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选材
2022-03-22高学静
高学静
一篇议论文,其中论点可以被称之为灵魂,那么论据就是承载灵魂的血肉之躯,由此可以看出论据的重要性,它可以直接影响整篇文章的走向。作者在选择论据时要保证它的准确性以及代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整个文章的内容更加充实,才能够支撑起文章的论点。
一、选例要鲜活、真实
议论文与其他体裁的文章有着比较大的区别,作者需要利用大量的例子阐述自己的论点,并让读者以及大众从中找到共鸣。这就需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重视选例这一过程,不仅要保证例子契合论点,还要对论述起推动作用。另外,为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作者在选例时,还需要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并且要保证内容的新颖。除此之外,作者在选例时还要注重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出发选择论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论证更加全面。
例如,我们在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鲁迅先生就结合事实以及时事选择了很多论据,这些论据都在为他的论点“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服务。他在写的时候,并不只是单纯地论述自己的论点,他还对敌方的论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通过总结我们会发现事情的真相,鲁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有人散布谣言,说中国人已经丢失掉自信力了,现在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斗志。并且以自夸“地大物博”“希望国联”“求神拜佛”等来论述这一论点。基于此,鲁迅先生先是反驳了他们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然后又用古往今来一直在努力奋斗、不断拼搏的人的优良品质为论据,支撑自己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不仅反驳了对方的论点,还明确地论述了自己的论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二、表述要灵活、巧妙
作者在选择论据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论据的灵活性,保证论据有足够的说服力支撑论点,尽量避免反复使用某一个论据。如果这样,会导致整个文章过于烦琐,不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积极性,还会导致读者无法从文章中准确抓住作者的论点。为了保证表述的巧妙性,所有论据的使用一定要科学、简洁、有力。所以在写议论文时一定要科学选材,保证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利用事实将论据展示出来,充分实现论据与论点的统一。但是,在利用论据阐述主要论点时,一定要做到适当,保证读者在阅读时不会产生疲惫感。为了使表述更具有说服力,作者还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论述,这样读者也可以更为直接地从对比中了解作者想要阐述的论点,使论证更具有冲击力,从而增加论证的强度。
鲁迅先生在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他就使用了大量的对比,以此来突出论据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論点。首先可以从文章整体看出,他利用敌论点与自己的论点进行对比,并让读者更为直接地看到敌论点的漏洞,并找到反驳点。同时,也可以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其次,单从鲁迅先生论述“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这个论点时,他又使用了对比的方式,但这次使用的是正向对比,他用有自信力的古人和前赴后继战斗的当代人进行对比,突出古往今来一直就有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通过此种方式更灵活地将自己的论点展现到大众眼前,同时也完美地反击了敌论点。
三、总结要准确、深入
作者在写议论文选择论据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论据的准确性以及深入性,这样才能够发挥论点的价值,引人深思。此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重视选择论据的原则,不仅要切合主题,与论点相符,还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达到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作者论点的效果。另外还要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这样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在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的时候,作者需要把控文章走向,以论点为核心、论据为辅助进行总结,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通俗来讲,就是一定要让读者相信你所说的观点,并在阅读后有所触动。
鲁迅先生的这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非常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对论据的选择是非常考究的。他充分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并且将自己当时比较愤恨的心情融入其中。通过反驳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并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论点。鲁迅先生在最后总结的部分,充分发挥了论据的价值,用这些论据来激起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让他们记起中国曾经的强大,让他们认识到现在的中国仍有人在坚持奋斗。通过这种直击人心的论述,可以很大程度上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从而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也要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重视对论据的选择,合理地使用论据阐述论点。
综上所述,在写议论文时,一定要注重科学选材,保证所使用的论据能够与文章的中心论点完美契合。作者不仅要知道议论文中论据的作用,还要充分掌握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论据,保证将每一个论据的作用都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创作者还要多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自己,提高创作能力,保证所写的议论文能够表明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