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嵩画牛
2022-03-22相声迷
相声迷
唐代有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特别擅长画牛。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看到朋友收藏的戴嵩画的《牛》之后,随即作了一首诗:“韩生画肥马,立仗有辉光。戴老作瘦牛,平生千顷荒。觳觫告主人,实已尽筋力。乞我一牧童,林间听横笛。”意思是,戴嵩画的老牛为主人劳作了一辈子,已经精疲力尽了,希望主人把它放牧到林间,听一听牧童吹奏横笛的乐曲,也算是享受世间的快乐。从诗中,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戴嵩畫牛的精妙。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擅长临摹他人的书画作品,也是当时很有名的收藏家。有一次,他的潘颖出售戴嵩画的一幅牧牛图,他非常喜欢,就找个借口把画留在自己家中。反复观赏之后,还临摹一幅假画还给朋友。由于米芾临摹得十分逼真,以至于朋友取走这幅临摹的牧牛图时都没有发现。不过,几天之后,这位朋友还是很生气地来到米芾家,将假画还给他,要求拿回自己那幅真迹。米芾十分诧异,问朋友是怎么分辨出真假的,朋友告诉他:“真画的牛眼里有牧童的影子,你的摹本却没有。”
我们学过的很多古诗里的母牛场景,都是一个牧童戴着柳条编成的草帽,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那么,戴嵩的牧牛图里怎么能少了牧童呢?由于戴嵩的画作最后流传下来的很少,我们无法知晓这幅牧牛图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推断,牧童虽然没有在画里出现,但是通过牛眼中的影子,人们却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在不远处玩耍的牧童的影子。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让我们知道这头正在吃草的牛不是孤单的,放牧它的小主人就在旁边。有了牧童和牛才是真的牧牛图嘛。
其实,古代的很多画家,都会通过一些细节,反映自己的意趣。同样是在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得到一幅牡丹图,牡丹花丛下还躲着一只猫。一天,欧阳修的亲家观赏之后,通过花瓣和猫眼的形态,判断那是一幅正午牡丹图,因为只有在正午强烈的阳光下,花瓣才会打开,颜色发干,猫的瞳孔才会细如一线。他不由得赞叹画家创作的精妙。
画家通过细节向品鉴画作的人传达一份隐藏的意趣,期待被看画人发现、理解并会心一笑,这难道不是画家所追求的一种趣味吗?同学们,当你在博物馆欣赏古人画作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一点儿,说不定就能发现画家们在细节里藏着的小秘密呢!
摘自《少儿国学》
2363501705352