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为何盛行“网络拉票”

2022-03-22

新传奇 2022年8期
关键词:票数买票拉票

当前,不少地方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记者在西部某地调研时发现,各式各样的投票让广大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同时,更导致公款买票、刷票等乱象。人口两三万,却投出7万多票,基层为何盛行“网络拉票”?

票数竟远超户籍人口

当前,不少地方通过网络投票方式对基层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记者在西部某地调研时发现,各式各样的投票让广大基层干部苦不堪言的同时,更导致公款买票、刷票等乱象。

“我们这里每个季度会进行一次安全感满意度调查,下载App数量以及投票多少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安全的重要指标。各个乡镇按票数排名,排名落后的乡镇主要领导会被约谈。”西部某地多名基层干部直言,用App下载指标数量、投票数量多少等来评价乡镇工作,让乡镇干部疲于应付。

基层干部周芳(化名)透露,上级要求各个乡镇想尽一切办法把票数投上去,导致一些乡镇为了更高的票数而违规操作。“一些乡镇通过政府花钱在网络上买票,请‘水军’(指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的、被雇佣的网络写手)到指定的App上去投票,公款买票成为一种风气”。

一名乡长说,在2021年第二季度的最具安全感乡镇评选投票中,本来1个手机号可投1票,但出现明显与户籍人口数量不符的投票数。本地某乡镇户籍人口仅2万多人,结果投出4万多票。还有两个乡镇,户籍人口都是两三万人,却分别投出5.8万票和7万多票。

一名基層干部表示,这里面藏有许多猫腻。表面上看,最终票数是户籍人口数的两三倍,其实水分很大。因为户籍人口中老人、儿童等群体是不会投票的。“你说这个票数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刚满月的婴儿也投出自己的一票”?

多位村民表示,自己不懂操作,就把手机交由入户干部操作,至于下载的是什么软件、有什么用途自己并不懂。

基层为何热衷于“网络拉票”

基层为何盛行“网络拉票”?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不少部门热衷于组织网络投票,是为了完成网络投票任务。基层干部不光自己要每天定时投票,而且还要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帮忙完成任务,变为典型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既增加基层负担,也带来了基层治理的内卷。

一种社会现象看似不合理,但是却经久不衰,说明其背后自有支撑力量,至少是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需要。其实,主办方和入围者都对这个游戏规则心知肚明,因此也都在心照不宣地将游戏进行下去。

一方面,各类部门热衷于组织网络投票,好像这是走“网上群众路线”的规定动作。主办方如此设计是为了增加活动的参与人次,放大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这样既能脸上有光,凸显工作成绩,也能避免活动本身无人问津带来的尴尬。

另一方面,入围的单位和个人也对“网络拉票”心领神会,往往对亲朋好友“狂轰滥炸”,希望通过拉票来提高名次并获得荣誉。然而,亲友团的投票不是优中选优,也很少关注投票的主题和内容。因此,原本是吸引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网络投票活动,其所强调的原本议题反而被人们所忽视。

畸形网络评比之风须狠刹

网络投票实际上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呈现基层治理的工作成绩,而量化的投票人次、获赞次数等则为凸显有关部门的政绩提供了例证。但是,这种单纯追求量化、注重台账和强调留痕的工作思路,往往会导致基层治理凌空蹈虚,工作本身追求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业内人士建议,必须狠刹畸形网络评比之风,应从根源上规范投票行为,对用公款攀比刷票的行为严肃整治。

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参评的相关单位应摆正心态,不要陷入买票、刷票的恶性竞争当中,该抓的问题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努力把更多的精力和支出投入到改善民生当中,用实打实为民办实事的举措代替形式主义虚功。

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选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从多维度综合评定相关部门或基层机构的工作成效。网络投票可以给予一定权重但不应过多,减少人为因素等干扰,从根源上规范各类评选、投票行为。

三是多措并举强化投票评选监督。对网络投票设置实名制等前置条件,采用“地理位置限制”防作弊手段,避免网络“水军”刷票。在投票后期,可对投票者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样回访,如有发现买票、刷票等非真实投票的,可视情况采取“扣分”等措施,杜绝弄虚作假。

(《半月谈》)

猜你喜欢

票数买票拉票
智擒偷儿
逻辑思维
瞬间
找“帮手”当“帮手”拉票都在惩治之列
多管齐下治“拉票”
怎么买票才划算
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