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文”潜入心,铸“魂”细无声

2022-03-22张淑云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枣核思乡友人

张淑云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更是我们的民族之根,强国之魂。这些中华祖先几千年前留下来的璀璨文化瑰宝在语文课本中都有充分的体现,所以,充分开发教材资源,潜移默化地将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是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貸的责任。

那么,如何寓民族教育于语文教育,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呢?下面以《枣核》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巧借教材内容雕“爱国心”、铸“民族魂”的一些具体做法。

《枣核》这篇散文是作者在美国探访故人时,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这个疑团的一段真实经历。全文表面写一对老同窗谈家庭、生活的琐事,可作者却匠心独具、以小见大地表现了海外游子深厚的民族感情这一重大主题。在教学中我从五方面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一、交流红枣文化,熏染民族背景

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教育,首先教师要有发现民族元素和鉴别传统文化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我敏锐地捕捉到“红枣”和中华民族的深厚渊源,于是就从“红枣”这个话题开始教学。

通过七嘴八舌的交流,学生了解了红枣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从美味的枣粽子、红枣腊八粥、年糕等等各具风味的糕点聊到枣罐头、枣饮料;还有学生介绍了婚礼庆典上“早立子”的祈福,认识到了枣在民族文化中是吉祥与幸福的象征;我补充了枣树在我国已有超过4000年的培育史,枣果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9%以上。

这样,学生们既全面地了解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枣文化,也具体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平添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就为文本的深入解读铺设了宏观的文化背景。

二、梳理枣核故事,了解民族文化

语文教学,教材是根本。语文教材都涵有传统文化的优良特质,《枣核》一课就尤其富含民族的元素。

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小组合作梳理故事脉络:友人写航空信索要枣核,我不明用途;友人见面询问枣核,用途秘而不宣;我踏访友人后花园,友人话说枣核,陈述思乡情;作者议论枣核,升华民族情。

枣核是游子思乡之情的载体,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故乡故土紧紧连在一起。那行文中有哪些依据呢?

有学生找到老人思乡的心理活动加以分析。

第一,心里总像是缺点什么——缺少的是脚踩故土的踏实感,亲人故友重逢的温馨甜蜜;

第二,年纪越大、思乡越切——集中抒发了老人的思乡之情;

第三,我想厂甸,想隆福寺——那里有热闹的庙会和繁华的商业街;

第四,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那是我们中华民族合家团圆的节日。

也有学生找出老人排解乡愁的行动:在她极具家乡味道的后花园里,有小儿子5岁时栽的垂杨柳,有精心养的睡莲花,有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买石头建的北海,上边镶嵌着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红庙和凉亭,还有无数次月夜回忆在北海泛舟的静默时光……

从枣核到庙会,从春节到垂柳、睡莲、北海,学生不但解读到枣核是思乡之情的载体,更懂得了这被思乡情一线串联起来的诸多材料都打着我们民族的印记,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特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样在解读文本内容的同时既丰富了学生对民族内涵的认知,也增进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了解。

三、咀嚼文本语言,体味民族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作为语文课堂活动的凭借,教材是“情感”和“人文”的丰富载体,教师只有竭力挖掘文本中的情感、精神等人文性内容,才能使学生在对课文的感悟与品味中产生思想的飞跃,得到精神和道德的洗礼,并潜移默化为自己的行动。

在细读文本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创意阅读,通过对比读、替换读、演读、猜读等不同手段引领学生品读富有独特魅力的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深入挖掘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内涵,感受游子真挚的思乡情怀。在学生交流时,我重点点拨品读以下语句和词语。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再三”一次又一次,唯恐忘记,表达出友人索取生枣核的心情不可压抑,思乡之浓烈、迫切。

2.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殷切”,深厚而急切,表达急于得到的心情迫切、真诚;“托”,郑重地捧,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一言一行,真挚的民族情扑面而来!

3.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的味道?”“劈头”,单刀直入,直截了当,形容苦于乡思煎熬,急于倾诉。

4.这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不辞辛劳;“亲手”,亲自动手,老友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不厌其烦。句子表现了老友对石头非常用心,对故土无比依恋的深情。

通过这样细致入微的赏读和咀嚼,友人真挚的民族情真实生动地起伏于朴实简短的文句中,激荡在友人痴情深切的言谈举止中,更根深蒂固地植根在学生们澎湃的心底。

四、 联读写作背景,感悟民族共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都折射出写作者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个性特征。学生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隐含传达的人文内蕴,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作者将自己这段美国见闻详细奉上,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友人浓烈思乡情的满心嘉许,其实这正是他自己满腔炽热民族情的映照,是他心头不可压抑的爱国情喷薄而出。为求佐证,我又将作者的资料提供给学生:萧乾,现代著名作家,二战期间我国最早在西欧进行采访的战地记者,也是所有赴欧记者中唯一回国定居者。学生立刻发现,萧乾作为一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文化人,他的心始终是和祖国联系在一起的。

在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中,学生还深刻感悟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中许多优秀子孙虽因各种原因飘零海外,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故土……强烈的民族情怀正是我们炎黄子孙身上共有的精神密码,学生在与文本共情的同时也受到精神的洗礼与震撼。

五、情境实践拓展,催生民族精神

为了让学生具体感知民族文化、催生其民族精神,我在课堂中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活动:如果高君纯女士还健在,寒假你去美国游学会给老人带去一份什么礼物?学生有人说带中国结、唐装、京剧唱片,有人说选国花牡丹、特色小吃驴打滚和焦圈,甚至还有孩子说想带老北京的糖人……通过激烈的讨论,一致认识到“无论送什么,只要有故土的气息,只要打着中华的烙印,就都和枣核一样,以小物件(枣核)见大情怀(民族情怀),传递的都是对海外游子的思念与祝福,都是对同根同胞的关注与挂怀”——这就是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巧妙的情境活动中,学生心中的民族情被彻底唤醒并点燃。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我们:“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民族教育要注意暗示性、内融性,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让民族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发扬光大。当然,民族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可以因课制宜,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功夫,追求春雨般“随‘文’潜入心,铸‘魂’细无声”的最高教育境界!

猜你喜欢

枣核思乡友人
致友人(组诗)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思乡与蛋白酶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透明帽在老年人食管枣核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