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建筑木作技艺创新再设计的思考
——以土家族木作技艺创新设计课程实践为例

2022-03-22赵衡宇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榫卯吊脚楼构件

文/赵衡宇,刘 薇(.武汉工程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中南民族大学 美术学院)

土家族民居(吊脚楼)属于南方全木穿斗结构,历史悠久,构造体系成熟且独具特色,榫卯技术成熟且兼容并蓄,体现出我国南方民族木作营建的智慧与魅力。随着学术界对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研究的深入,探究其结构特征、技术手法、营造流程及其全面的营造思想有助于深入了解其技艺的整体价值。

当前现代结构与材料的普及,传统木结构日渐式微,继承传统营造工艺迫在眉睫,如何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显然,在知识的传承学习中不能局限于模仿和照搬,需要引入新的思路,对于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活化”再利用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建构的视野看待传统技艺体系,传统技艺是一个“编码”的系统过程,需要将关注点转向对博大精深的木结构技艺的系统挖掘、整理和解码,要从形式解读走向造物(器)的诠释,这需要更加广泛的知识视角,文化是传统技艺的母体。

重构的途径还在于当代语境下对传统技艺进行积极的转化,将其转化扩展到新的社会生活语境中,形成一种新的“日常”思维,贯穿于设计教学的诸多领域。例如不仅体现在建筑、室内、家具等传统领域,还可广泛应用于现代旅游文创、玩具、日用品、公共艺术、视觉包装设计中,在新生活中重塑民族工艺,重构营造观[1]。

本文以传统木构教学成果为例,从传承与创新两个方面展开思考,结合教研作品的实践尝试,以新视角重新阐释土家族吊脚楼木构独特的艺术魅力,推广土家族传统知识和营造经验,探索民族技艺再生之路。

一、基于构件元素的基础练习与创新实践

首先,提取体现地域文化的构件形态,推演出一个基本模件,然后,按照特定法则衍生变体,最后结合具体的功能延展成为整体,即以“构件→原型→转换”的设计路径呈现[2]。吊脚楼的建成,离不开瓜、柱、挑等核心结构件,这些构件具有特色,具有符号语言的作用,也是创新的资源。本次教学通过学习构件元素的基本形态,从材料和形态开始基础练习。通过实践总结,其中常用母题还是以鄂西吊脚楼中的“板凳挑”①“板凳挑”是一种挑檐结构,其解决了屋檐出挑深远的受力问题。处于檐下视觉焦点处的板凳挑,在承担结构作用的同时,通过造型柱、板叠加,形似板凳,增加部分装饰性。“伞把柱”②张良皋先生所著的《武陵土家》中写道:在正屋与横屋两根脊线的交点立起一根“伞把柱”或叫“将军柱”“冲天炮”,承托正横两屋的梁枋,十分复杂,但又一丝不乱。“瓜柱”等构件为主,这些构件形式特点凸出,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浓郁,作为创作母体更容易具有民族独特的认同感。

1.1 材料替换与基础练习

瓜柱造型多样,大多为原木圆雕,在教学基础练习中可要求换材质制作的训练,需要积极构想出形态构成的新思路。 “换材构成练习成果1”采用麻绳编织而成,材料具有廉价性与环保性,使用方式简洁轻巧(见图1)。具体用5 mm粗编织棉绳制作,柱头里中塞入珠子,将之环绕,柱身另外盘绕编织而成,形态类似一个感叹号。通过比较研究不难发现,从材料语言学出发, “绳—结”对应的“柱—瓜”在设计语言上是一脉相承相通的。悬空的吊柱难免给人唐突、不稳定的感觉,而吊瓜,是通过雕刻的形式喻示垂吊的柱子端部的结束,并获得了处于视觉焦点的美感。麻绳材料的实验说明,该材质可以作为建造替代的材料,具备建造语言替换的潜力,在生态保护的语境中可继续发展研究。

图1 瓜柱换材构成练习

在基础训练中, “排扇”结构作为南方少数民族吊脚楼的构造特征,是理解吊脚楼形式语言的基础,后续的创新设计也都是基于此。通过对其进行分解等基础练习(见图2),贯穿现代设计的解构与重构的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其中的结构特征和营造程序,并有针对性的强化核心概念。

图2 排扇结构分解图

1.2 小型文创作品

利用现代材料结合土家族传统纹样,吉祥图案可以设计一些小型文创产品。如茶叶盒、带“龙头”装饰的文具系列等 (见图3)。作品 “笔架”通过对传统“排扇”架构形态的提炼与再设计而成(见图4),笔架的形态进行了简化,将部分小榫卯突起物设计成“挂”钩,从而演化出功能性齐全的“笔架”,下部木制底盘挖做砚盘,可盛墨水。镇纸也是穿枋形态的木片,文房四宝一应俱全。利用木料本身的纹理特征强化突出自然形态,并结合传统漆艺丰富木纹质感,强化使用者的手触感,令人爱不释手。

