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兴城 赓续抚州文化血脉
2022-03-22民生周刊郑旭
□ 《民生周刊》记者 郑旭
不久前,江西省抚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第139个、江西省第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抚州位于江西东部,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涌现了王安石、曾巩、晏殊、晏几道、陆九渊、汤显祖等一大批名儒巨公。
全市有714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431处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全市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两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两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以及中国传统村落96个、省级传统村落113个。抚州是江西省中国传统村落最多的设区市。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抚州市委书记夏文勇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抚州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以荣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科学统筹文物、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抚州故事,助力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抚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保护优先 彰显传统建筑古韵
请介绍一下抚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初心及资源禀赋。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文兴城,赓续抚州文化血脉的使命责任,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自2017年7月启动申报以来,在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西省住建厅、文旅厅的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抚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推动历史风貌建筑修缮与活化利用。通过不懈努力,2018年4月被列为省级名城;2018年11月,向省政府请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年12月,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我市申报工作进行评审。
文昌里,抚州的“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图/陈强
今年1月11日,抚州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国务院批复。
申创工作的立足点是什么?
在整个申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彰显传统建筑古风韵。加大资金投入,把名城保护建设相关费用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和引进社会资金。同时,培育专业队伍,针对传统工匠短缺的现状,充分发挥抚州建筑之乡的优势,广泛调集民间工匠并进行专业培训。经过实践锻炼,目前熟练掌握技术的专业工匠约510人。
我们还开展了保护修缮,全市新增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222处历史建筑,重点修缮玉隆万寿宫、汤显祖家族墓等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还坚持多元参与,打造遗产活化新样板。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研究整理才子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古村落文化等文化资源,多渠道引进培育文化业态、建设文博展馆、开发文创产品,以及举办汤显祖戏剧节暨国际戏剧交流月、江西省首届文昌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纪念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系列活动,让博大精深的临川文化更加可识、可感、可视、可亲,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留住了乡愁记忆,传承了历史文脉。
改善民生 增强文化自信
成功申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抚州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有何意义?
历史文化对一座城市而言,既决定了其发展的上限,更是增强影响力、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抚州创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准确把握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挖掘城市历史、塑造城市特色,培育城市品牌、彰显城市魅力,以历史文化引领发展,并成为发展的原动力,贯穿于实现崛起的全过程。
就这个问题,可以用3个“有利于”来回答。一是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保护传承。抚州作为汤显祖的故乡,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贯彻中央领导讲话要求,连续5年举办了汤显祖戏剧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影响力远播欧美几十个国家,为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
特别是2017年抚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更加严格遵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充分挖掘和整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让独具人文魅力的临川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并阔步走向世界。
抚州河东湾片区,成为游客游览好去处。图/陈强
二是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在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潮中,仍然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城市的历史文化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挖掘利用,将有助于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爆点,尤其在蓬勃发展的文旅产业中,稀缺的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重要依托。
授予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就是一张闪亮的金色名片,蕴含着丰富的流量密码,对于抚州下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城市文旅特色品牌,发扬独特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双提升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三是有利于改善民生,增强文化自信。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我们对市域内项目施工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持续投入大量公益性资金,保护旧城风貌,修缮老旧房屋,完善市政设施,疏解历史城区人口。
特别是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与城市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深度结合,以保护促改造、以改造促提升,极大改善了文昌里、荆公路、义门巷等多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居环境,重新赋予老街新的文化内涵,再次焕发出街区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源头上激发了市民在抚州工作、生活的自豪感,大大增强了抚州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全面营造了名城保护工作人人参与、社会共建的浓厚氛围,为实现抚州城市建设新跨越、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留住城市记忆上下功夫
对于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抚州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抚州作为新申创成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我们将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划定底线,着力在防止变形走样上下功夫。分类审慎处置既有建筑,坚持“留改拆”并举,用绣花功夫推动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推进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坚决做到“六个不”,即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真遗存,不建假古董,不大规模、强制性搬迁居民,不改变社会结构,不割断人、地和文化的关系。
二是坚持应留尽留,着力在留住城市记忆上下功夫。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现有有乡土特点的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加强新建高层建筑管控,杜绝贪大、媚洋、求怪乱象,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加强城市生态修复,留白增绿,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三是坚持量力而行,在稳妥推进改造提升上下功夫。推动城市体检,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合理确定城市更新重点、划定城市更新单元。反弹琵琶,从项目经营运营角度谋划统筹和推进项目建设,增强造血功能,鼓励推动城市建设项目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以补短板、惠民生为更新重点,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诉求,腾退出的空间资源优先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防灾安全设施、防洪排涝设施、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完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