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22-03-23邓瑶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循证维度血糖

邓瑶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1]。糖尿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截肢、肾功能衰竭等的重要原因。该病为终身性疾病,临床只能靠药物维持。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血糖,加强个性化干预,已经是目前临床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2]。糖尿病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消渴”的范畴,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为病因,阴津亏损、燥热偏盛为病机,因此强调辨证施护,以提高临床效果[3]。中医循证护理通过中药食疗、情志干预、针灸疗法等方面的对症处理,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探讨中医循证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钟祥市中医院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4]《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中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2)经血糖监测、血脂检测等系统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老年痴呆;(2)合并酮症、酮症酸中毒;(3)全身感染性疾病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0~80岁,平均(55.22±2.3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5例,高中10例,初中25例,小学及以下1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41~80岁,平均(55.31±2.35)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4例,高中11例,初中24例,小学及以下11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定期监测血糖,严格控制饮食,限制热量摄入,密切观测患者病情变化,口头宣教,发放疾病知识手册,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坚持运动治疗。

观察组给予患者中医循证护理,(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主管护师及护士组成,聘请院外循证方法专家对小组进行循证护理培训,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定期组织成员学习循证医学知识,进行知识与技能的考核。(2)确立循证问题及循证支持:护理人员通过查阅患者病历、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患者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提出护理问题,包括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不了解、对药物治疗之外的其他护理方式不了解、心理顾虑较多、部分患者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致使血糖控制不理想、自我护理能力较低。根据这些问题,在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并将收集到的参考文献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制定循证措施。(3)循证应用:①情志干预,评估患者的“喜、怒、哀、悲、恐”等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给予患者移情易性、情志相胜法等,鼓励患者进行一些娱乐活动,例如听音乐、看电影,保持精神通畅。②辨证施膳,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恢复程度,督促患者粗粮、细粮搭配,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于肢端麻木患者可食用紫丹参,对于尿频患者可食用山药联合枸杞熬汤,伴阴虚血瘀者使用黄芪炖鳖汤等。③针灸按摩,使用中药清热解毒汤泡脚,30 min后进行足部按摩,重点按压输尿管、膀胱、脾、胃等反射区,也可以艾灸阴凌泉穴和涌泉穴。④运动康复,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及病情程度制定针对性运动计划,如打太极拳、匀速步行、慢跑等。

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糖指标:分别于护理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3 000 r/min 离心 15 min 分离血浆,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及免疫层分析法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2)生存质量: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该量表包括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4个方面,各维度评分范围0~25分,该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5]。(3)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该量表总分为100分,70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50分以下为无焦虑,分数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6]。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53分以下为无抑郁,分数越高表明抑郁越严重[7]。(4)慢性并发症:记录护理2个月时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微血管病变。(5)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总分值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糖指标比较(±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 餐后 2 h 血糖(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60) 12.86±2.47 10.20±1.26* 9.75±1.82 7.13±1.17* 15.16±2.80 13.28±1.01*观察组(n=60) 12.65±2.53 8.08±0.64* 9.56±1.53 5.41±0.29* 15.37±2.53 10.12±0.18*t值 0.597 4.227 0.881 3.094 0.809 2.907 P值 0.441 0.029 0.628 0.032 0.417 0.019

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s)]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社会维度 生理维度 心理维度 治疗维度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60) 23.21±1.40 18.20±1.01* 22.55±2.33 17.21±1.02* 20.33±2.58 15.11±1.21* 20.55±2.10 17.28±1.17*观察组(n=60) 23.25±1.43 13.11±0.25* 22.59±2.31 12.11±1.03* 20.37±2.53 10.05±1.33* 20.47±2.13 12.72±1.02*t值 0.627 5.227 0.441 7.209 0.827 4.207 0.779 4.194 P值 0.504 0.003 0.281 0.000 0.154 0.000 0.367 0.000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s)]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s)]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0.05。

组别 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60) 55.77±3.52 47.25±2.31* 58.70±2.45 49.77±1.22*观察组(n=60) 55.67±3.53 40.11±1.12* 58.76±2.49 41.25±1.10*t值 0.805 5.417 0.694 6.208 P值 0.227 0.000 0.359 0.000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慢性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8]。糖尿病具有不可根治性,需要持续的医疗护理,治疗糖尿病不仅需要注射胰岛素、服用降糖药物,还需要严格控制药物,定期进行血糖、尿糖监测,这些复杂的措施给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身体均造成沉重的负担[9]。因此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目前临床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中医理论中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其包含的三多一少特征为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10]。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主要源于肾气虚亏、肺燥胃热、脾胃运化不调,治疗的关键在于调节肺腑气血,使脏腑气血畅通、各司其职,对于其的治疗也应从饮食失节、禀赋不足着手[11]。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循证护理频率越来越高,中医循证护理中运用的情志干预、中药食疗、针灸按摩等各具特色,均有疗效。既往有研究结果显示,中医循证护理运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12]。卢可等[13]也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中医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下降,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治疗维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循证护理干预,在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与王海艳等[14]研究结果相符。心理负担重和认知水平低是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常规护理忽视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无法完全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而中医循证护理改良认知干预形式,注重个体化差异,因此更好的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情志干预可缓解患者情志刺激,减少七情失衡致病的机会;中药浴足可通过汤剂的温热作用,刺激神经血管,加快血液运行,达到舒畅血脉之功效;艾灸穴位具有疏经通络、健脾益肾之功效;辨证施膳在补充营养的同时,对机体肺腑、气血进行调理,制定运动计划有利于气血运行,对控制血糖具有重要作用[15]。

综上,对糖尿病患者应用中医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循证维度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