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源话“叠”(3)

2022-03-22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22年11期
关键词:梓树独木桥小溪

蒋 岭

村西头有一片梓树林。

“为什么这里种了这么多梓树呢?”小小很是好奇。

“不单单是梓树,还有许多桑树呢!”大大指了指梓树外围的桑树说。

“古来以为木莫良于梓……”尔东老师摇头晃脑地讲起来,“宅旁喜植桑与梓,以为养生送死之具,故迄今又以桑梓名故乡也。”

看着尔东老师的模样,小伙伴们全都笑了。

环顾四周,一棵棵梓树高大、粗壮,粗糙的树皮似乎述说着它坚忍不拔的品质,斜着向下的枝条上缀满了绿油油的叶子,翠色欲滴。忽然,一阵风吹来,树叶立刻摇摆起来,如同浪花一般起伏。它们欢笑着,跳跃着,一浪高过一浪……

“啊,真美!”小小激动不已。

“是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都是美的,满眼葱绿的梓树生机勃勃,充满了活力。你们难道没有感受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吗?”宋山老师张开双臂,陶醉其中,“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

“有静有动,动静结合,真是美妙。”夏槐叉着腰感叹。

宋山老师意犹未尽,拍了拍梓树树干,说:“它们站在这儿一动不动,让我们可以仔细地观察,欣赏它们的高大、美丽,这是静。”接着,他抬头指了指在树丛里跳跃、翻飞的鸟儿,用力一鼓掌,鸟儿受到惊吓,飞向天空,惹得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这是动。身处其中,感受动静结合的奇妙,是不是有一种独特的情趣呢?”

“嗯!我从那一片片绿叶上看到了一个个生命在跳跃,在欢呼。”大大有感而发。

一行人走出村庄,向山岭深处走去。路两旁是茂密的竹林,细细长长的竹子直立挺拔。尔东老师当起了导游,说起了春天时来这里的感受——

一场春雨过后,在地底下藏了一个冬天的竹子开始探出头,“噌噌噌”地往上冒,真是:“箨(tuò)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在不远处的树林里看到野兔跑来跑去,可以在小溪里看到小鱼游来游去,还可以在田野里看到披着五彩外衣的野鸡踱步而过……

“东庐山还真是一座宝库呀!”大大忍不住赞叹道。

“那是当然!”夏槐清了清嗓子,唱起了歌,“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

“哎哎哎,停停停。”小小制止了夏槐动情的演唱,“我听说你不是在这里长大的呀,你好像是在一个叫‘龙潭烟雨’的地方长大的。”

“正确!两个地方都是我的家乡,我都非常喜欢。”夏槐笑着点了点头,“一个是我爷爷奶奶家,一个是我外公外婆家。这两个地方都是那么美丽、富饶,都值得我爱。看到这些美景,我就不自觉地想抒发自己的感情。”

“融情于景,情随景移。”宋山老师向夏槐竖起了大拇指。

夏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然后他指着竹林前方,提醒大伙拐弯处有一座小木桥。

“唉,那就是让我心惊胆战的一根独木桥……”夏槐的声音突然变小了。

“一根?”小小一头雾水,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夏槐,“桥不都是一座吗?怎么是一根呢?”

“哈哈!就是你上次作文里写的,让你差点儿掉进小溪里的独木桥吗?什么桥呀,一根圆木而已。”尔东老师笑了。

一群人顺着竹林快速地朝前走去,走了一两百米,看到一个池塘,沿着池塘埂走到尽头,出现在大伙面前的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夏槐带头钻入竹林,其他人紧随其后。

走了几十步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那座独木桥就横在竹林的边缘,桥下有一条小溪,对岸是一排白墙青瓦的房子,再远一点儿是水天一色的湖泊。

夏槐突然停了下来。

“怎么不走了?”大大轻轻拍了拍夏槐的肩膀,“是不是心里有阴影了?”

