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直接PCI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其对心功能(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2-03-22袁萌楠可海霞王泽荣郝丽娜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出院心肌心肌梗死

袁萌楠 可海霞 王泽荣 郝丽娜

安阳市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状动脉综合征,根据发病时患者心电图表现的差异可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由于患者冠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性病变,在血小板凝聚作用下冠状动脉血管被血栓堵塞,血管腔狭窄,心肌细胞由于持续的缺血缺氧最终坏死,患者可表现为急性的剧烈胸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本病主要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但受实际情况所限,患者从发病至急诊直接PCI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部分患者可能错过急诊PCI治疗最佳时间窗,对患者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故本次研究探讨急诊PCI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7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中诊断标准,排除肝肾功能疾病、血液或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根据患者PCI术不同治疗时机将研究病例分为直接介入组和择期介入组。择期介入组共34例,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72±5.46)岁,平均发病时间(6.69±2.13)h,吸烟史26例,高血压病史19例,糖尿病病史10例,冠心病家族史13例。直接介入组共37例,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09±5.71)岁,平均发病时间(6.85±2.07)h,吸烟史28例,高血压病史21例,糖尿病病史12例,冠心病家族史16例。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院医学伦理会已审查通过本次研究。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PCI术,其中直接介入组患者行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发病至行介入术不超过12h;择期介入组患者发病至行介入术大于12h,不超过14天。患者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0mg*30s)和替格瑞洛(厂家:AstraZeneca AB,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77,规格:90mg*14片),阿司匹林负荷量为300mg,术后维持量为每日100mg,替格瑞洛负荷量为180mg,术后维持量为每日90mg。血管造影机为岛津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导管室准备完毕后,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取右侧桡动脉为手术入路,在导丝的引导下行冠脉造影术观察血管病变情况,对罪犯病变处行支架植入和球囊扩张,以病变处血管残余狭窄直径低于20%、TIMI血流为3级作为手术成功标准。通过电话、微信、门诊复查等方式对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心脏彩超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发病情况及冠脉造影结果,再灌注失败者不再纳入随访人群。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和出院半年后门诊复查时行心脏彩超(philips-IU22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记录并对比两组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和采用二维Simpson双平面法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心肌酶指标含量。对比两组住院和随访期间包括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在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包括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消化道出血等在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如表1所示,两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两组发病情况及冠脉造影结果对比 如表2所示,两组病变区域、复流情况、成功再灌注例数、支架植入数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发病情况及冠脉造影结果对比

2.3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结果对比 如表3所示,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LVDD均低于治疗前(P<0.05),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出院后半年直接介入组LVDD低于择期介入组(P<0.05),出院后半年直接介入组LVEF高于择期介入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含量对比 如表4所示,治疗前两组CK-MB、LDH、cTn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LDH、cTnI均降低(P<0.05),且直接介入组明显低于择期介入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结果对比

2.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如表5所示,直接介入组心律失常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情况低于择期介入组(P<0.05),两组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受损、肾功能受损、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含量对比

表5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3 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一类较危急的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的不稳定斑块在高血压等因素的作用下破裂、糜烂,在血小板的作用下凝聚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血管内血流量下降、氧含量下降,最终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预后。流行病学资料[2]显示,心血管疾病居我国居民死因首位,每年新发心肌梗死患者约50万人,且死亡率仍持续升高,而发病危险因素80%与高血压、吸烟史、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有关。

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根据患者行PCI术的不同时间窗择期分为急诊直接介入和择期介入,患者从发病至进入导管室接受PCI介入治疗期间需经多个环节,包括家属发现患者发病后拨打120、救护车运送患者进入急诊室以及急诊室与导管室之间的协调过程等,任一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患者就医延迟。例如部分患者家属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或重视程度较轻导致送医延迟,患者发病地点较为偏远、前往具备PCI能力的医院途中耗时较久[3],遇到心血管疾病高发的秋冬季节,规模较小的医院因导管室或医护力量有限而无法立刻安排多位患者同时行介入治疗[4-5],以及患者送医时血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梗死区域的瘢痕组织尚未完全形成,立即进行介入治疗易引起血栓形成或心脏破裂等并发症,故患者送医后是否能够立即进行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介入治疗的时机也对疗效存在一定的影响。

根据研究[6-7],及时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IRA再通率更高,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因心肌细胞缺血时间过久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促进患者较早出院并恢复正常生活。此外,一系列长期随访研究[8]证实,急诊直接介入治疗还可有效避免心源性死亡、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再次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时的介入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心肌细胞,有利于患者的远期疗效。尽管受客观因素所限的部分患者需择期进行介入治疗,然而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介入诊疗技术的成熟,抗血小板药物以及药物洗脱支架等设备的应用,此类患者也可得到有效救治,但患者心功能、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9-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病变区域、复流情况、再灌注成功率以及支架植入数量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和择期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影响较小。出院后半年直接介入组LVDD低于择期介入组,直接介入组LVEF高于择期介入组,说明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心肌供血能力。心肌酶谱是常用的诊断心肌梗塞的检测方式,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行心脏手术后血清CK-MB、LDH以及cTnI含量会急性升高,且敏感性较好,可提示心肌损伤程度,治疗后,两组CK-MB、LDH、cTnI均降低且直接介入组明显低于择期介入组,说明急诊直接介入可有效缓解患者行PCI术后由于支架释放损伤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等原因引起的心肌炎症,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直接介入组心律失常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情况低于择期介入组,说明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避免不良心血管事件。根据研究[11]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PCI后通过心脏磁共振、计算机辅助侧体积法、延迟成像检测术以及心脏彩超等检测手段可证实早期实施PCI可有效缩小梗死心肌,增强室壁运动,改善左心室功能。

综上所述,急诊直接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心律失常以及再次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发生率较低。

猜你喜欢

出院心肌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心肌桥是什么病?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藏在心里的“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