图3 量角器

图4 笔 架

1.3 柱瓜母题之衍生设计

一对老灯笼来源于“非遗”传承人熊国江师傅家中的祖藏,据说有200年以上历史。老灯笼的设计创意来源于吊脚楼排扇中柱、瓜、挑等构件的结合,显示了匠人的奇思妙想、心灵手巧。其由3片相同的穿斗构件交叉,通过中间转轴相连而成,因此能够折叠合为一体,方便日常收纳与携带外出使用。灯笼上部构件端部保留传统的挑枋形式,中部依据传统“猫背梁”形式进行弧线处理,在视觉上更有传统意蕴和活力。

有趣味的是,3个灯具杆件(分别比拟为挑、吊瓜柱、立柱)均选择龙头进行雕刻装饰,上中下造型既统一又富有变化。按照地方民俗意义,它们指向不同的方向,尤其是“上”“下”的装饰结构意向具有 “天”“地”相通相接的意义,似乎汇聚四面八方的天地灵气、运气与财气。

老灯笼结构精美、设计经典,教学要求对其进行复制(见图5),仿制过程可收获很多经验。受其启发,根据柱瓜母题创作新作品“现代台灯”则是成果之一(见图6),设计母题选择排扇中最高的“伞把柱”和排扇构造作为基本造型结构,通过垂瓜、挑枋进行细部装饰。

图5 传统灯笼

图6 现代台灯

“伞把柱”是承接正屋与厢房屋脊的柱子,并有多个方向的穿枋穿过,精密设计的结构体现了土家匠人成熟且独特的营造技艺。台灯设计借用排扇左右对称的构造,使两个排扇十字交叉,即形成 “伞把柱”为主、“反爪挑”①“挑”一般朝向室外,与檐柱结合,而“反爪挑”则安装在伞把柱上,挑向室内,承托室内檩木。为辅的新构造形态,令人耳目一新。制作上,现代机械与传统手工艺结合,提升效率,挑起部分与收分处理仍需要传统手工完成,保留手工美感。窗花、柱子拼装可拆卸,用亚克力做遮光板。为使携带方便,整个作品榫卯拼接模块化设计,传承和弘扬了榫卯智慧。

外部装饰上,选择掌墨师专属标记排扇各柱的木匠字①木匠字为木匠专用字体,一般书写于木构件之上,用于构件分类识记。出于匠派保密目的,一般书写潦草,形式美观,旁人难以看懂。,8个透光面上分别撰写:“西中前檐柱”“西中前金柱”“西中前檐柱”“西中后檐柱”等等。灯光亮起时装饰特色凸显。

在色彩上,方案一是倾向于表露传统木材原色,凸显民居质朴感。方案二的颜色使用当地土红漆,由上到下渐变,土红色为当地木构最常用色彩之一,传达吉祥寓意; “吊瓜”借鉴南瓜的金黄色,4个“反爪挑”使用翠绿由内到外逐渐变淡(见图6)。翠绿色代表自然环境的色彩,传达出尊重自然的思想。在产品定位上可作为大小不一、规格不同的台灯与灯笼,也可作为摆件、收纳装置。

另一作品源自于柱瓜主题的家居产品是一个 “现代晾衣架” (见图7)。吊瓜来自于民间神龛的局部装饰,据此创作了一个新式衣架(一柱二挑式)。具有创新意味的是,一侧运用瓜柱式,另一侧运用了板凳挑,使得这件小家具有了吊瓜造型的辩证法,和合不同,相映成趣。

图7 挂衣架

二、基于构造原理的创新

武陵山土家族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建筑,穿斗结构,形态丰富多样,古朴优美,其中不乏独具特点的“大刀挑”②檐下挑枋,形态利用弯曲树材似大刀,故名大刀挑。“板凳挑”“榫卯加金栓”等构造原理,凝结了土家匠人的智慧。反映了乡土文化中爱护自然资源、因材施用的特点,如何保护和传承其技艺文化,是当下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的。

2.1 “金栓”凳

“榫卯结构加金栓”是时常挂在土家匠人师傅口边的一句口诀。“金栓”有小而重要、珍贵之意,实际上是一个起拉结作用的木锲子构件(见图8),一头大一头小,使得榫卯结构的榫头与榫眼结合后,有一个第三方向的固定结构,让排扇结构更加牢固。 “金栓”是典型的穿枋结构的做法,其位置布置十分有章法,它既是柱、枋构件结合处,也往往是枋件的终点。

