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十六型人格的模因传播研究
2022-03-23魏楚嫚
□ 魏楚嫚
MBTI
MBTI,全称为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基于卡尔·荣格(Carl Jung)的人格类型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自我报告式的性格评估工具,测试量表有四个维度:注意方向、认知方式、判断方式、生活方式,每种维度都有相反两个指标——内倾(I)/外倾(E)、实感(S)/直觉(N)、思考(T)/情感(F)、判断(J)/感知(P),通过排列组合将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性格划分成了十六种类型,吸引了许多测试者和讨论者。
在MBTI测试报告中,不同类型的人格有着不同的策略偏向,因此MBTI测试一直广泛应用于职业指导中,后随着人格测试的流行,对MBTI的讨论也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尤其在网络社交空间中,MBTI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交名片,微博、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发展出了许多以MBTI十六型人格为讨论内容的社群,例如微博的MBTI超话、知乎的“问号心理学mbti”以及豆瓣的“人格 气质心理”与“OhMyMemes”。在 MBTI网络社区中,MBTI meme是主要的讨论话题,十六型人格的模因图是主要的传播单位,其中一种形式是讨论者对模因图进行直接引用、转发分享,在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平台或MBTI社群中参与话题的讨论,对模因图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评价;另外一种形式是讨论者对日常生活进行解构,结合生活场景和不同情景下的心理活动片段对图片、表情包、网络用语等进行二次创作,将不同的素材融入不同的语境,赋予画面不同的含义,并将制作出来的模因图分享至个人的社交平台或与MBTI模因相关的投稿账号。这些经过直接引用转发和素材二次创作后的模因图具有强势模因的属性,并具有开放创作性、易读性、适应性等特点。
模因理论
模因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基础之上,解释文化演进规律的一种理论。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于 1976年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文化演进同生物学中的进化有着相似的规则,文化的基因可以通过复制和选择来推动人类文化的传承和演进,并认为“模因是人类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遗传的单位”。模因(meme)也叫米姆、迷因,是由希腊语“mimeme”(模仿的东西)与“gene”(基因)二词的语义与构词融合而来,意为“文化的基因”,是一种文化复制因子,一般表现为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这几种形式。在模因单位方面,“模因”一词不仅可以表示单个模因,也可以表示模因组和模因复合体,即用“模因”来涵括经过复制和选择从而实现保留并传递的项目。
模因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模因的本质是复制,而无论是模因的自我复制还是模因之间普遍发生的竞争,改变、选择和保留几乎会发生在模因复制的每个阶段,承受被选择的压力也是模因的必备能力。依据此项能力,学者们将具有更高的文化适应性的模因称为强势模因,而将文化适应性较次的称为弱势模因。目前,模因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语言文化、社会心理、教育学、传播学等领域,并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完善。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模因(Internet meme)是指网络中能被迅速理解、复制、传播的文字、图像、视频或其他文化单元形式。在互联网环境中,由模因营造出来的媒介奇观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常态。MBTI的模因图,也称“mbti梗图”(mbti meme),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模因。
MBTI模因的生成和传播逻辑
技术发展下的传播环境。模因之所以能够不断生成、传播,得益于不同的复制模仿行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建立,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有了更为便捷的工具和途径。首先,由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和互动特性,多样的网络社群得以发展,在技术赋权之下,社会传播结构由传者主导传播转向双向互动传播,受众作为媒介文化的主要生产力,能以更强的主动性参与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二次创作中,这为模因的多级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模因的易模仿性与感染力是驱动受众参与创作、传播的重要原因。MBTI模因具有易读性的特点,梗图意义丰富、生动形象,包含表情、动作和语言等要素,具备独立叙事的能力,这能提升MBTI模因的传播力,推动MBTI集群效应传播。最后,“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传播技术的作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这既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是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在互联网环境中,受众的交往也表现出明显的视觉化特点。文化内容的生产离不开文化资源,互联网中对于MBTI的海量讨论内容是其模因图生成的重要资源,参与讨论的网民以各种影视作品、动物及卡通图片作为模因图的创作素材,使得模因也具有多产性特征。
寻求认同下的传播行为。“身份认同”一词来源于拉丁语“idem”(同前),后又发展为英文中的“identity”(同一性)。identity作为一个哲学术语,包含了“相同”和“独特”两种意涵,即能使一种事物成为它,而没有成为另一种事物的性质,而人们也是通过相同和相异的比较来识别自己在社会关系网中的位置和身份以及区分“我群”和“他群”的。随着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过渡,传统共同体的组织黏性逐渐下降,个体选择的自由度在不断提高,个体往往希望在新的群体中寻求认同。
