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概述及分析

2022-03-23王旭明张庆环

应用能源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能效标准化工业

王旭明,张庆环

(物资节能中心,北京 100037)

0 引 言

我国节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始于80年代初期,我国成立了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开展相关国家层面节能标准的制修订工作。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颁布实施,使我国的节能标准化工作有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明确了加强节能相关标准工作等要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标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2005-2007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指导规范了节能标准等相关工作。

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要建立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体系,逐步提高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准。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标委启动了“百项能效标准推进工程”,陆续发布百余项能效和能耗限额等节能标准。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准体系,主要高耗能行业实现能耗限额标准全覆盖,80%以上的能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7,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节能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到2020年,进一步优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体系结构,政府主导制定的与市场自主制定的节能标准协同发展,形成有效的节能标准研究、制修订、宣贯、监督检查、评估等工作机制。

1 我国工业领域节能与绿色标准工作概述

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的节能与绿色标准工作一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过发布多项政策和文件牵头推动着,“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全国工业能效指南(2014年版)》、《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技术标准体系》等文件,有效发挥了能效标准、标识在持续提升企业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的作用。

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领域标准制修订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等行业单位,成立了一批机械、电子等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组,有力地推进工业领域的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

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2020年,在能耗水耗限额、能效水效、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领域制修订300项重点标准,基本建立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体系。

截止目前,2017-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支持了286、201、229、121项共计837个节能与绿色标准的研究项目,其中国家标准占比18.41%、行业标准占比66.91%,团体标准占比14.68%,涉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园区、绿色数据中心等类别,覆盖了钢铁、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主要工业领域,研究项目分别按行业、类别的分布情况如图1、图2所示。2021年拟计划支持的188项相关研究项目已完成公示,目前正在推进实施中。

图1 2017-2020年工业领域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行业分布

图2 2017-2020年工业领域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类别分布

2 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成效

近年来,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推进,为工业领域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带来了积极成效。

2.1 利于企业转变管理模式,实现精细化管理

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工业企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显得尤为的关键和重要。工业领域由钢铁、有色、建材、轻工、电子、纺织等行业组成,相关行业包括了大大小小企业个体,这些个体便成为了节能减排的主体。

节能标准化给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带来了积极的转变,解决了企业在能源利用过程中遇到的“谁来做”、“何时做”、“怎么做”、“如何评价”的问题,让企业摒弃过去那种粗放的、单凭经验的管理模式,成为企业施行科学、系统、量化管理的重要依据,以领导者意识观念、建立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技术改造措施等方面为切入点,实现自身管理体制机制的流程化、精准化,以最低的能源代价获取最大的能源利用效率。

2.2 推动企业降耗减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节能标准化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向行业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查找自身用能环节的问题,深入发掘节能潜力,合理化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从而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标。

以钢铁行业为例,与2005年相比,2018年纳入重点统计范围的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煤降到555 kg标煤,吨钢耗新水由8.6 t下降到2.75 t,水重复利用率94.3%提高到至97.88%,吨钢外排废水量由4.71 t下降到0.74 t,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3千克下降到0.53 kg,吨钢烟粉尘排放2.18 kg下降到0.56 kg[1]。

此外,充分发挥相关标准的示范引领作用,工业企业实施绿色采购、设计绿色产品、搭建绿色平台、创建绿色工厂。截止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5批国家绿色制造的名单,包括2 000余家绿色工厂、2 100种绿色设计产品、171家绿色园区和189家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2]。

2.3 优化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

近段时间,由于煤炭供应趋紧等因素,造成了部分地区电力资源紧张,各级政府部门纷纷采取了拉闸限电、错峰用电等措施,如:广东执行“开二停五”用电方案,江苏对年度能耗5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实施专项节能监察,宁夏地区高耗能企业停限产一个月,广西对有色、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企业实行限产,陕西地区新建成“两高”项目不得投入生产等。

借助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等标准,引导企业减少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采用如分布式储能、空气源热泵等技术,提高风能、水能、海洋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能源比例。一旦遇到拉闸限电、错峰用电等突发情况,企业可以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及时完成订单任务,保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4 调整企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合理规划布局

节能标准化工作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以钢铁行业为例,“十三五”前4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以上,实现地条钢全面出清,提前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的目标任务[1]。同时,有利于加大先进适用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力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运营等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

3 相关工作建议

(1)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常态化机制,调整标准复审、制修订周期,适应企业的绿色发展需求。此外,适时将能效“领跑者”遴选指标纳入能效和能耗限额标准指标体系,形成倒逼机制,提升企业的能效水平。

(2)建议进一步加快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工作,树立企业碳达峰碳中和意识观念,将节能减排等工作纳入企业的总体战略体系,充分释放企业绿色发展潜能,依据相关标准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实施方案。

(3)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工作,助力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工作。充分利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优势,推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让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成为工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猜你喜欢

能效标准化工业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吃肉频率能体现乡村治理水平? 走形的标准化徒增负担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新版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空调市场能效测试将更加科学、规范
“能效之星”产品目录(2018)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平板电视能效国标实施 14.5%液晶将退市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