图8 金 栓

“金栓凳”以 “金栓”为主题元素制作,整条凳子由凳面、凳脚几部分组成,凳脚有榫头插入凳面,穿上6个金栓即可固定,随时可拆卸,作品的形式美利用了具有节点特性的构造语言。材料使用废弃榆木,施以木蜡油,使老木重生,探讨回收设计、重塑旧物并赋予新生的理念(见图9)。

图9 金栓凳

2.2 土家衣帽架

“土家衣帽架”将排扇的结构提炼并进行形态优化,让挑枋与穿枋紧密咬合,同时调整骑柱下的吊瓜比例,在保留经典构造及符号特征的同时,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及实用功能的家具产品(见图10)。

图10 土家衣帽架

榫卯结构是中国特色, “土家衣帽架”通过对结构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在作品中将肩膀榫、双夹榫、圆木销等吊脚楼中典型的几种榫卯形式运用其中,凸显了民族特色。衣架虽然高大实用,但榫卯灵活,尤其是挑枋的构造可以完全拆卸,整体可全部拆卸,化整为零,可以供现代旅行打包带走,体现出设计的智慧。这件看似传统的木制家具,完全可以融入当下现代的生活方式。

2.3 伞把柱“涅槃”

命名为“涅槃”,有传统构件转化、重生之意。通过对鄂西吊脚楼进行田野调查,其中也有一些特色构件。例如来凤县沙坝村一吊脚楼伞把柱上的“挑枋”比其他挑枋尺寸大得多,“挑枋”四面的造型错落有致,颇具特色。

“伞把柱涅槃”以此为整体创作灵感来源,木构部分通过反复推敲,把构造原理呈现的效果逐步列出,制作泥稿模型,观察各部件构成比例与方式,“挑”作变型处理。“磉磴”(即柱础)有判断天气的作用,湿气大预示有大雨,据此现象设计出龙头凤纹磉磴,上仰的龙嘴略带弧度有利于聚集水滴,更好判断天气,尤其不同于传统磉磴的是,其内部加装轮轴,可轻微转动,既扩大其景观价值,又有减震作用。云櫈利用猫头鹰的外形设计(土家族喜爱猫头鹰,一来可以捕灭老鼠保护农作物,二是有鹰击长空之意味)。

在“变形挑”中,扭转的“挑”关注造型的新异变化,远观又有明显起伏关系,总体上还是可以被理解为延续鄂西木作生态造物的思想:因材利用,顺势设计。山地木料生态长势的特征,充分体现在传统曲线“挑”巧妙利用树根部弯材的智慧上。可以推断的是,斜向与扭转也必然是山地树木一种极其倔强顽强的生长状态。

另外,吊脚楼建造尺寸讲究“压白”,尤其屋高不离“8”(谐音“发”),反映了土家族人的文化信仰。因此作品整体高度设计为2.18 m,磉磴高0.28 m。利用挑枋“大进小出”的原理,增加了稳定感和减震作用,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利用重构、打散等方式,没有使用任何铁钉固定,全都可自由拆卸(见图11)。

图11 伞把柱制作过程

三、基于延续的重构设计

在鄂西乡村有许多的废弃木构,风吹雨淋,日渐腐烂。例如咸丰县麻柳溪村就有一处,由于年代悠久,材料是老旧杉木,缺少维修,部分木构架腐烂程度严重,对其完整复原没有必要,丢弃又可惜。教学任务的主题是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意设计的再利用。

首要的问题是进行拆除。虽是榫卯结构,但修建时候当地木匠师傅并没考虑过这个牌坊会再次移动,所以在牌坊上用许多钉子进行加固,拆卸时多处破损,完整的榀架仅剩1/3。

对榀架构件进行归类,较完好的瓜、柱、挑并不太多,经过对其反复比对,针对现有的材料以及破损的程度,决定以旧物改造的方式来完成它的重生;最终确立了两个改造方案,小组称其为“朽木新生”:一个做草坊,一个改造成茶台,两个作品高低呼应,相映成趣(见图12)。

图12 草枋与茶台

新草坊的两根中柱是从老牌坊上拆下来,屋檐形式采用歇山顶(见图13),将现有的瓜和挑,进行穿插与重构,完成了草坊的主体构架(见图14),这样,原有的主要符号构件得到了最大化利用。对较完整的零碎构件进行再一次加工,比如瓜与挑等小构件,不改变原型,只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雕琢,让其更精致。本着修复与再利用的目标,将开裂的杉木进行部分维修还原,难度很大。最终发现大漆作为修复材料的妙处,用生漆与木屑灰搅拌,涂抹在破损的木头上,干枯后再上大漆调色,可以达到加固、修补、增色的效果。这种方式也是鄂西当地传统的大漆工艺,也是对传统工艺新的尝试,但工作量很大。