后亚文化理论家安迪·班尼特、保罗·斯威特曼等人提出了“新部落”(neo-tribe)概念,大体指的是基于情感、趣味、相似的文化气质等聚集起来的趣缘群体,MBTI讨论社群就是典型的网络趣缘社群,在社群内部的讨论交流中能形成属于“我群”的话语规则和共通的话语意义空间。十六型人格的模因图简单易读,且相较于星座,MBTI因为有理论和测试的支撑显得相对科学和可信,能吸引新的用户参与MBTI人格测试并进入社群讨论。在社群的交往中,讨论者要被接受为成员需要对社群文化及其表述方式、互动仪式等做出适宜的反应,复制模仿行为是其中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而社群内的传播能进一步加强内部成员的身份认同,成员一方面通过对比“我”和“我群”获得自我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对比“我群”和“他群”来获得社会认同。同时,MBTI的基本逻辑很简单,倾向符号通俗易懂,其模因能将抽象、复杂的人格特质具象化,更易让讨论者找到身份的归属感。
圈层传播下的传播模式。“圈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专有概念,后经由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经济学家等引入人类社会研究领域,用以阐述社会文化和空间结构。圈层文化指的是圈层内所能共享的一种“品味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圈层文化的实践已不仅仅局限于以认同为核心的向内聚合传播,还包括了不断提升影响以实现“超部落”的向外突破。MBTI社区作为趣缘圈层社区的一种类型,其传播模式呈现出圈子传播与层级化传播并行的特点。而模因正是通过不断寻找宿主(Host),并通过这些宿主进行复制和传播的,社群中的意见领袖和普通讨论者都能作为向外传播的节点。
一方面,在“个人门户”的模式中,社交和分享是传播的原动力,许多MBTI类型研究爱好者在个人的社交主页发布自己的MBTI测试结果以及转发和制作模因图等,扩大了MBTI模因的传播范围,吸引了更多MBTI测试者和讨论者;另一方面,MBTI社群中的意见领袖能在传播中形成自己的影响力,例如微博中的@MBTImemes,通过科普、过滤与展示社群成员的投稿,为社群成员提供互动空间,积累了一批具有高黏性的粉丝,也提高了社群成员的二次创作水平。另外,社交平台强调开放型生态的建构,通过设置跨平台的分享功能来打通信息壁垒,为MBTI模因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普通讨论者、社群意见领袖和社交平台设置的作用下,MBTI模因的圈层化传播模式得以形成,MBTI模因的生成和进一步传播亦更加具有逻辑性。
MBTI模因传播的理性审视
想象的自我与自我标签化。与星座的演绎推测不同,MBTI的人格描述是根据人们在测试量表中的选择偏向归纳总结而来,虽然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其验证过程并不严谨,在心理学范畴内并不能作为专业的测量工具。从某种程度上说,MBTI测试及其传播流行是在赚取国内心理学“底子差”的红利,因为这与模因传播有着很大的关系,MBTI模因有着强势模因的属性,与宿主的主观意向及传播环境相契合,从而能让模因得到广泛传播。MBTI的模因图直观、笃定、幽默的表达能给讨论者带来心理上的愉悦感和社群的归属感。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MBTI讨论者对自己身份的反观和思考的表现。
同星座的讨论一样,MBTI的分析语言及模因图都是精心构思的笼统描述,能将讨论者心中“想象的自我”描述出来,让讨论者进行自我形象的投射。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指的是人们如果想相信一件事情,就会对其进行主观验证,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在MBTI的讨论参与中,这种效应表现为很容易相信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但这也是自我标签化的一种做法,甚至部分讨论者会被这种标签与MBTI模因图反控制,满足于对生活“模糊坐标系”的想象与再定义,进而有意识地维护个人人格类型的形象,就像库利所提出的“镜中我”一样,MBTI的身份标签不仅是交流互动的名片,标签也在互动中更为明晰。
群体刻板印象与社群区隔化。标签在指称对象上可以是个人、群体,也可以是行动。除了自我的标签化,对群体的标签化现象也出现在MBTI社群中,并通过模因传播不断强化。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埃德温·莱默特和霍华德·贝克尔将“标签”概念引入社会学,起初“标签”概念的内涵并不具有负面含义,指的是一种定义行为,但是自戈夫曼提出了“污名”的概念后,“标签”的含义就逐渐与社会歧视、污名化相关联。在MBTI社群中,由于讨论者都乐于接受、调侃自己的模因图,使其他人格的讨论者产生持续的心理暗示,例如将ENFP与“阳光小狗”“太热情导致无法招架”,INFP与“流泪猫猫头”“真的想很多”,INTP与“中立机器人”“冷静的观察员”等印象连接起来,从而让一些描述成为具有特定指称群体的标签。这容易使得人们对不同的MBTI人格类型形成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刻板印象”,忽略其标签背后具体的人的存在,而社群内的进一步分化与区隔也是通过这种区分“我群”和“他群”的方式产生的。
另外,这种刻板印象和区隔的产生亦催生了MBTI社群内部的鄙视链,不仅是不同人格之间有诸如智商排名、最受欢迎排名,相同的人格也用低阶、中阶、高阶来划分人格的成熟程度,但实际上每个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状态都是不同的,人格并非是固定的、单一的,其本身就具有流动性和复合性。这种排名与划分不仅会导致自我认知偏移,也会使群体刻板印象和社群区隔越来越难以打破。
结语
模因是MBTI社群传播的主要单位,MBTI模因的生成和流行与互联网技术、宿主心理及传播行为、圈层化的传播模式有关。随着技术的发展,受众获得了更大的传播自由,更加积极地参与进开放文本的书写中,在新的趣缘社群中获得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MBTI模因由于其强大的表意功能和适应性,具有强势模因的属性,能很快吸引宿主的注意力,进而被广泛复制与传播。但是,应理性看待MBTI及其模因图的流行,一方面幽默的模因图表达能为讨论者带来乐趣,并为辅助了解不同的人格类型提供帮助,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MBTI测试本身并不符合主流心理学的基本科学逻辑,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人格类型的判断是为了寻求社会化和个体化的平衡,应警惕MBTI模因图传播及人本身天然的权力性问题带来的自我标签化和心理依赖性以及刻板印象与社群区隔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