“才不是呢!”夏槐回头瞪了大大一眼,然后左脚抬起来,踏上独木桥,右脚还没有上去,整个身体就已经颤颤巍巍的了。

“要是害怕,我们就绕道吧!”小小在一旁不断催促着。

“你别催,我这不是上去了吗?”夏槐将脚全部踩了上去。

大大随即跟上。

快走到独木桥尽头时,夏槐身体一歪,脚一滑,慌得他赶紧蹲下来,牢牢地抓住那根圆木。这时,不知从哪里吹来一阵风,夏槐用一只手擦了擦额前的汗珠,结果没有稳住身体,跌入小溪……

大大慌了,赶紧从独木桥上跳下去,小小也跟着跳了下去。

夏槐整个人倒在小溪边,屁股撞到了河道里的鹅卵石。他用手撑着站了起来,揉了揉屁股,裤子、上衣都湿了。

“不要紧吧?”大大担心地问。

“脚脖子疼……不会是骨折了吧?”夏槐抬着一只脚说。

“你甩甩脚,如果能动,就说明没有骨折。”宋山老师走过来说。

夏槐轻轻地晃动着脚踝,能动。

“是不是崴脚了?”尔东老师也通过了独木桥。

“应该是吧!”宋山老师撩起夏槐的裤子,轻轻地按了按他的脚踝,“疼吗?”

“有些疼!”夏槐龇着牙,嘴里“嘶嘶嘶”地呻吟着。

“这个疼的地方明显肿起来了。不过,他的脚还能动,应该不碍事,休息一下吧。”宋山老师扶着夏槐上了小河堤。

“怎么样?还疼吗?”大大关切地问。

“有点儿疼,不过问题不大,你瞧!”夏槐抬起脚,做了一个芭蕾舞转圈的动作,“休息一下就好了,耽误大家欣赏美景了,对不起。”

歇了一会儿,众人继续往前走,爬上一个小土丘,一座凉亭出现在大家面前。它不是八角亭,也不是原顶亭,而是一座长亭。亭子的顶部用褐色的琉璃瓦铺设,檐口微微向上翘起,似雀儿展翅欲飞。亭子的两边是简易的木制长条凳,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扶手。坐在亭子里,远处的那片湖泊尽收眼底。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夏槐眺望着远方,不由得吟诵起来。

“景色真美呀!你们瞧,近处鲜花遍地,远一点儿绿树成荫、青翠欲滴,更远处则是水天一色,湛蓝湛蓝的。”大大学着夏槐的样子啧啧赞叹。

坐定,微风拂面,宋山老师打开了话匣子:“景,一定会有‘色’,这样才能成为‘景色’,两者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映衬、融合在一起的。就像夏槐和大大说的‘山有色’,青的、绿的、红的、蓝的,相互间形成了一幅巨大的图画,构成了‘东庐叠 ’的美景,让人宛如在仙境中一般。”

“有色彩不一定是美的,还要有声。有景有色,有声有色,这才叫充满了生趣,让人流连忘返!”尔东老师附和道。

插图 鹿秋

创作贴士: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有些处于静止的状态,有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景物,有些处于静止的状态,有些处于变化的状态,要想使所写的景物生动、形象,必须些处于变化的状态,要想使所写的景物生动、形象,必须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抓住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特点。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情感从生活中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时,紧扣创作从生活中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时,紧扣创作主题,把握重点,融情于景、情随景移,获得生活的真实主题,把握重点,融情于景、情随景移,获得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真正乐趣。

放胆创作:

读读下面的词语,试着选一些写一段完整的话,注意读读下面的词语,试着选一些写一段完整的话,注意表现出主题。

阳光明媚 繁花似锦 朝气蓬勃 喜笑颜开阳光明媚 繁花似锦 朝气蓬勃 喜笑颜开

万象更新 此起彼伏 心花怒放 一望无垠

猜你喜欢

梓树独木桥小溪
梓树寻访记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新疆梓树果实脱胶效果的影响
危险的独木桥
春天的小溪
苏州城里的梓树
小溪上有桥了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