图13 草枋改造过程

图14 茶台改造过程

对旧木材打磨与上漆,将木胎进行打磨抛光,这个步骤必不可少,上了漆才有光泽。大漆原色偏暗红,为简化工艺步骤,草枋的主色调为暖色。为了突出瓜柱的造型,采取色彩渐变的视觉效果,相应完成难度与工序也增加了。渐变效果需严格遵循干透时机,赶在漆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一气呵成刷完所有颜色。

为保证作品是全榫卯结构,在草枋搭建过程中未用一根铁钉,同时也利于拆卸,考虑到今后作为室内使用。屋面没有沿用传统的小青瓦,而是采用了茅草与竹编。形式上更贴合乡土主题,质感上也与上漆的木材相得益彰。考虑到老牌坊出生于麻柳溪村,结合该村特色:一是以茶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当地盛产 “富硒茶”;二是随处可见竹林。因此,茶台设计选择了茶绿色作为主色系。导水槽的设计构思巧妙,茶台的重现也蕴含着吊脚楼的缩影。具体构造上,桌板由两块杂木板拼合而成,中间用毛竹破开嵌入,顺势做成一个导流槽,茶水可以顺着木板的坡度导向水槽,最终通过水槽两侧出口汇入桌下。在所形成的水口中,配置节点的装饰设计,对水口进行隐性处理,从最初的显水口变为隐水口。

在鄂西乡村有很多与老牌坊相似情况,这既是老牌坊变迁的过程,也是老手艺人与老木屋遭遇的处境。通过对老牌坊进行重构的教学尝试,类型从建筑转换为家具,当地的传统工艺再次熠熠生辉,既解决了废弃木料的修复问题,也为传统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场域。

四、原型分析与归纳

对于“原型”与“运用”(即创新再设计)之间的脉络和渊源关系,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构件的原型,在理解原型生成原理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度创新变化。如在传统营造中,“板凳挑”就是对“大刀挑”等一步水(100 cm)“挑”的创新应用(见图15):将檐柱变为瓜柱后,“板凳挑”就变成了两步水出挑(200 cm)。如表1所示,不同的工艺作品类型体现在不同的尺度中,小尺度如小饰品、小玩件,中尺度的如家具等,较大尺度的有雕塑、公共艺术品。但是不同尺度的造物均可以相互通用形式语言,肉眼可辨出几何对位和形式呼应。

图15 “挑”的图解分析

表1 原型与创新分析

例如家具类的创新作品“茶台”来源于建筑局部 “丝檐” (挑廊)的原型,建构逻辑语言是一致的,如栏杆瓜柱、楼枕(楼板梁)等所构成的结构语言。但这些建筑中真实的结构语言已然转变成了茶台中一种旨在观赏的构造情趣,将建筑中的趣意悄然转化、重新呈现。

再如传统灯笼造型中对于“挑”和“瓜”的创新应用,其夹角之处与吊脚楼转角部“翅角挑”有异曲同工之妙。吊脚楼栏杆处人的尺度似乎缩变为灯笼中的蜡烛尺度。落地的龙头形瓜柱,虽然落地,依然有翱翔天空之感。

民族木构的脉络和渊源是清晰的,如建筑中 “挑” “瓜柱” “伞把柱”的符号语言,显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可持续性符号资源,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域性木构点线结合、凌空飘逸的审美特点。这一审美特质也依然可以引起行为和知觉的互动,使人产生一种对民族原型式(如西方经典柱式) “order”的记忆和认同。

五、结 语

传统工艺是乡愁的载体,对民族传统木构技艺加以继承研究与创新实验,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作用。在传统地域性生活中,匠人精心创制的营造技艺符码内涵丰富,发挥了语言不可取代的作用。教学对这些民族符号的训练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建筑文化的知识[3]。本次民族木构的教学资源丰富但还有待继续挖掘,其中包含多种设计,例如,匠人口诀、仪式、象征符号、图腾图像等等,这些都是未来创新的文化资源[4]。一方面,我们要把握民族营建文化的特质,辨识 “原真性”,避免符号的现代性泛滥和以讹传讹式误导,需要更多的田野调查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教学成果还应面向广大乡村的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工艺传承等重要的现实意义[5],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生活样态的整体性保护;另一方面,教学和研究要坚持 “活态”“活学” “活化”的核心概念,拓宽应用思路,跨学科、跨行业进行创新,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并关注传统技艺,从而发动更加广泛的社会实践参与,唯此才是传统工艺真正走向复兴的坦途。

猜你喜欢

榫卯吊脚楼构件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控制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榫 卯
山城吊脚楼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与理论方法探讨
吊脚楼“直木匠”
《榫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