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土豆的红灯笼
2022-03-22
谢华良
授 奖 词
谢华良的《陈土豆的红灯笼》让勤劳好学、淳朴正直的“陈土豆”来到我们面前。当代乡村少年面对艰难,勇毅向前,他的生活展现着乡土中国的美好传统与道德力量。
作者: 谢华良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获 奖 感 言
我的文学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家乡,没有离开家乡那片土地。多年以来,我始终想写一个乡村好男孩,他的模样、性格和身世都与土豆相像。这个男孩与我的童年有关,与家乡那片土地上的世道人心有关,与当下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关……当我把“土豆”这个名字送给他,他马上还我一个“偷着乐”的表情。
“陈土豆”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人物形象。他懂得感恩,他珍爱亲情、友情和乡情,他和一头毛驴“休戚与共”;他不抱怨、不自卑、不逃避,他透过屋顶的窟窿仰望星空和飞机,他盼望过年时全家团圆,院子里升起一盏“红灯笼”。陈土豆的理想就像雪天里的红灯笼,鲜艳、明丽、不屈不挠。他因为心中有了这盏红灯笼,艰苦的生活不再艰苦,困难的境遇不再困难。红灯笼升起来那一刻,升腾起他对大地的感恩、对春天的期盼,也升腾起大地和春天送给他的赞许与祝福。
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三十余年,知道儿童文学创作队伍里有那么多值得我尊敬的师者和优秀者,知道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有那么多需要我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今后,我要怀着感恩的心,把自己的写作理想化作一盏“红灯笼”:用温暖的、通透的、不灭的文字之光,照亮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之美,向家乡的那片土地致敬!
精彩文摘
土豆有了毛驴
那天土豆放学回来,看见屯中的柳树下围了一圈儿人。
三愣爷正举着木棒,打他家的毛驴。
毛驴仰着脖子,无可奈何地承受着三愣爷手中的木棒,它的一条前腿抽搐着抬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抽搐着抬起来。
土豆急了,喊了一声:“别打它了!”
三愣爷愣了一下。三愣爷也姓陈,是土豆的本家。三愣爷愣了一下之后,看看土豆说:“你个小孩伢子,和三爷说什么?不打毛驴,难道打你吗?”说着,揉了揉屁股,“这毛驴竟然学会翻车了,都把我摔伤了,还留着它干什么?”
土豆想了想,说:“那你就打死它吧!”
三愣爷又愣了一下,说:“土豆你说得轻巧,打死毛驴,谁给我干活?”
土豆笑了,说:“三爷,我看你还是把它卖了——它现在受了伤,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干活了。”
三愣爷擦了擦脸上的汗,说:“卖?卖给谁,卖给你吗?”
土豆点点头,说:“行!”
三愣爷盯着土豆看了半天,咧嘴笑了一下,说:“土豆,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爸妈没在家,别让大伙说我糊弄你——用你家南山那片地,换我这头驴,怎么样?”
土豆家南山那片地和三愣爷家的地挨着,三愣爷早看中了。
“行!”土豆爽快地回了一句,就走过去牵了毛驴。
三愣爷愣在那里,愣了好一会儿,对土豆喊:“土豆,那可是一头好毛驴呀,千万别亏待它……”
三愣爷的女婿张豆腐蹑了上来,低声对土豆说:“土豆,你可要想好了——我爹可容易反悔呢!”
土豆一声不吭,牵着毛驴往家走。
陈土豆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老榆树,弯弯曲曲地伸开枝杈,把两间小平房揽在怀里。爸爸妈妈都到城里做工了,把妹妹陈小鱼也带去了。现在的家里,土豆是一家之主。
有了毛驴,土豆放学后就经常到南山坡放驴。
南山坡上的青草正茂盛着,坡下有一条断断续续的小溪,雨天过后便能哗啦哗啦地流淌。
南山坡很快成了毛驴留恋的地方,每天来到这里,它都不愿意回家。
可土豆必须回家,他除了写作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毛驴当然不能理解一家之主的心情。土豆叫它,它不吭声;土豆拉它回家,它也不走。它的前腿还在南山坡的草地上刨了一下,又刨了一下,表示不满。
土豆就生气了,甩掉毛驴的缰绳,扭头自己往家走。
土豆回到家,心里一直惦记着毛驴,就搬了梯子登上房顶。他看到毛驴正在南山坡的草地上,没心没肺地吃草。
土豆放心了,也不生气了,他想练两下拳脚,然后写作业。所谓的拳脚,其实是土豆自己悟出来的:蹲开马步,双手合十,双目微闭,“啊”的一声大喊,出拳、踢腿——
没想到,土豆的喊声惊动了南山坡的毛驴。毛驴抬起头看到了平房顶上的土豆——在繁盛的榆树枝叶间,土豆伸胳膊撂腿儿,好像要打滚的样子。
毛驴忍不住了,仰起脖子,哈哈大笑:“啊呜——啊呜——”
毛驴的笑声,鼓舞了土豆,他又大叫一声,紧跟着出拳、踢腿——
随着飘落的榆树叶,土豆突然在平房顶上消失了。
一股灰尘从树叶间飞升起来。
十五岁的乡村男孩陈土豆
陈土豆,一个十五岁的乡村男孩。他在和一头毛驴的分分合合中,以他的善良与纯真,书写了最美的成长之歌。他照看年幼的妹妹,他照顾发疯的妈妈,他把生病的爸爸接回家,他和女孩春妮的感情朦胧纯净,他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空。
他竭尽全力地想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以男子汉的责任与担当,靠耐心与坚持,给予家人真爱和呵护。对待乡邻,他真诚坦率,与人为善,乡邻都对他赞不绝口,认为他绝对是个靠谱、接地气的好孩子。甚至对待陈毛驴,他也做到了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像对家人一般照料、关爱它,允许它偷着乐,更允许它随性地“尥蹶子”、自由地撒欢儿。
他是一個“留守”儿童,他“留守”的,是千百年来中国民间最传统、最美好的道德。真实而细腻的心理描写,鲜活而饱满的人物形象,平凡而曲折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跟着陈土豆一起成长,一起感动!
sdjzdx20220323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