,以“和”为发展的最终归宿。
“和实生物”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互学互鉴的多元文化交融智慧。中华传统“和合”文化认为,单一事物无法构成丰富的世界,多元事物构成的社会才能延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主张以尊重借鉴的态度对待各民族文化。世界各国应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宽广胸怀和兼收并蓄的真诚态度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同时坚信文明只有多样才能多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6]。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同理想的历史现实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在揭示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文明形态去克服经济、政治、文化、网络、生态、伦理等方面的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就是中国交给民众以及世界的一份答卷。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根基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7]面对世界百年变局与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行性、紧迫性、必然性,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国际政治与交往中的重要意义越发凸显。
(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人对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可谓源远流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础就是将人类的共同利益置于首位。在共同利益之外,面对多元价值主体和特殊利益追求,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成为重要价值观念之一。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墨子也曾指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审慎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协和万邦”的局面。中华传统文化还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庄子有云:“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在自然社会里,“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人人平等、万物有灵,进而才能具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国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都是因和平友好的文明交流互鉴而载入史册、声名远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经过历史的淘漉与积淀,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有益滋养。
(二)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与拓展。马克思与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自由人联合体,体现了人类普遍平等、自由的价值理想。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以全人类的共同解放为目标的远大政治理想,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坚持为民的根本宗旨从未动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提出了独特且管用的外交原则与价值标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著名论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奠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调,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动力源泉。
(三)深耕于现实的价值实践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之间关系与国际政治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并进一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指引。当今世界,各种资源、环境、气候、恐怖主义、生物病毒等世界性难题的叠加,对解决国际争端,缔造新型国际关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合作与竞争将长期并存,中国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亚投行的建设等,“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求同存异与惯有的“零和博弈”思维形成鲜明的反差。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到海洋命运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我们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8]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中国与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新的价值遵循。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力量
当前,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广泛,各国间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紧密。在此种现实语境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旗帜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全人类共同福祉作出巨大努力。与此同时,新时代中国青年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着青春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高举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的时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正是面对这样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我们要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博大胸襟和使命担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旨归,我们的实践创新必将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必将行进在历史正确方向之上。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共产党永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大同意识,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有一定联系的。中国用大国担当去践行这一理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以及创造全人类的福祉做出了莫大的努力。
疫情在世界范围爆发后,中国果断采取措施控制国内疫情的发展,并积极展开对其他国家的援助,尽己所能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援助疫苗、派出疫苗专家组、举办视频交流会、培训医护人员等。面对新冠疫情,中国展现出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全球抗疫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体现。
(二)新时代中国青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青春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着眼对世界前途命运的深度关切,超越民族、国家以及意识形态的界限来谋求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标志着人们对世界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青年是社会的先锋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寻求全人类共同利益与公共价值,也是强调全人类的休戚相关和命运与共。面对时代重大问题,站在人类文明发展高度,中国一如既往地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9]。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人类的未来属于青年一代。青年是最为先进的社会群体,他们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肩负着为全人类事业奋斗的重任。新时代青年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成长,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充满热情,他们可以凭借发达的网络与其他国家青年建立友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始终坚守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并从中汲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给养,在体悟、弘扬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历史进程中共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创造美好未来。面对世界百年变局,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对中华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中,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以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践行各民族同舟共济的价值理念。
放眼世界,200余个国家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文化习俗各不相同。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一度意图统一各国意识形态,将资本主义的虚假民主推广为全人类的“普世价值”,结果却导致内部冲突的不断加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科学理念。从另一角度来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做法所造成的影响也反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全人类共同利益视角出发的科学理念。这一理念超越传统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能够代表不同文明的最大公约数。当今世界各国要顺应历史潮流、阔步人间正道,就必须在肩负共同的价值责任基础上践行国际道义伦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